朱丽
- 作品数:3 被引量:13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草地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松嫩草甸3种主要植物群落土壤脲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 2003年
- 松嫩草甸羊草(Leymus chinensis)群落、碱茅(Puccinellia tenuiflora)群落和虎尾草(Chloris virgata)群落土壤脲酶活性的季节动态呈单峰曲线变化,在土体中随土层的加深,其活性逐渐递减。各群落0~10 cm土层中的土壤脲酶活性与月平均降雨量呈幂函数关系,与土壤温度呈指数函数关系。土壤脲酶活性受多种土壤理化因子的共同影响,对于羊草群落,各因子的影响程度依次为:pH值>有机质>速效氮>C/N>容重>全氮>速效磷;碱茅群落为:有机质>C/N>全氮>容重>速效磷>速效氮>pH值;虎尾草群落为:全氮>有机质>速效氮>pH值>C/N>速效磷>容重。对该地区土壤肥力影响因子的主成分分析表明:有机质、全氮、速效氮、C/N和土壤容重对土壤肥力的贡献率占主导地位,土壤脲酶活性所占的比重较小,它不能完全反映土壤肥力状况。
- 朱丽郭继勋鲁萍周晓梅
- 关键词:土壤脲酶活性土壤肥力
- 松嫩羊草草甸羊草、碱茅群落土壤酶活性比较研究被引量:55
- 2002年
- 研究了松嫩羊草草甸羊草、碱茅群落的过氧化氢酶、脲酶、转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垂直变化规律 ,并对上述 4种土壤酶活性与各理化因子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2种群落的 4种酶活性季节动态均呈单峰型曲线 ,并具有较强的规律性 ,过氧化氢酶、脲酶、转化酶活性的高峰值出现在 7、8月 ,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高峰值则出现在 9、10月。并且作为优势群落的羊草群落 ,其各月份的土壤酶活性多数要大于碱茅群落。土壤酶活性一般是随土层的加深而逐渐递减的 ,只有碱茅群落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是呈现“高 -低 -高”的趋势。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酶、脲酶、转化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呈正相关 ,而多酚氧化酶与其相关程度不大。
- 朱丽郭继勋鲁萍朱湘宁
- 关键词:羊草土壤酶活性松嫩平原
- 东北羊草草原主要植物群落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研究被引量:71
- 2002年
- 东北羊草草原 3种植物群落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季节变化曲线基本都呈抛物线型 ,虎尾草群落季节变化幅度比羊草群落和碱茅群落大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种子效应” .对不同土层深度过氧化氢酶活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 ,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递减 ,并与降雨量和大气温度有较强的相关性 ,且受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协同作用 ;此外 ,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地上植被明显相关 。
- 鲁萍郭继勋朱丽
- 关键词:东北羊草草原植物群落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环境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