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晓雯
- 作品数:7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艾灸地机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腹部红外热像特征研究
- 目的:研究原发性痛经患者的小腹部红外热像特征,探究经络传感机理在临床的运用.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指数(VAS),并且应用红外热像仪观测治疗前后患者小腹区红外热像特征.结果:艾灸...
- 李蔚江李征宇肖彬赵芸王安迪曹晓雯陈洁
-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艾灸疗法地机穴
- 文献传递
- 艾灸地机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腹部红外热像特征研究
- 目的:研究原发性痛经患者的小腹部红外热像特征,探宄经络传感机理在临床的运用。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指数(VAS),并且应用红外热像仪观测治疗前后患者小腹区红外热像特征。结果:艾灸...
- 李蔚江李征宇肖彬赵芸王安迪曹晓雯陈洁
- 关键词:艾灸红外热像痛经
- 文献传递
- 针刺抽添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研究
- [目的]:比较针刺抽添法与常规针刺法对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方法]: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及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中风后2周以上的上肢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
- 曹晓雯
- 关键词:中风肢体痉挛疗效评价
- 按揉地机穴对原发性痛经即时止痛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观察按揉脾经郄穴地机对原发性痛经即时的止痛作用以及时效特点。方法 60例患者分为两组,痛经发生当时,治疗组通过按揉地机的方法治疗,对照组不做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开始15 min后、30min后的中医痛经评分量表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结果治疗组止痛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按揉地机治疗痛经即时疼痛疗效确切。
- 李蔚江李征宇肖彬王安迪曹晓雯陈洁
- 关键词:痛经
- 经穴刺激法在低体重早产儿便秘治疗中的应用初探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通过记录低体重早产儿胎粪转换时间,观察中医经穴刺激对治疗低体重早产儿便秘的效果。方法;将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空白组,治疗组用小儿推拿方法按揉天枢等穴,空白组不做处理,分别记录其胎粪转换时间结果:发现治疗组患儿的胎粪排出时间明显短于空白组。结论:经穴刺激可促进低体重早产儿胎粪的排出,治疗便秘,有利于降低低体重早产儿常见并发症的发生。
- 李蔚江刘邓浩王铮王安迪曹晓雯
- 关键词:经穴特定穴便秘按揉
- 艾灸地机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腹部红外热像特征研究被引量:21
- 2012年
- 目的研究艾灸地机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理。方法将7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艾灸地机穴治疗,对照组不予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并且应用红外热像仪观测记录治疗组治疗前后任脉小腹区红外热像特征。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小腹部温度变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地机穴是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方法。
- 李蔚江王安迪曹晓雯陈洁赵琛
- 关键词:针灸疗法痛经红外热像
- 单氏小儿推拿促进早产低体质量儿胎便排泄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 观察单氏小儿推拿手法结合辨证经穴刺激对早产低体质量儿胎便排泄延迟的作用. 方法 选择早产低体质量儿60例,按随机化数字表法分为推拿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早产儿护理,推拿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单氏小儿推拿手法进行经穴刺激.比较两组早产儿的首次排胎粪时间、每日排便次数、胎便转黄时间等. 结果 推拿组首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每日排便次数、黄疸持续天数、接受光疗天数、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和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4.95±2.20)h、(51.63±6.12)h、(3.02±0.88)次、(5.20±2.73)d、(2.56±1.35)d、13.33%、(12.20±0.40)d,常规治疗组分别为(20.46±3.06)h、(59.37±8.66)h,(2.06±0.75)次、(9.06±4.55)d、(3.84±2.29)d、36.67%、(15.10±0.3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经皮黄疸指数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早产低体质量儿进行早期单氏小儿推拿干预,可以促进患儿胎便排出和辅助退黄,并且可以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
- 刘邓浩李蔚江王铮胡雪峰曹晓雯戴丹严一成韩虹宇郑兰凤
- 关键词:小儿推拿胎粪性便秘新生儿黄疸喂养不耐受早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