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星移

作品数:27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北宋
  • 4篇宋词
  • 3篇审美
  • 3篇生平
  • 3篇生平事迹
  • 3篇事迹
  • 3篇北宋词
  • 3篇词人
  • 2篇艺术
  • 2篇情怀
  • 2篇刘一止
  • 2篇北宋词人
  • 1篇东坡文化
  • 1篇学法
  • 1篇叶梦得
  • 1篇艺术创新
  • 1篇艺术探究
  • 1篇意蕴
  • 1篇语文
  • 1篇预习

机构

  • 24篇黄冈师范学院
  • 3篇武汉大学

作者

  • 24篇方星移
  • 3篇王兆鹏
  • 1篇向亚玲

传媒

  • 5篇黄冈师范学院...
  • 3篇乐山师范学院...
  • 2篇惠州学院学报
  • 2篇黄冈职业技术...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湖北师范学院...
  • 1篇沙洋师范高等...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九江学院学报
  • 1篇长江学术
  • 1篇中学教学参考
  • 1篇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略论苏轼对青年士子的教诲
2004年
苏轼一直主动担当教育后学的责任,他从"礼义君子"、器识大志、"文章以实用为本"等方面要求青年士子,他对他们为人、为文的教诲恰恰与秦观所总结的"苏氏之道"的三重境界相吻合。
方星移
关键词:教诲
歌妓角色与词人身份——词人笔下的歌妓形象被引量:1
2003年
歌妓群体成为唐宋词中大量作品当然的抒情主人公 ,词人从多方面描写其形神 ,梦幻交织、亦凡亦仙 ,成为艺术化的审美对象。特殊的身份使她们在词人生活中只能是被动的“他者” ,被欣赏、被使用的男性欲望。
方星移
关键词:唐宋词词人抒情主人公审美对象社会文化学
“东坡文化概论”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2023年
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课程,发挥每门课程的思政教育价值,这是教育界的共识。东坡文化是苏轼在贬谪黄州期间形成的思想、人生态度、文学艺术创作、学术研究等在内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坡文化概论”课程利用其丰富的资源,结合精读与浏览,融合理论与实践,联结课内与课外,创新多种学习方法,建立课程多元考核方式,让思政教育润化其中,立德树人。
方星移张雪
论北宋词僧仲殊词的双重意蕴与风格被引量:1
2009年
北宋词僧仲殊存世词有七十多首,这些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他的词描写了繁华的凡俗世界与枯寂的僧佛静界的双重诱惑:虽不乏对自己熟悉的生活以及佛教仙道题材和山水的描写,但更突出城市和尘世,描写城市的市井风情、官宦园林遗迹,还率真地描写世俗之人的喜乐爱恋,甚至是艳情。他最喜欢用"画"和"清"两类有代表性的语言,使词既富于色彩又工于白描,构成了词清新绮丽、幽柔婉约的风格。
方星移
关键词:双重意蕴
北宋词人僧仲殊考被引量:3
2006年
仲殊,北宋著名词人、僧人,与苏轼同时。原为士子,因游荡不羁,为妻投毒羹中,几死,啖蜜而解,遂弃家为浮屠。出家后居苏、杭间。元丰五年(1082),仲殊作《减字木兰花·李公麟〈山阴图〉》。元祐四年(1089)六月,苏轼自京赴杭州,途经苏州见仲殊,后二人多有唱和。绍圣四年(1097)十月,仲殊作《陆河圣像院记》。崇宁间,自缢而死。
方星移王兆鹏
关键词:北宋词人生平事迹
余映潮初中语文文言课文教学艺术探究
2024年
文言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采用何种教学方法进行文言文教学值得教师深思。余映潮作为我国特级语文教师,其“板块式”教学法与朗读教学法别具一格,一个从教学设计这一源头解决问题,一个将朗读贯穿教学活动全过程。通过对《余映潮文言课文教学实录及点评》中的相关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板块式”教学法与朗读教学法对当下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的教学意义,以期提高文言课文课堂教学效率。
周静雯方星移
关键词:朗读教学法
苏轼评《文选》考论
2007年
苏轼对萧统《文选》颇多微辞,通过考评可以看出,他的最有力的证据是萧统对于陶渊明的评价。他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归纳方法,找出萧统的一些错误从而全盘否定《文选》。原因是"乌台诗案"之后,他在精神上对陶渊明的认同,使得他不满萧统对陶渊明的评价,从而得出关于《文选》的偏颇结论。
方星移
关键词:《文选》考论陶渊明
以歌妓为参照的词人身份——兼谈苏轼、柳永的自我选择被引量:1
2003年
以歌妓为参照物,词人兼有词中的自我、词外的自我双重身份,前者指向娱乐生活,后者指向主体的精神境界,分别显现出词人游戏与严肃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二者的结合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苏轼是完美的典型;前者向后者的逾越是对社会的挑战,柳永的遭遇最典型。词人对后者的选择高扬了人类形而上的精神境界。
方星移
论苏东坡的人生姿态
2012年
苏东坡对人生的认识是非常睿智和通达的,他对人生的各种境遇始终抱有热切的希望,用坚韧的品格和旷达的态度抗击外力打击。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和非常高的人生姿态。我们现代人倍感亲切有味。其人生姿态对于终日案牍劳形、哀叹"何日忘却营营"的现代人有着深刻的启示性。
方星移
关键词:坚韧旷达
《春》“课前预习”的优化使用
2024年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课前预习”是引导教师设置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重要依据之一。“课前预习”具有涵盖内容丰富、具体内容循序渐进、紧扣课文体裁的特点。依据这些特点,探求“课前预习”有效使用路径,能够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周静雯方星移
关键词:《春》课前预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