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凯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益生菌
  • 2篇乳杆菌
  • 2篇嗜酸乳杆菌
  • 2篇酸乳
  • 2篇痢疾
  • 2篇痢疾杆菌
  • 2篇酪酸
  • 2篇酪酸梭菌
  • 2篇降解
  • 1篇氮素污染
  • 1篇芽孢
  • 1篇芽孢杆菌
  • 1篇养殖
  • 1篇益生菌治疗
  • 1篇生物降解
  • 1篇水产
  • 1篇水产养殖
  • 1篇脱氮剂
  • 1篇污染
  • 1篇疗效

机构

  • 5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南京曜动节能...

作者

  • 5篇周长林
  • 5篇方凯
  • 3篇王艺宙
  • 2篇窦洁
  • 2篇王慧
  • 2篇张宁
  • 1篇杨依顺
  • 1篇王涛

传媒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江苏省生物化...
  • 1篇第九届长三角...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4年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发病机制不明的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结肠和直肠,容易反复发作,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故被列为现代顽疾之一。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UC的发病可能与肠道粘膜免疫紊乱以及肠道菌群失调有关,所以利用肠道共生菌群特别是益生菌调节肠道内稳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该文对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及其作用机制作综述。
方凯王艺宙王慧周长林
关键词:菌群失调益生菌疗效
嗜酸乳杆菌和酪酸梭菌协同抑制痢疾杆菌的活性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以嗜酸乳杆菌和酪酸梭菌为研究对象,用琼脂扩散法检测其纯培养和共培养后的发酵液对福氏痢疾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和酪酸梭菌共培养液对福氏痢疾杆菌具有良好的协同抑制作用,其共培养液抑菌作用较嗜酸乳杆菌和酪酸梭菌纯培养,其抑菌作用分别增强了17.2%和22.4%。同时,嗜酸乳杆菌和酪酸梭菌存在共生关系,共培养后生物量可达4.27 g/L(干重),较嗜酸乳杆菌和酪酸梭菌纯培养生物量分别提高6.0%和30.6%,且共生可使产酸增多,从而达到协同抑菌效果。对福氏痢疾杆菌黏附人结肠腺癌Caco-2细胞的研究表明,嗜酸乳杆菌和酪酸梭菌能协同抑制福氏痢疾杆菌对Caco-2细胞的黏附,Caco-2与混合益生菌、嗜酸乳杆菌和酪酸梭菌共孵育的组别,其福氏痢疾杆菌的相对黏附率分别降低了84.2%,81.2%和75.8%,相对应的Caco-2细胞的活力分别提高了22.9%,12.5%和11.5%。本研究首次发现两种益生菌嗜酸乳杆菌和酪酸梭菌具有共生关系,并且在体外能够协同抑制肠道致病菌福氏痢疾杆菌的生长和黏附,对于由福氏痢疾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治疗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王艺宙方凯王慧窦洁周长林
关键词:嗜酸乳杆菌酪酸梭菌痢疾杆菌复合益生菌
新型高效生物脱氮剂特性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经过大量的收集、筛选、鉴定、实验室和现场活性分析等工作,本公司从南京长江边和玄武湖边采集回的土壤中各筛选到一具有亚硝酸盐降解活性的假单胞菌和一株高效氨氮降解枯草芽孢杆菌,从而解决多年氮肥使用、环境污染造成的氮素污染问题,...
周长林贾源宾张宁方凯
关键词:水产养殖降解活性氮素污染
酪酸梭菌与嗜酸乳杆菌对福氏痢疾杆菌的体外协同抑制作用
本研究以酪酸梭菌和嗜酸乳杆菌分别在纯培养和混合培养后的发酵液为研究对象,用双层琼脂扩散法检测其对福氏痢疾杆菌的抑菌活性;通过以两菌株在纯培养和混合培养时的生物量变化及产酸性能的比较,研究了这两种菌在混合培养时的微生态关系...
王艺宙方凯周长林
关键词:福氏痢疾杆菌酪酸梭菌嗜酸乳杆菌
一株氨态氮降解芽孢杆菌的筛选及降解能力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为了研究微生物对水体中氨态氮的去除能力,通过多点采样、高浓度氨态氮废水驯化、梯度稀释、平板划线分离等步骤,从土壤中分离并筛选出对氨态氮具有高降解能力的菌株,并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进行了鉴定。对菌株最佳生长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将菌株投入模拟污水及养殖污水研究其氨态氮降解特性。在以硫酸铵为唯一氮源的筛选培养基上筛选分离到1株对氨态氮具有高降解率的菌株N9,初步鉴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降解氨态氮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 7.0;其生长与氨态氮降解过程同步,随着模拟废水中氨态氮浓度下降,细菌湿重不断增加;在模拟废水中,当氨态氮初始浓度为50 mg/L时,48 h内的氨态氮降解率可达95.5%;养殖水体氨态氮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在氨态氮初始浓度为2.3 mg/L、接种量105CFU/L时,6 d内氨态氮降解率可达85.2%。可见N9菌株降解氨态氮能力显著,可用于氨态氮污染的治理。
王涛贾源宾张宁杨依顺方凯窦洁周长林
关键词:生物降解氨态氮芽孢杆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