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雨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主题

  • 2篇新木脂素
  • 2篇衍生物
  • 2篇生物活性
  • 2篇生物活性研究
  • 2篇呋喃
  • 2篇木脂素
  • 2篇活性
  • 2篇活性研究
  • 1篇类化
  • 1篇类化合物
  • 1篇化合物
  • 1篇二氢呋喃
  • 1篇阿魏酸
  • 1篇苯并呋喃
  • 1篇MANNIC...
  • 1篇

机构

  • 3篇湖南大学
  • 1篇湖北科技学院

作者

  • 3篇汪秋安
  • 3篇徐雨
  • 1篇刘双艳
  • 1篇史玲
  • 1篇王彩芳
  • 1篇余玲敏

传媒

  • 2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有机化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苯并呋喃与苯并二氧六环类新木脂素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以3,4-二羟基苯丙烯酸(咖啡酸)为原料,经酯化和仿生氧化偶联反应得到苯并呋喃类化合物2-(3′,4′-二羟基苯基)-3-甲氧羰基-5-甲氧羰基乙烯基-7-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1)和苯并二氧六环类化合物2-(3′,4′-二羟基苯基)-3-甲氧羰基-6-甲氧羰基乙烯基-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然后经乙酰化、DDQ氧化脱氢、Pd/C 催化氢化、氢化铝锂还原、碱性条件下脱乙酰基等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苯并呋喃新木脂素类化合物3~7和苯并二氧六环新木脂素类化合物8~10.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已由核磁共振法(1 H NMR,13 C NMR)、质谱法(MS)进行了表征.其中5~7,9和10是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8为天然产物异美商陆醇A.采用MTT法对所合成的苯并呋喃新木脂素类化合物1,3~5进行了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3,4和5对白血病细胞(HL-60)、肺癌细胞(A-549)、乳腺癌细胞(MCF-7)、结肠癌细胞(SW-480)、肝癌细胞(SMMC-7721)有良好的体外生长抑制活性.
汪秋安徐雨余玲敏刘双艳
关键词:新木脂素生物活性
阿魏酸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2
2018年
阿魏酸及其酰胺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的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本论文以廉价易得的香兰素为原料,经克脑文盖尔(Knoevenagel)缩合反应得到阿魏酸(1).然后以N,N′-二环己基碳酰亚胺(DCC)为脱水剂,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阿魏酸分别与8种芳香胺反应合成了8种阿魏酸酰胺类化合物2-9.其中7和8是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所合成的阿魏酸酰胺类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质谱(MS)和红外光谱(IR)进行了结构表征.该阿魏酸酰胺类化合物合成方法原料易得、工艺简便、收率较高.
汪秋安李兴徐雨汪钢强
关键词:阿魏酸
苯并二氢呋喃新木脂素Mannich碱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以异丁香酚为原料,经氧化银催化的自由基仿生氧化偶联反应,一步合成了天然苯并二氢呋喃新木脂素licarinA(1),然后经2,3-二氯-5,6-二氰基对苯醌(DDQ)氧化脱氢反应得到另一苯并二氢呋喃新木脂素化合物2-(31-甲氧基-4'-羟基)苯基-3-甲基-5-甲酰乙烯基-7-甲氧基-2,3-苯并二氢呋喃(2).以苯并二氢呋喃新木脂素1和2为底物,以甲醇为溶剂,分别与甲醛、二级胺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微波协助的Mannich反应,合成了11个新的苯并二氢呋喃新木脂素Mannich碱衍生物3~13.所合成的化合物通过’HNMR、13CNMR和MS等进行了结构确证,并采用CCK-8法测试了所合成化合物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对Hela细胞增殖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2(IC500.438μmol/L)和化合物90c508.358μmol/L)具有最强的Hela细胞增殖抑制活性.
史玲王彩芳徐雨汪秋安
关键词:生物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