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蓓
- 作品数:42 被引量:131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市血液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2016—2018年上海地区单采血小板制品细菌污染检测结果分析与展望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对2016—2018年上海市血液中心检测的88 066袋单采血小板制品细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上海地区单采血小板制品细菌污染发生及控制情况,为制定细菌污染检测策略和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上海市血液中心采集的单采血小板共88 066袋(2种单采设备分别为Amicus和MCS+),接种于BPA(需氧瓶)使用Bact/Alert 3D 240自动化微生物培养系统进行细菌检测,并将数据按时间顺序等分为2个阶段统计分析。结果单采血小板细菌检测结果显示:1) 2个阶段初始阳性率OR值为0. 73,确认阳性率OR值为15. 45,仪器误报引起的假阳性率OR值为0. 44,不确定阳性率OR值6. 76,P均〈0. 05。2)确认阳性在2种单采设备出现比例,P〉0. 05。3)所有细菌的平均检出时间最短的依次是大肠埃希菌、败血泛菌、头状葡萄球菌、短小芽孢杆菌、类芽孢杆菌属、人型葡萄球菌。结论通过对2016—2018年上海地区单采血小板制品进行细菌检测项目,能有效的控制细菌污染发生,减少因细菌感染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保障单采血小板制品输注安全。为提高细菌检测捕获率,以及更好的保障献血者和受血者安全,提出以下改进方向:优化检测方法,提升细菌检测效率。建立血液安全监测体系,完善评估与回告机制。
- 徐蓓杨剑豪邱颖婕章舜玮傅剑敏邹峥嵘
- 关键词:细菌污染单采血小板
- 质量差错信息传递和处理原则
- 徐蓓徐忠张雄民孙静华丁蔚徐雪瑾
- 浅谈《血站设置规划指导原则》
- 徐蓓
- 冰冻红细胞中甘油残留量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被引量:3
- 2002年
- 林俊杰徐蓓邱颖婕马庆冯明亮范华骅
- 关键词:冰冻红细胞
- 献血者性别和年龄因素对悬浮红细胞储存期末溶血率的影响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对不同性别、献血年龄捐献的红悬液储存期末溶血率数据进行调查,为献血服务和血液质量控制相关研究提供切实数据。方法在2012年6月~2021年6月质控抽检400袋规格1单位的悬浮红细胞,于第35天无菌取样检测储存期末溶血率,按照献血者性别和献血年龄分组统计溶血率数据。结果纳入本次研究的400例储存35 d红悬液的溶血率数据,储存期末溶血率均数为0.20%,其中男性组高于女性组,18~30岁组溶血率分别低于31~40岁组与≥41岁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相对女性组,男性组增加溶血率发生的风险;31~40岁组和≥41岁组较18~30岁组增加溶血率发生的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近10年的红悬液质量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数据表明献血者性别与年龄是影响溶血率的因素之一,为临床提供准确详实的质量指标参考范围。
- 何智纯徐蓓邱颖婕杨剑豪林俊杰
- 关键词:悬浮红细胞性别年龄
- MAP添加液对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保存的质量影响
- 2024年
- 目的观察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悬浮于MAP添加液中对保存效果的影响,探索最佳保存方式。方法本研究将采集后d 3的400 mL全血,离心制备成浓缩红细胞,使用ACP 215全自动血细胞仪,加入40%复方甘油溶液,置于-65℃超低温冰箱中保存30 d,解冻去甘油洗涤后,等量分离成两袋,以添加0.9%氯化钠溶液为对照组;添加MAP为实验组,两组保存于2~6℃冷藏条件下,分别于0、1、3、5、7、14 d取样检测血液学参数指标、溶血指标、细胞代谢指标,观察两组在14 d保存期内的质量变化情况。结果研究发现两组红细胞在解冻去甘油后6项质控项目包括容量、血红蛋白含量、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残留量、甘油残留量、无菌试验的检测值均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压积、红细胞计数、Hb洗涤后回收率、MCV符合《冰冻红细胞质量评价指标专家共识》检测限值,血小板残留量超过检测限值(≤1%);在14 d保存期内,两组的RBC、Hct、MCV和血红蛋白含量值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游离血红蛋白、溶血率和K+值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增加,分别于3、5、7、14 d;3、5、7、14 d;14 d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红细胞渗透脆性于14 d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TP、pH值随保存时间延长而下降,分别于3、5、7 d;1、3、5、7、14 d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浮于MAP添加液中的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可将血液保存期延长至7 d,本研究为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 杨剑豪聂晓绚张莉莉章舜玮杜祎邱颖婕马庆徐蓓
- 关键词: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MAP保存期血液质量控制
- 现用手臂皮肤碘伏消毒方式对不同献血人群消毒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评价现用手臂皮肤消毒方式对不同献血人群消毒前与消毒后表面微生物分布特征和变化特点,为制定合适的消毒方式或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接触皿采样法采集200名献血者手臂消毒前后的皮肤表面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纯化后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 MS)鉴定分析。结果200名献血者皮肤消毒监测结果符合标准;消毒前样本中共检测到49种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占比分别为75.51%(37/49)和24.49%(12/49),在消毒后样本中共检测到19种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占比分别为84.21%(16/19)和15.79%(3/19);室内组消毒后细菌残留率明显低于室外组,P<0.05,室内组消毒后残留率最高是鲍曼不动杆菌、洛菲不动杆菌、腐生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短芽孢杆菌、弯曲芽孢杆菌、疮疱丙酸杆菌。室外组消毒后残留率最高是环状芽孢杆菌、头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组间比较表明,室外组皮肤消毒后头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残留率明显高于室内组,P均<0.05。结论尽管现用手臂皮肤消毒方式能获得符合标准的消毒效果,但消毒后仍有细菌残留,细菌残留率及残留微生物种类可能与献血者的工作环境相关,本研究也可为相关标准或规程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 杨剑豪徐蓓邱颖婕章舜玮周燕何智纯
- 关键词:皮肤消毒剂细菌鉴定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 中俄《血站基本标准》主要异同与启示
- 2021年
- 目的通过分析中俄《血站基本标准》的主要异同,了解俄罗斯采供血机构的基本情况并探讨其中可借鉴之处。方法按照中俄《血站基本标准》中采供血机构的分类、人员配备要求、设备配备要求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中俄《血站基本标准》的主要异同。结果中俄《血站基本标准》宏观上均描述了采供血机构主要功能和职责、人员配备基本要求、设备配备基本要求等内容,但采供血机构的分类依据、人员配备的依据、设备配备的依据等细节内容则不尽相同。结论中俄《血站基本标准》描述的宏观内容基本相同,但部分细节要求上俄标准更加清晰、科学,部分内容值得借鉴。
- 于来水郑井滨臧亮徐蓓葛红卫
- 对献血者献血前血红蛋白新标准的探讨被引量:1
- 2010年
- 徐蓓徐忠邱颖婕章舜伟
-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血液安全年龄组
- 病毒灭活冷沉淀制备过程中滤除亚甲蓝对凝血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备病毒灭活冷沉淀凝血因子,通过对Ⅷ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检测,观察制备过程中滤除亚甲蓝对凝血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0袋全血(保养液为ACD-B)分为A、B两组,A组制备的病毒灭活冷沉淀凝血因子不滤除亚甲蓝,B组制备的病毒灭活冷沉淀凝血因子滤除亚甲蓝。使用全自动血凝仪分别检测A、B两组的Ⅷ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参考国外相应标准,将病毒灭活冷沉淀凝血因子Ⅷ因子含量的合格标准定为≥70IU/袋,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合格标准定为≥140mg/袋,两项质控指标抽检合格率必须≥75%。结果 A组病毒灭活冷沉淀凝血因子,Ⅷ因子含量为(102.89±19.2)IU/袋,抽检合格率为90%;纤维蛋白原含量为(186.5±49.2)mg/袋,抽检合格率为80%。B组病毒灭活冷沉淀凝血因子,Ⅷ因子含量为(89.9±16.4)IU/袋,抽检合格率为85%;纤维蛋白原含量为(152.8±58.4)mg/袋,抽检合格率为40%。结论为确保病毒灭活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质量,不能对其进行亚甲蓝的滤除。
- 邱颖婕徐忠徐蓓金魏名
- 关键词:亚甲蓝纤维蛋白原含量抽检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