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志龙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3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篇流域
  • 4篇海河流域
  • 4篇河流域
  • 2篇汛期
  • 2篇降水
  • 2篇降水量
  • 1篇大型水库
  • 1篇汛期旱涝
  • 1篇汛期降水
  • 1篇汛期降水量
  • 1篇预警
  • 1篇预警系统
  • 1篇墒情
  • 1篇墒情监测
  • 1篇水库
  • 1篇水情
  • 1篇太阳
  • 1篇太阳运动
  • 1篇涂鸦
  • 1篇秋冬季

机构

  • 6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南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国...
  • 1篇天津市水利局

作者

  • 6篇徐志龙
  • 3篇杨敏
  • 1篇董士仑
  • 1篇郑乐平
  • 1篇高云明
  • 1篇柳华武
  • 1篇王秀丽
  • 1篇只德国
  • 1篇李春丽
  • 1篇于洋
  • 1篇齐晶
  • 1篇杨鹏
  • 1篇程兵峰
  • 1篇曹阳
  • 1篇徐蓓莉
  • 1篇李忠
  • 1篇周波

传媒

  • 3篇海河水利
  • 1篇水文
  • 1篇水利水电快报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199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2007年海河流域汛期天气形势分析
2008年
通过对2007年海河流域汛期天气形势分析和研究认为:2007年汛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亚洲地区西风带以纬向环流为主,北半球极涡偏向西半球,7、8月份极涡龟缩于极地,是导致入侵我国的冷空气势力偏弱的重要原因。而西太平洋副高持续偏强和北方冷空气势力偏弱,是造成海河流域2007年汛期降水量明显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通过分析和研究为做好海河流域旱涝短期气候预测和合理开发、调度、利用海河流域水资源提供依据。
徐志龙杨敏周波
关键词:海河流域汛期
海河流域2008年秋冬季旱情初步分析
2010年
在对海河流域2008年秋冬的降水量、水库可利用水量以及河道来水量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对全流域发生的旱情有了清楚的认识,人工增雨作业助益旱情缓解,提出了针对海河流域抗旱工作和旱情监测的几点建议。
徐志龙徐蓓莉
关键词:降水量旱情墒情监测海河流域
海河流域大型水库抗雨能力预测预警系统
杨鹏齐晶只德国柳华武于洋高长生高云明徐志龙程兵峰王秀丽杨敏李春丽
该成果利用1954年至2004年的水文观测资料对海河流域31座大型水库来水的预测方法开展了全新研究,将计算机辅助决策的概念应用于海河流域的水库防洪预报工作中,以海委的实时雨水情测报网提供的信息为基础,不仅可以对实时降水和...
关键词:
关键词:海河流域
黄淮海流量与太阳运动相关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采用推求河流流量与太阳角动量变率的线性相关系数以及相应的线性回归方程的方法,对黄淮海流域流量与太阳运动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滦河和海河的主要支流的年均自然流量与太阳运动线性相关紧密,海河南部3大支流(卫河、子牙河和大清河)的年均流量之和与太阳运动线性相关系数高达0.87,相应信度超过99.9%。对相应流域旱涝趋势的预报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董士仑郑乐平徐志龙
关键词:河流流量黄河太阳
1951~2005年海河流域汛期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本文根据《海河流域汛期10区域旱涝预报物理模型》的分区标准,对1951-2005年海河流域的9个分区和全区的汛期(6-9月)降水量和干旱洪涝的时空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做了深入的统计分析和研究。在近55年来,海河流域的9个流域性多雨洪涝和大涝年有2/3集中在1954-1964年的11年中,1965-2005年的41年只有3个洪涝年。在1991-2005年的近15年中,有11年汛期较常年同期偏少。只有1995-1996年发生了洪涝。本文通过图表能够使读者比较清楚地了解和掌握海河流域9个分区和全区性洪涝和干旱的变化规律,更好地合理利用海河流域的宝贵水资源。
徐志龙曹阳杨敏
关键词:汛期旱涝
天津市水情网上汇报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2009年
水情网上汇报系统中采用汇报资料集成技术,形成一个汇报平台,在这个汇报平台上可以调用防汛汇报系统中的各种信息,按照防汛工作需要确定汇报的流程,以网页幻灯片的形式完成汇报工作,实现防汛会商工作的简洁化、自动化、现代化。
李忠徐志龙
关键词:网络防汛会商涂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