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孝诗
- 作品数:10 被引量:112H指数:6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新型全封闭刀口联合式管口封的设计及应用
- 2003年
- 重力活塞取样器是海洋地质调查不可缺少的调查设备 ,而管口封又是重力活塞取样器的重要部件。管口封的好坏不但影响到取样器的贯入深度和取芯率 ,还影响到所取岩芯的质量。介绍了一种最近研制成功的新型全封闭刀口联合式管口封。海上实验在特定海区成功的获取了 1 7.1 1 m的长岩芯 ,取样率达 91 .3 % ,创造了我国海洋地质调查用重力活塞取样器获取岩心的最长记录。
- 韩贻兵臧启运徐孝诗
- 关键词:海洋地质调查岩芯
- 重力活塞取样器取样技术研究被引量:14
- 1999年
- 现代海洋沉积物柱状取样技术是一套综合性的高新技术系统,它一般应该包括:优良的取样器具,方便灵活的取样操作设备,高精度的定位导航仪器和高分辨率的地形、地貌、地层探测系统等四个方面。我国和先进国家相比,取样操作设备方面差距最大。
- 臧启运韩贻兵徐孝诗
- 关键词:取样器海洋沉积
- 黄、渤海海岸风沙地貌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和发育模式被引量:45
- 1997年
- 于1990-1994年,对黄、渤海海岸风沙地貌、风沙沉积、风沙灾害和土地沙漠化现象进行详细的外业调查、测量和填图。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原理,对海岸风沙地貌进行系统的分类研究,对海岸风沙地貌分布规律和发育模式进行较深入的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风沙地貌、风沙灾害和土地沙漠化现象主要分布在冬、春季气候干旱、风力强而持久、砂源丰富的渤海海岸和山东半岛北岸的砂质海岸地区,海岸沙丘和风成砂地总面积达700多km2,海岸风沙地貌的发育模式受地貌背景、海岸带风场和砂源条件的控制。
- 傅命佐徐孝诗徐小薇
- 关键词:海岸风沙地貌发育模式
- 黄河海港地区潮滩地貌及其蚀淤变化被引量:13
- 1992年
- 本文依据我们所获得的实地调查和定期监测资料,归纳和综述了黄河海港地区湖滩地貌的分类体系,全面而系统地分析和讨论了地貌动态的基本特征、发育规律、蚀淤变化趋势及其对港区的影响。
- 李培英吴世迎臧启运徐孝诗张耆年
- 关键词:黄河地貌
- 黄河三角洲体系与地貌特征被引量:2
- 1992年
- 山东黄河三角洲包括古代、近代和现代三角洲,其顶点分别为蒲城、宁海和罗家屋子,形成年代分别为公元前40年至公元1048年、1855~1976年及1976年至今。本文在概要介绍古代和近代三角洲的同时,着重分析了现行黄河口形态演变与现代三角洲发育的动力关系。
- 耿秀山徐孝诗傅命佐
-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地貌特征
- 沉积物来源、厚度与结构探测技术
- 吴金龙刘保华孟宪伟张德五杜德文王复元臧启运韩贻兵吴伟庞存高徐孝诗孔繁荣
- 根据我国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勘测的实际需求,该课题以沉积物来源和深水高分辨率声学探测技术为主要突破点,形成以沉积物采集与现场测试技术,物质来源定量分离技术和深水高分辨率声学剖面探测技术等的技术集成系列,为我国大陆架和专属经...
- 关键词:
- 关键词:沉积物
- 黄海、渤海埋藏古河道区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0
- 1998年
- 晚更新世以来,我国北方陆架海区受冰川气候变化的影响,曾经发生过多次沧桑变化及陆海变迁,黄海、渤海陆架区在冰川时期多次裸露成陆。当时陆架区发育的河流受后期海平面上升的影响而淹没在海底,进而埋藏于不同厚度的海相沉积物之下,成为陆架区的埋藏古河道。(1972)曾认为低海面时期黄河只流入渤海而没有进入黄海,在黄海北部发现的古河道是古鸭绿江。近代我国陆架海区古地理环境变迁的研究中。
- 韩桂荣徐孝诗辛春英
- 关键词:黄河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晚更新世末期三角洲相南黄海陆架区
- 黄渤海海岸季节性风沙气候环境被引量:7
- 1994年
- 分析了黄渤海海岸气候形成因素和影响风沙活动的各种气候要素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指出冬、春季研究区受东亚大陆气团的影响,形成了干旱、多风的风沙气候环境,尤其是渤海海岸地区冬、春季气候条件与我国内陆沙漠区和严重沙漠化地区相似,也存在风沙灾害的威胁。
- 傅命佐徐孝诗程振波徐小薇
- 关键词:海岸气候风沙流气候环境
- 长岩芯重力活塞取样器
- 一种新型的重力活塞取样器,由样管、释放系统、提管重物、刀口联合式全封闭管口封、带可调压限压阀球阀门式活塞等部分组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取得长而完整的海底沉积物岩芯,可以广泛应用于海洋地质调查中海底沉积物取样。
- 韩贻兵徐孝诗臧启运
- 文献传递
- 现代牡蛎礁发育与生态特征及古环境意义被引量:21
- 1991年
- 本文以淄脉沟、小清河等河口牡蛎礁为例,阐述了现代牡蛎礁的形态、结构、造礁生物组合及其堆积、生长方式,分析了牡蛎礁发育的环境条件——地貌背景、水深、动力和生态环境条件,探讨了牡蛎礁不断外移与河口蚀淤、平均海面升降变化的关系,论述了牡蛎礁的古环境指示意义。
- 耿秀山傅命佐徐孝诗李培英
- 关键词:牡蛎礁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