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京跃
- 作品数:33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华通讯社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中国政府围绕老百姓关心问题开展和谐社会建设
- 2007年
- “回顾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一个显著特点是,政府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表示。
- 徐京跃田雨吕诺
- 关键词:和谐社会建设老百姓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发展观大学校长
-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展望——访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
- 2015年
-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出部署。2014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下一步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思路和原则要求是什么?有哪些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
- 徐京跃隋笑飞
- 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副部长中宣部
- 为高扬的党旗增添新的思想光辉——《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诞生记
- 2007年
- 2007年10月21日上午,北京,晴空万里。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在胡锦涛同志主持下,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 徐京跃李斌李亚杰顾瑞珍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党旗人民大会堂
- 我国加紧发展应用卫星技术
- 1994年
- 我国正在加紧发展应用卫星技术和卫星应用技术,努力满足国家经济、科技、文化和国防的需要。 目前正在研制的新一代应用卫星有大容量长寿命的通信广播卫星、不同类型的气象卫星、导航定位卫星、减灾卫星和多用途的地球资源卫星等。其中“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和“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即将投入使用,这是我国应用卫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东方红三号”卫星装有24个转发器,设计寿命8年,可满足2000年前,甚至更长一段时间我国卫星通信的要求。“风云二号”
- 徐京跃
- 关键词:应用卫星广播卫星风云二号地球资源卫星地面应用系统
- 为了中国农业持续发展——写在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之际
- 2005年
- 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作为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了。在我国总体上已进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着力于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直接带有资金支持的政策占到相当大的比例。人们相信,2005年,中国农业会走得更好。
- 徐京跃宋振远
- 关键词:中央一号文件农业持续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小型农田水利农村经济
- 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分别在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 2010年
- 胡锦涛在玉树
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使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遭受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一场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在青藏高原腹地打晌。
- 孙承斌邹声文赵承张宗堂徐京跃
- 关键词:抗震救灾工作地震灾区林分
- 谋百年大计 兴千秋伟业——党中央关心教育改革和发展纪实
- 2010年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千秋大业,人才为本。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生历史性变化,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 徐京跃李斌吴晶黄小希
- 关键词:百年大计党中央历史性变化教育为本
-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八大关键词——专访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施芝鸿
- 2012年
- 党的十八大报告,简明而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在与会代表和各界党员、干部、群众中产生热烈反响。
- 陈芸徐京跃吴晶赵超
- 关键词:大报关键词专访党内
- 又是扬帆远航时——写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之际
- 2008年
- 2008年4月,全国最年轻的省份和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迎来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是全国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一次伟大创举,海南经历了有史以来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最伟大、最辉煌的一次跨越!
- 王运才徐京跃王英诚
- 关键词:经济特区扬帆社会变革
- “1号文件”能给9亿农民带来多少实惠
- 2005年
- 在2004年中央1号文件引领农民增收6.8%、粮食增产9%的大背景下,2005年中央1 号文件出台了进一步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27条惠农政策,到底有多少“含金量”? 农业税减免全面“提速”背景:全国已有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相继宣布全部免征农业税。全国有望提前2 年,用3年的时间全部取消农业税。
- 徐京跃姚润丰
- 关键词:农业税减免持续增收取消农业税粮食增产农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