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三叠
  • 3篇三叠统
  • 2篇前缘
  • 2篇中三叠统
  • 2篇龙门山
  • 1篇山前
  • 1篇上三叠统
  • 1篇塔里木盆地
  • 1篇盆地
  • 1篇龙门山前缘
  • 1篇古地理
  • 1篇古地理意义
  • 1篇风暴岩
  • 1篇白云岩
  • 1篇层理
  • 1篇储层
  • 1篇储层特征
  • 1篇储层研究

机构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4篇彭靖淞
  • 2篇赵霞飞
  • 2篇刘树根
  • 2篇孙玮
  • 2篇吴熙纯
  • 2篇顾炎午
  • 2篇杨荣军
  • 1篇李国蓉
  • 1篇吴恩江
  • 1篇姜忠正
  • 1篇李宇翔

传媒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天然气技术

年份

  • 3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塔中地区中下奥陶统白云岩特征及成因被引量:8
2009年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中下奥陶统的白云岩是塔里木盆地天然气勘探的重要后备领域。关于其白云岩的成因一直存在着一些分歧。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研究的实际情况,通过岩心及显微镜下观察将塔中中下奥陶统的白云岩划分为4种类型。通过对其岩性特征、阴极发光、微量元素、碳氧稳定同位素、锶同位素的分析,认为存在热液、浅埋藏、渗透回流和大气水—海水混合白云石化机制。
顾炎午李国蓉李宇翔吴恩江姜忠正彭靖淞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白云岩
龙门山中北段前缘及邻区中三叠统储层研究
本文以沉积学、储层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和“峨眉地裂运动”为理论指导,研究了中三叠统的沉积地层、沉积相、热液流体作用和成岩作用,尝试恢复了中三叠统古地理环境、构造背景和孔隙演化过程,探讨了区内中三叠统沉积、热液流体活动与其构...
彭靖淞
关键词:龙门山中三叠统储层特征
文献传递
川西中三叠统天井山组风暴沉积的发现及古地理意义被引量:19
2009年
笔者首次发现川西地区中三叠统天井山组(T2t)中有大量的风暴岩。其中包含许多典型的与风暴相关的沉积构造,包括冲刷-充填构造、粒序层理和块状层理、丘状和凹状交错层理、扁平砾屑岩层等。该区风暴岩有6种沉积层序,Ⅰ型、Ⅱ型层序为远源风暴岩,Ⅲ型、Ⅳ型、Ⅴ型和Ⅵ型层序为近源风暴岩。风暴岩的区域展布差异和广泛分布表明,拉丁期上扬子西缘处于风暴活动频繁的低纬度陆棚缓坡沉积环境。天井山组风暴岩是四川盆地的一种新型储层。
彭靖淞刘树根赵霞飞吴熙纯杨荣军孙玮顾炎午
关键词:风暴岩
龙门山前缘上三叠统马鞍塘组沉积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被引量:27
2008年
马鞍塘组在龙门山前缘多次出露和钻遇,由于其岩性的差别较大,对其沉积特征和控制因素一直存有争议。通过四川盆地西北部多个剖面的测量和龙深1井的分析,结合古构造背景和薄片观察,对川西卡尼期的岩相古地理进行了研究,将龙门山前缘马鞍塘期(卡尼期)沉积从北向南主要分为三个区:马鞍塘车站沉积区、汉旺-佛爷洞礁滩沉积区、龙深1井饥饿沉积区。结合当时构造背景,认为马鞍塘期沉积地层主要受到龙门山早期断层带控制。该断层带为正断层性质,但同时也具有走滑特征。由于断层间的互相作用,在龙门山后山带形成"龙门山岛链",在龙门山前缘形成川西北马鞍塘组的三个具不同特征的沉积区。
杨荣军刘树根吴熙纯赵霞飞彭靖淞孙玮
关键词:龙门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