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体春
- 作品数:24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中国十七世纪人情小说的性属主题研究
- 本文将阴阳理论与性属理论结合,以性属分层的性属研究方法,用文本细读与文化分析相结合的问题研究范式,将中国十七世纪人情小说中的性属主题置于中国文化语境下进行研究。 中国十七世纪处于社会变革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文...
- 彭体春
- 关键词:人情小说阴阳理论文化语境
- 本乡本色竹枝歌——竹枝歌演唱特点探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竹枝歌源于巴蜀,是巴人本乡民歌。竹枝歌的重要演唱者是民间巴人,主要演唱形式为祭祀、竞赛等民俗聚会的集体联歌,多激昂之音,其中所谓悲怨之音,大都来自文人附会。教坊女伶是竹枝歌的专业演唱者,大大提高了竹枝歌的影响力。竹枝歌格调与音韵的重要标志是和声叠韵,这种音韵特点保留了竹枝歌的民歌本色。
- 范明英彭体春
- 明末清初小说悍妻主题表征的身体叙述语法
- 2009年
- 明清小说通过身体叙述,丑化、体罚、羞辱小说中的悍妻。从文化角度来看,这种叙述语法源于中国古代身心一体的身体观念,而对于女性身体的恐惧也表征着性别的身体。
- 彭体春
- 关键词:身体性别
- 一时一景一样情,两种语境两诗心——卢挚《秋景》与济慈《秋颂》的比较分析被引量:4
- 2004年
- 元人卢挚小令《秋景》在中国古代咏秋诗中别具一格 ,秋而不悲。英人济慈《秋颂》与之诗情类似 ,同属王国维所谓“无我之境”。对镜子隐喻的“真”的诗学追求 ,是这种相似性的重要原因。但以《秋景》为例看中国诗论的“镜子” ,是虚静、禅静的表现 ,因于情性、本真 ,内蕴群体人本精神 ;而以《秋颂》看西方诗学的镜子 ,典型、灵感的再现 。
- 彭体春
- 关键词:卢挚济慈秋思镜子
- 诗词接受与逻辑思维被引量:1
- 2002年
- 比较文学理论提出可以跨学科研究文学本体,众所周知,文学与形式逻辑学关系极为密切,逻辑形式内化为文学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的思维,从而对文学起着间接作用。但在文学接受中,人们更多地强调形象思维而忽视抽象思维。本文大胆地指出,诗词接受研究可以通过使抽象逻辑思维明显化,使文学研究更为丰富。
- 彭体春
- 关键词:寄兴预设暗示
- 《欢迎来到东莫村》蝴蝶形象的文化意蕴被引量:2
- 2014年
- 蝴蝶是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文化意象,是追求生命自由的文化象征。韩国电影《欢迎来到东莫村》,先后八次特写蝴蝶形象。在开篇中,蝴蝶形象出场充分运用了中国画"留白"技巧,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通过蝴蝶形象寄予的生命自由和唯美的文化象征。蝴蝶形象在电影中先后成为生命自由的导向者、生命自由的卫护者,最后以人身化蝶的画面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化蝶"故事融入。电影故事情节起承转合中的蝴蝶形象及其文化内涵的广泛运用,使电影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意蕴。
- 范明英彭体春
- 关键词:蝴蝶文化意象中国文化
- 《史记》中母子性别关系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被引量:1
- 2016年
- 《史记》对母子关系的叙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代社会中的母子关系格局或其时的观念对于母子关系的理解。在《史记》中,上古帝王的母子关系呈现了周前"夫妇不分"的性别关系;近世帝王母子关系显现了周代以来社会政治对于母子关系的性别建构;在中下层社会的母子关系中,母亲担当了儿子道德培养的职能并成为儿子生命的守护者。总体而言,《史记》中的母亲在母子性别关系结构中处于从属地位。
- 范明英彭体春
- 关键词:《史记》母子关系性别关系传统文化
- 古代竹枝舞特点探析
- 2022年
- 古代竹枝舞与竹枝歌相伴相生,本乎人心,对多种民间歌舞具有极大影响。竹枝舞源起巴渝舞,发展出汉唐扬袂舞、北宋垂袖舞、南宋踏碛舞、明清摆手舞等多种舞蹈形式。执物而舞、击鼓为舞、踏歌为节,联袂共舞是竹枝舞基本的舞姿舞容特征。
- 范明英彭体春
- 关键词:巴渝舞
- 习近平关于文艺人民性重要论述的四重逻辑被引量:2
- 2022年
- 习近平关于文艺人民性的重要论述,承序马克思主义文艺经典理论,吸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赋予了社会主义文艺新内涵并注入新理念,升华了社会主义文艺人民性本质论的理论逻辑;融通社会主义文艺人民性与时代性,把握时代特征,解析文艺实践机理,确立了新时代文艺价值、文艺创作、文艺批评的实践逻辑;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导入文艺民族性向度,确立了坚守人民立场、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逻辑;洞悉世界大势,立足“两个大局”,将文艺人民性向文艺世界性逻辑延伸,建构了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指向的发展逻辑。
- 彭体春范明英
- 关键词:文艺工作
- 禅宗与日本俳句被引量:4
- 2003年
- 日本俳句在宽文至元禄年间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而这种发展,总是和这一时期的俳坛大师松尾芭蕉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芭蕉在前人俳论基础上,潜心钻研,大胆创新,为俳句振兴作出了杰出贡献,被后人尊为“俳圣”。本文分析了芭蕉在振兴作句的过程中禅宗所起的重要作用。
- 李秀卿彭体春
- 关键词:禅宗松尾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