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黎明
- 作品数:33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红河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一个苗族村寨的文化变迁——以河口县莲花滩村的调查为例
- 2009年
- 文化变迁是民族文化在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河口莲花滩苗族村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产、生活、信仰与仪式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上作梳理与文化分析,试图指出这一村庄在文化变迁与未来文化建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 张黎明
- 关键词:苗族文化变迁
- 建水紫陶生产的困境与选择被引量:3
- 2016年
- 论文基于对建水碗窑村的实地调查与研究,认为近年建水紫陶生产,在经历批量制作茶壶、茶具后,出现了产品积压,产品单一化,竞争同质化等困境。应从产品的供给层面来审视建水紫陶产业的发展,建水紫陶的供给应是艺术品、文化产品,产品供给人应具有"工匠精神",生产户应实现价值创新、积极参与竞争,方能破解生产的困境。
- 张黎明
- 关键词:建水紫陶文化产品
- 文化产业:中越合作的新空间被引量:1
- 2014年
- 中越之间文化产业领域的合作有利于双方政治、经济的发展。双方在文化产品,特别是工艺品领域生产方式的相似性为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历史、文化资源中寻求可延续、提升的共同点,求同存异是未来中越文化产业合作的增长极。巩固中越边境互市成果,提升会展档次;挖掘海洋文化资源,打造海洋文化产品;加强技术与文化合作,研发高科技文化产品;将使文化产业在中越合作中大有作为。
- 张黎明
- 关键词:文化产业中越两国
- 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以滇南建水为例被引量:2
- 2011年
- 文化遗产是先辈精神与物质财富的创造与遗留,城市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冲突的事件屡见不鲜,如何实现二者的共赢已为很多学人所热议。文章以滇南古城建水为例,以其近年来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得"与"失",对如何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作了辨析;最后结合建水当下的城市发展建设,指出只有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方能实现共赢。
- 张黎明
- 关键词:文化遗产城市发展
- 小吃产业化与中国餐饮高质量发展被引量:2
- 2021年
- 小吃产业化是当前的发展态势,小吃产业化能有效利用地方资源,形成地方产业链,推动地方文化经济迈向振兴,小吃产业化发展也是中国餐饮高质量发展路径之一。小吃产业化发展能坚定文化自信,有效转化为推动地方文化传承、文化认同、文化发展的力量。小吃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创新、核心在健全产业链,在双循环格局中,拓展市场,发挥好市场资源配置与政府引领作用,以协调发展的新理念推动中国餐饮业高质量发展。
- 于干千张黎明
- 关键词:小吃餐饮
- 创意产业园区的经验与实践——基于云南建水紫陶产地碗窑村的分析
- 2014年
- 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运作精良的园区能产生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本文结合云南建水紫陶的生产现状,认为将生产地集中的碗窑村及其在建的2个房产项目合并打造成为集生产、创意、旅游消费为一体的创意园区是具有可行性的;同时,结合碗窑村、紫陶产品生产消费的实际,提出了具体打造的实践操作方案。本文认为创意园区的建设将有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民生的改善。
- 张黎明
- 关键词:创意产业园区
- 明清建水书院及文化价值被引量:3
- 2008年
- 建水是云南较早接受儒学文化的地区之一。元代就建有庙学,明代始建崇正、景贤书院,崇儒重道、著书讲学之风兴起。清代又分别兴建崇文、焕文、曲江书院。一时书院兴起、人文荟萃,遂有"滇南邹鲁""临半榜"之称。通过追本溯源,分析建水书院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与对滇南明清文化的影响。
- 张黎明
- 关键词:文化价值
- 民间工艺品小型化生产方式探析——以云南建水制陶产业为例
- 2016年
- 民间工艺品的生产多是以家庭作坊来实现的,然而面对日渐扩大的市场需求,家庭这一生产组织和产品制作方式也会发生变化。本文基于对云南建水陶近年制作、生产的调查,认为市场需求的增加,是生产方式发生变化的动因。由家庭扩大而来的小微企业正成为其重要生产组织,小型化生产、模件化制作、小批量定制是生产的重要特点。这一生产方式实现了陶文化产品艺术性的创造,满足了市场小批量的需求,推动了当地陶文化产业的成长。
- 张黎明
- 关键词:小型化
- 民间工艺资源利用与特色村寨建设——基于云南民间工艺传承村寨的调查
- 2024年
- 民间工艺在中国乡村广泛存在,是可直接利用的文化资源,对村寨建设极富现实参考意义。民间工艺资源是乡土特质和文脉传承所在,其延续着村落社会生产秩序和经济结构,为发展新经济创造条件。民间工艺资源各地有别,有效推动村寨特色化建设,展现村寨类型和多样文化、资源配置方式及其效率决定了村寨能否走向市场、迈向现代。人力资源是工艺资源核心,村寨特色发展根基。支撑工艺存在的村落景观、场景也是资源利用的一部分。收益低、利用滞后、不断流失和转化率不高都是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故推进村寨特色发展、高质量建设有益于问题的化解。
- 张黎明
- 仪式与民族村寨文化的构建——以中越边境太平村哈尼族的调查为例
- 2011年
- 仪式是民族村寨文化构建的核心组成部分。论文以中越金平县太平村哈尼族的调查为基础,从仪式与村寨时空、仪式与宗教信仰、仪式与生态文化几个方面,阐述了仪式对于哈尼族村寨文化构建的重要性,同时指出当前村寨文化发展中存在偏离本民族文化的危险。
- 张黎明
- 关键词:仪式哈尼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