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缨

作品数:17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外语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文学
  • 3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圣经
  • 2篇多恩
  • 2篇语用功能
  • 2篇约翰·多恩
  • 2篇散文
  • 2篇诗歌
  • 2篇文学
  • 2篇华滋华斯
  • 1篇狄金森
  • 1篇狄金森诗歌
  • 1篇寻迹
  • 1篇意图
  • 1篇意义磋商
  • 1篇英语
  • 1篇英语教学
  • 1篇语境
  • 1篇语篇
  • 1篇语言哲学
  • 1篇哲学
  • 1篇挣扎

机构

  • 14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上海外国语大...

作者

  • 14篇张缨
  • 1篇陈协霞

传媒

  • 2篇唐都学刊
  • 2篇西安电子科技...
  • 2篇西安文理学院...
  • 1篇西安外国语学...
  • 1篇译林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外国语言...
  • 1篇世界文学评论...
  • 1篇圣经文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度意象与罗伯特·勃莱诗歌的“冷”被引量:1
2005年
“深度意象派”的代表诗人罗伯特·勃莱,试图坦诚探究人们心灵的惶惑和疑虑,把握住生命与灵魂的诗意。他以个人的孤独、隐居方式,把美国中西部的自然景观和日常生活带入到诗歌中,为了实现自己“深入情感”的诗歌理念,以理性而非煽情的笔调深入到所描述事物的本质层面,带给读者沉潜、冥思的冷意。这个“冷”,是读者深入到诗歌的入口。
张缨
关键词:本真情境
圣经中时间表述的语言哲学
<正>陈嘉映在《语言哲学》一书中写到,语言和概念的关系非常紧密。以致我们很难区分概念利语词。一切概念的考察都是语词的考察。时间,既是一个哲学概念,同时也是语言哲学中的语词。在哲学史上,人们对时间的看法通常有两种:一是主观...
张缨
文献传递
内省 虔敬 激扬——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心灵寻迹被引量:2
2003年
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之所以被看作一笔珍贵的文学财富,主要在于其表现的心灵特质。她的诗中,充满了理性与灵性的碰撞,理性对灵性的依从和理性与灵性的契合。只有当心灵经验逐渐归依本源时,灵性与理性的契合才能完成。狄金森的天才在于她总能探幽取胜,在理性与灵性之间织造出一副深幽宽广的别样图景。
张缨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
约翰·多恩散文中自我意识的内在性——以《生死边缘的沉思录》为例
2012年
本文探索了约翰.多恩晚期代表作《生死边缘的沉思录》中自我意识的内在性的几个方面。笔者认为,多恩的自我意识,充满人性与神性的交织。在危病的紧急时刻,其作为个体的人文学者的自我意识逐渐减弱,主要呈现出四个动态特点:被动性、自省性、他我性和超我性。同时,多恩自我意识的变化也与他的内在身份相关。这些不同的身份,在不同方面推进并提升了多恩自我意识的进展,使得《沉思录》超越了个体意义的生命经历,在更深邃更广大的层面为读者带来启迪。
张缨
关键词:自我意识内在性启迪
时间的非常规表述特征被引量:1
2010年
时间,既是一个哲学概念,同时也是语言哲学中的语词。而在圣经当中,"时间"这个语词的意义却相当复杂。它既包含客观时间或物理时间,也涉及主观时间或心理时间,既囊括了我们常规的时间概念,又超越了现有的概念。因此,当我们以对人类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圣经为文本来审视时间这个语词时,虽然一定程度上不在常规的定义范畴中,但却能丰富我们的认识,也使得我们对时间及其意义有更多的沉思。
张缨
关键词:圣经
时光长河之上的灵魂相遇被引量:2
2004年
英国 19世纪的桂冠诗人华滋华斯 (WilliamWordsworth)与散文家匡燮在创作思维中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他们在灵性空间的共同感受 ,在时空意识和生命观念两个层面展示了他们思维的契合点。
张缨
关键词:诗人华滋华斯散文家
安东尼·赫克特诗四首被引量:1
2012年
安东尼·赫克特张缨
圣经背景下的约翰·多恩爱情诗解读被引量:1
2009年
爱情诗作为约翰·多恩诗歌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很长一段时期并未获得应有的评价。评论界认为在其爱情诗的内容中,消极元素占了主流。作为一个拥有神职身份的诗人,约翰·多恩的许多爱情诗都有一个潜在的原型文本——圣经。正是因为这个潜在文本的存在,我们可以对诗中一些内容作出合理的解释。在那些爱情诗中,既有出自人类天性对于肉体的真诚赞美,也有超越肉体追求灵魂之爱的努力,使人从中发现人性的本真和神性的光辉。多恩在其爱情诗中所要表达的不仅是人类天性中的爱情,更是人性与神性的结合。多恩的独特性在于他深刻剖析了自己的灵魂——渴望依靠上帝的恩典涤净罪孽,战胜肉体。正是多恩那颗渴望成圣之心成为他诗歌中人性与神性的结合点,构成了他爱情诗的制高点。
张缨
关键词:爱情诗人性神性肉体
《鲁滨逊漂流记》的意图探索
2011年
《鲁滨逊漂流记》在令读者一目了然的冒险故事之后,蕴含着丰富的精神与文化内涵。这部小说堪称主人公的心灵成长史,其中包含许多宗教蕴涵。本文通过原罪与悔罪的意识、人性对神性的归依以及人物关系的隐喻三个方面,力图展现主人公的心灵途径,同时希望靠近笛福创作这部小说的意图。
张缨陈协霞
关键词:《鲁滨逊漂流记》挣扎归依意图
指示的转换与文学作品中意义的维度被引量:2
2005年
指示的含义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作者的内心状态,取决于指示所存在的“主观”语境。本文将着重探索空间指示和时间指示在文学作品中的转换现象以及这种转换所带来的意义的扩张与增值。
张缨
关键词:语境维度意义磋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