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维耀

作品数:15 被引量:79H指数:6
供职机构:国家林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引进国际先进林业科学技术项目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桉树
  • 3篇幼林
  • 2篇养分
  • 2篇养分利用
  • 2篇养分利用率
  • 2篇生物量
  • 2篇生物量分配
  • 2篇适生区预测
  • 2篇最大熵
  • 2篇最大熵模型
  • 2篇尾巨桉
  • 2篇物量
  • 2篇利用率
  • 2篇巨桉
  • 1篇滴水
  • 1篇地理
  • 1篇选育
  • 1篇营养
  • 1篇营养元素
  • 1篇优质苗木

机构

  • 12篇国家林业局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14篇张维耀
  • 7篇陈少雄
  • 7篇刘学锋
  • 5篇朱林生
  • 4篇吴志华
  • 4篇杨民胜
  • 3篇谢耀坚
  • 2篇李天会
  • 2篇蒋云东
  • 2篇陈少雄
  • 2篇罗建中
  • 2篇李慧
  • 2篇彭彦
  • 1篇蓝贺胜
  • 1篇陈国金
  • 1篇余文辉
  • 1篇张克建
  • 1篇郭耆
  • 1篇吴志华
  • 1篇周国福

传媒

  • 7篇桉树科技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红树林离岸育苗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树林离岸育苗装置,其包括水平设置的育苗管、与育苗管的内部密封连通连接并具有高于育苗管的进水口的进水管、密封连通连接于育苗管的低水位处的排水管、安装于排水管的排水阀、依次排列地开设于育苗管上侧面的承托...
张维耀吴志华
文献传递
耐寒桉树种质资源改良及培育技术研究
杨民胜谢耀坚罗建中项东云蒋云东邱进清李天会林睦就陈少雄李柏海蓝贺胜陈健波李思广彭彦张维耀李晓铁余文辉黄秀美曾国荣郭耆康文玲陈国金柏劲松曹加光吴志华周群英林彦高丽琼
根据植物对环境适应的稳定性原理来筛选适生桉树品种:对在全国的32个桉树选种试验中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进行评价,选择出一批耐寒能力在-8℃~ -10℃之间,生长表现优良的树种,作为重点树种在类似的环境中进行研究和发展。生物性...
关键词:
关键词:耐寒桉树树种种质资源
9种桉树幼林营养元素累积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为了研究在相同立地和养分供给条件下,不同桉树的生物量和营养元素(N、P、K)累积量及其分配特征,以1年生9种桉树(尾叶桉、窿缘桉、细叶桉、大叶桉、赤桉、巨桉、粗皮桉、托里桉、大花序桉)为材料,通过测定树根、树干、树皮、叶片、树枝5个器官的生物量以及氮、磷、钾含量,了解养分吸收和分配情况,揭示生物量构成特点。结果表明:9种桉树总生物量最大的是赤桉,为711.20 g·株-1,其次是托里桉、粗皮桉、巨桉、大叶桉、细叶桉、尾叶桉和大花序桉,窿缘桉的生物量最小,为69.20 g·株-1。不同器官生物量分配规律为树干或叶片最大,树根、树枝、树皮次之。不同器官营养元素含量为叶片最高,树干最低。9树种营养元素累积总量由高到低排序为赤桉(29)托里桉(29)巨桉(29)大叶桉(29)粗皮桉(29)细叶桉(29)尾叶桉(29)大花序桉(29)窿缘桉,各树种对3种元素累积量均为N最多,其次是K,P最少;9树种对N、P和K的吸收效率范围为分别为0.80%~7.69%,0.11%~1.32%和0.61%~10.38%;吸收效率最高的为赤桉,最低的为大花序桉,而其他桉树对各元素的吸收效率规律各不相同。
朱林生何沙娥刘学锋欧阳林男张维耀陈少雄
关键词:桉树器官营养元素
托里桉在我国南部的潜在地理适生区预测被引量:2
2018年
本文通过收集托里桉的实地栽培点地理数据,运用最大熵软件(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ArcGIS),结合12个气候因子数据,预测划定了托里桉在我国南部的潜在地理适生分布区。结果表明:Maxent模拟托里桉的潜在地理分布准确性较高,模型预测训练子集和验证子集AUC值均大于0.87。托里桉最适宜分布区集中在广东和海南沿海、广西沿海和中部及福建南部沿海,面积依次为广东(8.63×10~4 km^2)、海南(2.65×10~4 km^2)、广西(2.22×10~4 km^2)、福建(1.18×10~4 km^2);适宜区集中在广西中南部、广东中北部、福建南部、江西中南部,面积依次为广西(10.17×10~4 km^2)、广东(6.15×10~4 km^2)、福建(2.52×10~4 km^2)、江西(1.43×10~4 km^2)。Maxent刀切法(Jackknife)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托里桉适生区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为年平均气温、≥10℃积温、极端低温、最冷月最低温、最冷月均温、≥10℃的天数。
欧阳林男陈少雄张维耀刘学锋何沙娥朱林生
我国桉树青枯病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07年
桉树青枯病害是危害桉树生产的主要病害,近年来桉树青枯病的流行和发生对我国南方桉树产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本文对当今主要桉树青枯病病害特点,青枯病的发生和流行因素,青枯假单胞杆菌对寄主桉树的致病机制及对抗病的差异和抗病机理等研究成果和现状作一概述,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吴志华谢耀坚罗联峰张维耀
关键词:桉树青枯病菌
粗皮桉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与主导生态因子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本文基于粗皮桉的实地栽培点分布数据,结合气候、地形、土壤因子数据集,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了粗皮桉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结果表明:MaxEnt的预测准确性较高,模型预测的训练子集和测试子集AUC值均大于0.855。粗皮桉适生区分布集中在东南沿海,最适生区总面积53522 km^2,集中在广东西部和东部沿海,广西中部,福建和海南沿海;总适生面积145 655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05%。刀切法分析结果表明,海拔、温度变化方差、最冷月份最低温度、最暖季度降水量、坡向5个因子是影响粗皮桉分布的主导生态因子,累积贡献率为85.7%。中国适生区的温度变化方差与自然分布区的相似性较强;与自然分布区相比,我国适生区的海拔更低、最冷月份最低温度更高、最暖季度降水量更大,有利于粗皮桉的生长。
欧阳林男陈少雄刘学锋何沙娥张维耀
关键词:粗皮桉生态因子最大熵模型
施肥位点对尾巨桉幼林生物量分配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以尾巨桉为研究对象,对其幼林进行培育,研究不同施肥位点对尾巨桉幼林生物量、养分分配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位点穴施更促进根系生长,但是双位点穴施对树皮、叶片、树干、树枝和总生物量累积效果更好。养分分配除树根各处理磷素累积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他部位各养分累积量在各处理间均差异显著。不同处理叶片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且氮含量高于磷、钾含量。虽然处理Ⅱ各元素养分利用率及各部位养分累积利用率普遍优于处理Ⅰ,但差异均不显著。对尾巨桉施肥位点的研究处于初期阶段,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刘学锋李慧朱林生张维耀陈少雄
关键词:尾巨桉施肥生物量分配养分利用率
柠檬桉在中国的适生地理分布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11
2019年
基于气候、土壤、地形因子数据,结合柠檬桉现有分布数据,使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对柠檬桉在中国的适生地理区域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模型的模拟精度高(AUC值>0.91),当前最适生区(存在概率>0.66)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带;刀切法检验结果显示,最湿季度平均温度、海拔、温度变化方差、年均温、最干季度平均温度、年温变化范围、最暖季度降水量是影响柠檬桉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累积贡献率达86.9%;中国最适生区的最湿季度平均温度、年均温、最干季度平均温度、年温变化范围与原产地自然分布区相应因子相似性强,与原产地自然分布区相比,中国适生区的海拔更低,最暖季度降水量更高,有利于柠檬桉的快速生长。该结果可为柠檬桉在中国的推广种植提供依据。
欧阳林男陈少雄张维耀何沙娥刘学锋
关键词:物种分布最大熵模型气候适宜性适地适树
智能化灌溉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灌溉系统,包括水塔、抽水泵、管路、水池和滴水带,还包括浮球式开关、水池注水阀、压力控制开关和虹吸管路,抽水泵通过管路将水塔中的水送入水池,当水池的水位达到上限时,浮球式开关上浮将水池注水阀关闭,管路...
张维耀
文献传递
几种桉树在冷寒地区的早期适应性研究被引量:14
2005年
本文对15种桉树在广西桂北区引种适应性进行了比较。苗期研究结果表明:粉绿桉、白皮桉、史密斯桉、毛皮桉、溪谷桉、高桉、辐射桉7种桉树在苗期出芽率、成苗质量上表现较差。对邓恩桉、柳桉、本沁桉、巨桉、赤桉、粗皮桉、丰桉、辐射桉、白皮桉、大花序桉10种桉树进一步造林试验,结果表明:2a生的平均保存率以丰桉最高,达84.5%,其次是柳桉、粗皮桉、邓恩桉、赤桉、巨桉,较差的为本沁桉、辐射桉、白皮桉三种。树高生长情况来看邓恩桉、丰桉、巨桉、本沁桉、赤桉、柳桉具有很好适应性,白皮桉、粗皮桉、大花序桉表现一般,辐射桉最差。胸径生长上,邓恩桉、本沁桉、巨桉和柳桉为生长比较大一类,表现一般的赤桉、粗皮桉和丰桉,较差的为白皮桉、大花序桉、辐射桉。同样2a和2.5a蓄积量上比较,邓恩桉、本沁桉、巨桉比平均值高,丰桉、柳桉、赤桉、粗皮桉、大花序桉、白皮桉均低于平均值。聚类分析可分三类:邓恩桉、本沁桉、巨桉、丰桉适应性强、速生的品种,而赤桉、粗皮桉、柳桉、白皮桉表现一般、大花序桉较差;其中邓恩桉最突出。不同桉树适应性与其抗寒性有关。
刘涛龙永宁张维耀杨民胜吴志华
关键词:桉树适应性生长力抗寒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