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祥
- 作品数:11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焊缝金属奥氏体分解温度预测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根据182组实测焊缝金属奥氏体分解温度值,分别采用线性回归方法、非线性回归方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奥氏体分解温度的预测公式或模型。结果表明:线性回归公式难以准确体现各因素与奥氏体分解温度之间的关系,引入Mo指数和ln(t8/3)函数,预测精度有所提高;考虑了各因素之间交互作用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高于线性和非线性回归公式的,更适合于奥氏体分解温度预测研究。
- 何亮牛继承张玉祥薛钢王涛朱丙坤
- 关键词:神经网络
- 高强钢焊条熔敷金属与对接接头冲击韧性差异分析
- 2020年
- 通过化学成分分析、焊道分布及缺口位置分析、显微组织观察等手段,对自制焊条熔敷金属与对接接头的冲击韧性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母材熔合比不同,熔敷金属与对接接头根部焊缝金属化学成分不同,同时对接接头根部焊缝受再热中温回火作用显著,造成对接接头根部焊缝与熔敷金属的显微组织具有明显差异,从而导致两者冲击韧性的差异;由于熔敷金属与对接接头焊缝的焊道布置不同,先焊焊道受后续焊道再热作用效果不同,形成不同的组织分布特征,从而导致两者冲击韧性的差异.
- 何亮牛继承张玉祥
- 关键词:熔敷金属对接焊缝冲击韧性显微组织
- 钢奥氏体分解转变体积分数计算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6年
- 概述了杠杆法计算钢奥氏体分解转变体积分数的基本原理及其局限性,并介绍了通过考虑多相组织中各相比容差异、碳在奥氏体中的富集及膨胀各向异性的影响等改进工作研究进展,同时指出了改进方法自身的不足之处。
- 张玉祥何亮
- 关键词:杠杆法
- 370MPa级10CrNiCu铸钢连续冷却相变行为被引量:2
- 2016年
- 采用Gleeble热/力模拟试验、结合金相及硬度分析结果绘制了370MPa级10CrNiCu铸钢连续冷却曲线。结果表明,10CrNiCu铸钢在较宽的冷却速度范围内存在粒状贝氏体组织,对于大壁厚铸钢很难通过热处理消除。铸钢在不同冷却速度下硬度的变化规律,可采用玻尔兹曼函数较好的描述。
- 杨澍张玉祥杨超飞
- 关键词:连续冷却相变
- 0Cr19Ni15Mn5Mo2NbN铸钢晶界高温相析出及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结合Thermo-Calc热力学分析,研究了铌稳定化0Cr19Ni15Mn5Mo2NbN奥氏体不锈钢铸钢晶界处高温相析出行为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0Cr19Ni15Mn5Mo2NbN钢晶界处存在Nb Cr(CN)、Nb(CN)2种大尺寸高温析出相,均为凝固末期液析形成。在铌含量确定条件下,这2种大尺寸晶界析出相在凝固末期的竞争析出行为受碳含量的影响。碳含量存在临界成分,碳含量低于临界成分时,Nb Cr(CN)首先液析形成;碳含量高于临界成分时,Nb(CN)首先液析形成。液析形成的NbCr(CN)热稳定性较高,1 050℃固溶处理无法使之完全溶入奥氏体。沿晶界分布的大尺寸析出相,对0Cr19Ni15Mn5Mo2NbN铸钢固溶热处理后的塑性及冲击韧性损害较大。
- 张玉祥杨澍成应晋
- 关键词:晶界
- Mo元素对船用高强钢碱性焊条熔敷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测试5种不同Mo含量的船用高强钢焊条的熔敷金属力学性能,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进行微观组织观察和分析,并采用Jamtpro软件模拟计算熔敷金属的焊接CCT图。结果表明,随着Mo含量增多,熔敷金属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显著提升,但冲击韧性及塑性呈下降趋势;焊接CCT曲线逐渐向右下方移动,熔敷金属的组织由韧性较好的针状铁素体逐渐向硬脆的贝氏体和马氏体转变;当Mo含量高于0.482%时,熔敷金属中会产生对韧性不利的M-A组元,当Mo含量高于0.887%时,熔敷金属中会析出Mo的碳化物,造成严重脆化。
- 何亮牛继承张玉祥
- 关键词:碱性焊条显微组织M-A组元
- 钢的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预测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5年
- 钢的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点)对分析马氏体相变过程、指导合金成分设计、制定热处理工艺和焊接工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介绍了MS点的预测方法,主要分为经验回归模型、热力学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并对三种模型的研究进展和优缺点进行详细评述。
- 刘鹏何亮张玉祥朱丙坤
- 关键词:MS点热力学神经网络
- 低磁不锈钢热轧板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和磁性能被引量:1
- 2019年
- 设计了低磁不锈钢热轧板双面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的焊丝成分,通过焊接实验,研究了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磁性能。结果表明:焊缝中心区域的微观组织较熔合线附近明显细化,热影响区晶粒比母材晶粒稍大;焊接接头两侧的一次枝晶臂均沿着温度梯度的方向生长,在焊缝中心线部位相遇,无分型组织出现;焊缝区域的二次枝晶臂间距稳定。焊接接头的室温拉伸和低温冲击断口附近仍为全奥氏体组织,相对磁导率均在1.003以下。
- 王任甫李坤宋艳磊李长生张玉祥
- 关键词:焊丝磁性能
- Gleeble热/力模拟技术在钢铁研究中的典型应用被引量:5
- 2015年
- Gleeble热/力模拟试验机能够精确控制热、力、位移等参数,可再现材料受热、受力等工艺过程,在新材料研制、工艺研究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从铸造、热塑性加工、焊接及物理参数测试等四个方面,介绍了Gleeble热/力模拟试验技术在钢铁研究中的典型应用。并针对相析出、物理参数测试等试验,指出了试验过程中应重点注意的试验细节。
- 杨澍张玉祥何亮
- 关键词:GLEEBLE
- 超低碳SiCrMn2Ni4钢连续冷却转变行为研究
- 2019年
- 研究了超低碳SiCrMn2Ni4钢钢连续冷却过程,采用金相显微镜、SEM和TEM对组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试验钢在连续冷却后,只存在粒状贝氏体和板条状贝氏体组织。随着冷却速度的加快,组织逐渐由粒状贝氏体向板条状贝氏体转变,当冷却速度增加至5℃/s时,出现粒状贝氏体与板条状贝氏体的混合组织,冷却速度大于等于20℃/s时,组织全为板条状贝氏体。
- 陈雪龙王其红王任甫杨超飞张玉祥
- 关键词:粒状贝氏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