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丽
- 作品数:19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溶血性贫血对新生儿血型鉴定的干扰
- 2010年
- 目的研究Rh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抗D抗体对ABO、RhD血型定性的干扰。方法选取12例Rh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采用常规血型血清学技术测定ABO、RhD血型。对RhD阴性者进行热放散后再进行RhD血型鉴定。抗体筛选阳性者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 12例中RhD定型中5例阴性误定为阳性,采用热放散试验后血型皆正确判定,12例患儿血清中均含有抗D抗体。结论 Rh阴性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抗-D抗体干扰RhD血型鉴定,对ABO血型鉴定没有干扰。
- 冯冬梅张晓丽
-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抗体效价
- 无菌塑料袋分离单个核细胞工艺的研究
- 目的研究适合用于人体的利用无菌塑料空袋分离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MNC)的方法。方法将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1.077g/ml)根据所分离血液样本的体积,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一次性无菌塑料空袋...
- 李建斌张伟张晓丽赵林娜
- 文献传递
- 少白细胞混合血小板的制备及临床应用安全性的研究
- 邢培清李建斌苑新单泓李伟华张晓丽赵林娜张雷段艳丽
- 该课题研究的LDPPCs是一种由14u PCs混合后经洗涤过滤,去除了其中12u血小板中的血浆和所有需要混合的血小板产品中的白细胞、红细胞,最后由其中单一人份血浆悬浮的血小板产品。该产品可以避免因残留的白细胞与血小板竞争...
- 关键词:
- 关键词:血小板
- 无菌塑料袋分离单个核细胞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研究适合用于人体的利用无菌塑料袋分离单个核细胞(MNC)的方法。方法:随机抽查20份样本,单份采集量65~400ml,分为2组,15~58岁为第1组(n=15),59~76岁为第2组(n=5)。将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加入一次性无菌塑料袋内,将采集的血液或骨髓样本缓慢加入淋巴细胞分离液的液面上,离心,收集MNC层,然后洗去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根据临床需要调整MNC的液体悬浮量。结果:第1组分离后MNC的细胞数为(4.90±2.69)×108,回收率为(71.96±12.43)%,CD34+细胞占MNC的比率为(2.31±0.93)%。第2组分离后MNC的细胞数为(1.11±0.74)×108,回收率为(69.98±2.23)%,CD34+细胞占MNC的平均比率为(0.98±0.04)%。结论:利用无菌塑料袋分离MNC,分离效果和MNC、CD34+回收率均能满足临床需要。
- 李建斌张伟张晓丽赵林娜
- 关键词:CD34^+细胞细胞分离单个核细胞
- 危重病房患者贫血及红细胞输注调查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了解危重病房患者的贫血及红细胞输注情况,为进一步安全合理输血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在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病房住院患者的输血情况。结果:共调查了782名住院患者,有245名接受了输血,共接受了561次输血,其中不合理输血次数为169次,所占比例为30.1%,输血患者和未输血患者住院天数、转归有统计学差异。结论:ICU住院患者接受了大量红细胞输注,约30.1%的患者红细胞输注治疗无明显输血指征,临床医师输血培训有待进一步加强。
- 王姣杰张晓丽单泓刘英刘敏张玉红
- 关键词:红细胞输血重症监护病房
- 成分血临床应用情况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分析郑州市近几年临床输血状况,以便寻找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提高本市的输血技术水平。方法以医院预约输血单为依据,调查新鲜冰冻血浆、红细胞、血小板、冷沉淀等临床应用较多的成分血近几年的应用情况。结果新鲜冰冻血浆、红细胞、血小板、冷沉淀临床应用逐年增加,其中新鲜冰冻血浆、红细胞增长尤为突出。结论虽然成分输血已占临床用血的99.94%,但是临床输血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新鲜冰冻血浆和红细胞的不合理应用尤为突出。
- 赵林娜张晓丽单泓
- 关键词:血浆成分血
- 白细胞过滤血液的制备及临床输注213例体会被引量:2
- 2007年
- 张晓丽张伟段艳丽李建斌
- 关键词:白细胞过滤器
- 手工汇集洗涤少白血小板的体外质量及功能特性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手工汇集洗涤少白血小板的体外质量及功能特性。方法:利用富浆法制备浓缩血小板,汇集、洗涤后,用单人份新鲜血浆悬浮,白细胞过滤器滤除混合血小板中的白细胞。比较手工汇集洗涤少白血小板与机采血小板功能变化。结果:手工汇集洗涤少白血小板体外质量指标均达到机采血小板国家标准,血小板功能活性保持良好。结论:手工汇集洗涤少白血小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小板制品。
- 王姣杰张晓丽李建斌
- 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对血浆总蛋白含量和凝血因子Ⅷ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了解亚甲监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的过程中,血浆中总蛋白含量和凝血因子Ⅷ变化情况。方法将含有0.93~1.33μmoL/L亚甲蓝的血浆置医用血浆病毒灭活柜中,经光照强度为(35000—38000)LX的可见光照射35min。结果经亚甲蓝光化学法处理后,血浆中的总蛋白含量和凝血因子Ⅷ没有明显变化。结论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对血浆中总蛋白含量和凝血因子Ⅷ影响不明显。
- 单泓李建斌张晓丽王姣杰
- 关键词:亚甲蓝光化学法血浆总蛋白
- 淋巴细胞的制备及对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的治疗
- 2005年
- 张晓丽张伟李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