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火
- 作品数:9 被引量:192H指数:6
- 供职机构: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计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安徽茅坦A型花岗岩研究被引量:32
- 1998年
- 安徽茅坦花岗岩体是由4次侵入的细粒花岗岩、花岗斑岩、中粒花岗岩和粗粒花岗岩组成的复式岩体。各期次岩石具有高硅、富碱、富LREE、Y、Nb、Zr等大离子高电价元素及低Al、Mg、Ca、Ni、Cr、Ti、V的特点,与国内外A型花岗岩相似。岩石中副矿物种类繁多,以含碳硅石、磷钛矿等深源矿物为特征。锆石晶形以正锥面(111)和四方柱面(110)最为发育,与一般Ⅰ型花岗岩有明显的差异。研究表明,该复式岩体为A_2型花岗岩,是在中生代晚期中国东部大陆各微块体之间的走滑拉分向新生代裂谷转变的过渡阶段,沿近东西向的童埠—三里店深断裂呈脉动式上升侵位的。
- 吴才来周珣若黄许陈张成火吴多元黄文明
- 关键词:A型花岗岩地球化学岩石成因花岗岩
- 铜陵地区老鸦岭层状钼矿床铅同位素组成研究被引量:7
- 2004年
- 安徽铜陵老鸦岭矿床中二叠系大隆组(P2d)顶部的含矿(钼矿化)黑色页岩以及附近(立新煤矿)同一层位不含矿黑色页岩的实测铅同位素组成分别为206Pb/204Pb20.20~22.37,207Pb/204Pb15.67~15.82,208Pb/204Pb38.47~38.60和206Pb/204Pb18.83~20.80,207Pb/204Pb15.65~15.76,208Pb/204Pb38.84~39.22。对137Ma的放射成因Pb进行校正后的铅同位素组成表明,含矿黑色页岩和不含矿黑色页岩均与燕山晚期火成岩无关,老鸦岭含矿黑色页岩可能具沉积成因。对沉积(约250Ma)以来的放射成因Pb进行校正后的铅同位素组成表明不含矿黑色页岩的Pb源自上地壳,而含矿黑色页岩的Pb(因而推测其他成矿金属)可能源于上地壳物质(与不含矿黑色页岩的Pb源相似)与下地壳物质的混合。
- 喻钢陈江峰钱卉陈树榆杨刚闫峻张成火
- 关键词:地球化学铅同位素黑色页岩
- 铜陵地区铜金多金属隐伏矿床预测
- 张成火王训诚周育才黄许陈吴才来刘光华诸骥姚尚志储国正许胜谢超国闫志国姚李德
- 该课题采用岩浆动力学、元素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构造模拟、成矿模式及信息资源总量预测等理论方法论证了狮子山超大型铜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建立了矽卡岩-斑岩型铜金矿床多成因综合成矿系列模式。总结出铜矿富集“一带、五层、五个中...
- 关键词:
- 关键词:矿床预测铜矿金矿矿床成因
- 镜质体、海相镜质体和镜质体反射率及其研究实例被引量:5
- 2017年
- 镜质体是一种由高等植物木质素经过生物化学降解作用和凝胶化作用形成的胶状体,在煤和炭质泥页岩中含量高,仅出现在志留纪及其以后的地层中。此外,还有一种海相镜质体,主要由海洋低等生物(藻类、菌类及某些海洋低等动物)经腐殖化作用而形成,主要存在于早古生代及晚古生代页岩和碳酸盐岩地层中。研究表明,海相镜质体反射率(R^o_m)可作为成熟度指标加以应用。海相镜质体成熟作用轨迹不同于镜质体,二者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使用时需把海相镜质体反射率换算为镜质体反射率(R_o)。镜质体反射率是一个寻找隐伏岩体的好方法,作者采用镜质体反射率方法对铜陵地区开展了研究,初步结果表明,铜陵地区全部数值均超过地热增温率理论曲线,说明铜陵地区深部可能有较大的隐伏岩体,深度大约在4~5 km左右。此外,在ZK113号钻孔深度200~260 m处R_o很高(>2%~3%),可能预示钻孔旁侧有规模较小的隐伏侵入体,推测距钻孔距离不超过100 m,但具体方位不详。上述研究表明采用镜质体反射率方法寻找隐伏岩体是可行的,它的最大优点是解释的唯一性,R_o数值仅与温度有关,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
- 陈万峰张旗张成火戴圣潜陈林杰王次松康文凯王金荣焦守涛
- 关键词:镜质体反射率隐伏岩体
- 铜陵中酸性侵入岩同源包体特征及岩浆动力学被引量:51
- 1993年
- 铜陵地区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的钙碱性系列岩石中,发育同源浅源包体(闪长质微粒包体),而碱性系列岩石中发育同源深源包体(辉石岩和角闪石岩)。它们在矿物化学、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方面与其寄主岩石具有相似性,但在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和岩浆动力学特征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反映了它们是同源岩浆在不同岩浆作用阶段的产物,即深源包体来自深位岩浆房中的堆积岩碎块,而浅源包体则来自浅位岩浆房的冷凝边碎块。
- 周珣若吴才来黄许陈张成火
- 关键词:侵入岩矿物包体岩浆
- 安徽峙门口矿床黄铁矿的Pb同位素测定和成矿物质来源探讨被引量:3
- 2007年
- 安徽峙门口矿床中黄铁矿的Pb同位素组成为:206Pb/204Pb=18.06~18.202,07Pb/204Pb=15.55~15.58,208Pb/204Pb=38.19~38.30。其变化范围很小,落在侵入岩Pb的变化范围内,而与安徽沿江地区沉积岩Pb的变化范围不同,说明峙门口矿床不是沉积成因的。前人的Pb和S同位素以及微量元素分析支持这一结论。前人的Re-Os年龄(303 Ma左右)表明该矿床的形成很可能与石炭纪海底喷流有关,但大的年龄误差指示中生代岩浆活动的改造。钟鸣地区叶山石炭系黄龙组底部砾岩中黄铁矿的Pb同位素组成为206Pb/204Pb=18.11~18.142,07Pb/204Pb=15.57~15.59,208Pb/204Pb=38.23~38.31,与峙门口黄铁矿的一致,变化范围也很小,两者可能有相同成因。但是长江中下游的大部分铜、铁、金、硫矿床的成矿与晚中生代岩浆活动同时,石炭纪海底喷流成因这一结论不能推广到这些矿床。同样,现有的同位素和年龄证据不能判别这些矿床的成矿物质来自石炭纪喷流形成的层状黄铁矿还是来自晚中生代岩浆岩。
- 喻钢卢佳张成火陈江峰刘玉龙
- 关键词:铅同位素黄铁矿矿床
- 铜陵地区中酸性侵入岩的包体岩石学研究被引量:21
- 1997年
- 铜陵地区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中含有捕虏体、残余体和岩浆包体三大类型,其中岩浆包体包括堆积岩包体、堆积晶包体、混杂岩包体和冷凝边包体。各类岩石包体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均不相同。
- 吴才来周询若周询若黄许陈张成火许胜陈思友
- 关键词:侵入岩酸性侵入岩
- 铜陵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年代学研究被引量:110
- 1996年
- 本文选择了铜陵地区主要岩石类型的代表性岩体中黑云母为测定对象,准确地测定了侵入岩的40Ar/39Ar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区内侵入岩的年龄均小于140Ma,属燕山晚期的产物,后期热事件为成矿时代,晚于岩浆侵入时代,在此基础上,分析了KAr法。
- 吴才来周打若黄许陈张成火黄文明
- 关键词:侵入岩年代学
- 铜陵地区中酸性侵入岩锆石群结晶特征及成因被引量:15
- 1994年
- 铜陵地区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锆石的晶面统计分布,呈不对称正态和不对称对数正态的单峰、双峰和双曲线型;同时,同一岩体中出现不同端员锆石群晶型的共生,它们反映岩浆混合作用的存在。由锆石晶面统计分析可以求得不同类型岩方开始与终止结晶的温度:辉石二长闪长岩,900-700℃;石英二长闪长岩,850-650℃;花岗闪长岩,800-650℃;花岗闪长斑岩,650-600℃。岩浆物理学研究表明,高粘度的花岗闪长斑岩岩浆有利于钻石(311)晶面发育,低粘度的辉石二长闪长岩岩浆有利于钻石(111)晶面发育。锆石群的平均碱度指数和平均温度指数相关图解表明,本区中酸性侵入岩岩浆的物质来源为幔壳混源型。
- 吴才来周珣若黄许陈张成火
- 关键词:中酸性侵入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