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双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人肝
  • 1篇人肝癌
  • 1篇人肝癌细胞
  • 1篇肿瘤
  • 1篇黏着斑
  • 1篇黏着斑激酶
  • 1篇细胞
  • 1篇裸鼠
  • 1篇激酶
  • 1篇泛素
  • 1篇肝癌
  • 1篇肝癌细胞
  • 1篇癌细胞
  • 1篇靶向
  • 1篇靶向治疗
  • 1篇RNA干扰

机构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2篇张双
  • 1篇张娜
  • 1篇魏于全
  • 1篇何燕
  • 1篇许文婧
  • 1篇彭星辰
  • 1篇邓洪新
  • 1篇杨阳

传媒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RNA干扰黏着斑激酶抑制人肝癌细胞sk-hep-1生长的实验研究
2011年
目的通过运用RNA干扰技术(RNA interference,RNAi),干扰人肝癌细胞系sk-hep-1的黏着斑激酶(FAK)的表达,初步探讨干扰效果。方法在体外,用转染试剂FugeneHD将靶向FAK基因的小发夹RNA质粒(pshFAK)转染至sk-hep-1细胞中,通过流式细胞术、RT-PCR和Western bolt分析靶向FAK基因的RNAi对细胞的影响。在体内,用阳离子脂质体包装质粒,通过尾静脉注射治疗裸鼠皮下肿瘤模型,通过分析肿瘤生长曲线,肿瘤体积及瘤重,肿瘤组织的FAK、CD31、PCNA的免疫组化以及TUNEL,分析体内治疗效果。结果 sk-hep-1细胞经pshFAK作用后,FAK的mRNA及蛋白质水平均降低(P<0.001),凋亡率增高。皮下肿瘤模型经治疗后,生长速度缓于对照组,肿瘤大小及瘤重降低(P<0.001)。肿瘤标本的免疫组化及TUNEL显示肿瘤标本的FAK蛋白表达下调,血管生成减少,增殖减少及凋亡增加(P<0.001)。结论靶向FAK基因的RNAi可以抑制FAK在人肝癌细胞sk-hep-1的表达,抑制肿瘤生长速度,促进其凋亡,FAK可以成为有潜力的肝癌治疗的靶点。
许文婧张双张娜杨阳魏于全邓洪新
关键词:人肝癌RNA干扰黏着斑激酶裸鼠
斑点型锌指结构蛋白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8年
恶性肿瘤居中国各类疾病死因之首,发病率与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几年来靶向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效果,新靶点的探索和鉴定在靶向药物研发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E3泛素连接酶斑点型锌指结构蛋白(speckletype POZ protein,SPOP)作为治疗选择的潜在靶点,能特异性识别底物,使底物发生泛素化降解,广泛参与机体内多种生理、病理过程。研究发现SPOP基因突变或表达水平改变,通过调控AR/ERG、Akt-mTORC1、Hedgehog/Gli2等多种信号通路影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并与前列腺癌、肾癌、结直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细胞增殖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目前,SPOP影响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研究为靶向治疗恶性肿瘤奠定了基础,综述SPOP在恶性肿瘤的最新进展对抗肿瘤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何燕张双彭星辰
关键词:肿瘤泛素靶向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