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华

作品数:17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疗效
  • 3篇口腔
  • 2篇智齿
  • 2篇三叉神经
  • 2篇三叉神经痛
  • 2篇神经痛
  • 2篇特殊药物
  • 2篇中医
  • 2篇中医口腔医学
  • 2篇注射
  • 2篇疗效观察
  • 2篇临床疗效
  • 2篇经痛
  • 2篇口腔医学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地塞米松
  • 1篇地塞米松治疗
  • 1篇碘酊
  • 1篇凋亡

机构

  • 11篇保定市第二中...

作者

  • 11篇张华
  • 3篇王焱
  • 2篇林拥军
  • 2篇赵杏苗
  • 2篇张士宏
  • 1篇李明晏
  • 1篇赵金凤
  • 1篇郝树磊
  • 1篇刘勇
  • 1篇郝敬宇
  • 1篇韩莉
  • 1篇马玉萍
  • 1篇张红梅
  • 1篇岳建荣
  • 1篇雷勇
  • 1篇谢丽君
  • 1篇张娜
  • 1篇李爽
  • 1篇曹士忠
  • 1篇杨鸿儒

传媒

  • 3篇中国中医药现...
  • 2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3
  • 1篇2011
  • 6篇2010
  • 1篇199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iR-330-3p/SLC7A11调节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和铁死亡的功能及机制
2024年
目的:探讨miR-330-3p/SLC7A11在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调控口腔鳞状细胞癌铁死亡中的功能和机制。方法:培养人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系,分为对照组和IFN-γ组。CCK8、集落形成测定、细胞侵袭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力、迁徙、侵袭和凋亡。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测量OSCC细胞中miR-330-3p、SLC7A11表达,靶向位点由TargetScan预测,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测定法确认,通过操纵miR-330-3p和SLC7A11在OSCC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铁、ROS水平分析和裸鼠研究检测铁死亡和IFN-γ调控OSCC细胞在体内的生长。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FN-γ显着降低了OSCC细胞活力,抑制了OS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IFN-γ抑制了OSCC细胞中铁死亡阴性调节因子的水平,包括GPX4和SLC7A11,IFN-γ诱导的ROS、铁和Fe^(2+)在OSCC细胞中积累。通过荧光素酶报告法验证靶向关系,miR-330-3p可有效抑制OSCC细胞中SLC7A11水平。miR-330-3p模拟物增加了OSCC细胞迁移,并降低了细胞凋亡和铁死亡。而裸鼠的致瘤性测定表明,IFN-γ抑制了OSCC细胞在体内的生长。结论:miR-300-3p降低SLC7A11的表达促进IFN-γ诱导的OSC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抑制细胞凋亡和铁死亡。
靳昊张华吕越步恒彬
关键词:干扰素-Γ口腔鳞状细胞癌
特殊药物组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张华张娜郝敬宇李淑芳张红梅杨鸿儒赵杏苗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疾患,因其自发性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方法颇多,疗效均不甚满意。在传统的封闭药物“2%利多卡因、链霉素混合液”的基础上,添加了罂素碱和地塞米松治疗三叉...
关键词: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药物治疗
特殊药物组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2010年
目的评价我科采用新方法—2%利多卡因、链霉素、罂粟碱、地塞米松混合液封闭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9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47例。治疗组采用2%利多卡因、链霉素、罂粟碱、地塞米松混合液对三叉神经痛的各分支进行阻滞。对照组采用传统的2%利多卡因、链霉素混合液对三叉神经的各分支进行阻滞,对比观察疼痛积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在疼痛积分上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95.75%,对照组总有效率46.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利多卡因、链霉素、罂粟碱、地塞米松联合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优于传统的2%利多卡因、链霉素。结论采用2%利多卡因、链霉素、罂粟碱、地塞米松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显著,方法简单,远期效果稳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张华
关键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链霉素罂粟碱神经阻滞
中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寻常型的银屑病疗效观察
赵杏苗赵金凤雷勇岳建荣藤瑞芝侯铁勇郝树磊张华刘铁军马玉萍谢丽君韩莉刘勇
在临床上观察138例病例,从皮损观察上得到了痊愈率55%,总有效率86.9%。通过检测血液中肿瘤坏死因子及γ干扰素在治疗前后的含量来观察治疗效果,通过检测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γ治疗后分别下降了58.81%和49.87%...
关键词:
关键词:银屑病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
鼓膜穿刺注射糜蛋白酶及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聋
2010年
目的:观察经鼓膜穿刺注射糜蛋白酶及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对90例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突聋患者采用鼓膜穿刺向鼓室注入糜蛋白酶1mg地塞米松5mg,每日一次,共一周,用药期间密切观察听力、耳鸣及眩晕等情况。结果:90例患者于治疗完成后复查纯音测听,痊愈5;显效25例,0.254KHZ听阈平均提高40.6dB,有效5例,平均提高15dB,无效55例,有效率为38.9%。结论:本方法治疗突聋的疗效较好,操作简便,可避免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提供了再治疗的机会。
林拥军王焱张士宏陈艾江张华李明晏
关键词:鼓膜穿刺突发性聋糜蛋白酶地塞米松注射
光固化复合树脂牙齿美容修复的效果总结被引量:5
2010年
光固化复合树脂应用于临床已经近20年了,是口腔修复的重大发展。它具有突出的优点,使好多原来无法修复的牙齿都得到了很好的修复,从而深受广大口腔工作者和牙齿病患者的欢迎。我们自1998年以来用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牙齿美容的修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1998~2003年间的256例的应用及其随访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张华
关键词:口腔学牙齿美容光固化复合树脂中医口腔医学
声阻抗测定对渗出性中耳炎诊断应用
2010年
1方法 2006年2月至2008年6月,临床诊断为渗出性中耳炎患者318例,现对资料完整100例鼓室压图为B超型(即平坦型)及C型(负压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男69人,女31人,年龄最大74岁,最小4岁,平均年龄为28.7岁;单耳患病29例,双耳患病71例,共计171耳。
林拥军王焱张士宏陈艾江张华
关键词:渗出性中耳炎声阻抗平均年龄鼓室压图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的临床体会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一些简捷、创伤小的方法并陈述术中危险因素及一些有效防范措施。方法应用牙铤及高速涡轮钻拔除。结果210例阻生第三磨牙,水平阻生146例,垂直阻生64例,均迅速拔除且未发生并发症,21例发生根折,因不足根尖1/3且为无菌未再处理。结论结合新技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并减轻患者痛苦,有效的防范措施为手术切实可行地减少或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
张华
关键词:牙槽外科阻生牙高速涡轮钻并发症中医口腔医学
下颌骨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1例
1999年
曹士忠邓学田王焱张华
关键词:扩大切除术颌骨肿瘤液氮冷冻牙龈肿胀灭滴灵
冠周盲袋封闭治疗智齿冠周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3年
目的对采取冠周盲袋封闭疗法对智齿冠周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3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智齿冠周炎临床患者病例94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其采取单纯西药治疗和冠周盲袋封闭法治疗,而后对比分析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也较对照组发生明显缩短(P<0.05)。结论采取冠周盲袋封闭法治疗智齿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治愈速度快,值得推广。
张华李爽王青张松
关键词:智齿冠周炎临床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