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兆颖

作品数:13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厦门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教育厅B类科技/社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艺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4篇唱腔
  • 3篇音乐
  • 3篇润腔
  • 2篇音乐学
  • 2篇曲牌
  • 2篇民族音乐
  • 2篇民族音乐学
  • 2篇工尺
  • 2篇工尺谱
  • 1篇学术
  • 1篇学术领域
  • 1篇研究生培养
  • 1篇演唱
  • 1篇演奏
  • 1篇音乐教育
  • 1篇音乐教育学
  • 1篇音乐史
  • 1篇音乐形态
  • 1篇音乐学家
  • 1篇中国音乐

机构

  • 10篇福建师范大学
  • 3篇厦门理工学院

作者

  • 13篇张兆颖

传媒

  • 3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福建师大福清...
  • 1篇中国音乐学
  • 1篇中国音乐
  • 1篇华侨大学学报...
  • 1篇福建艺术
  • 1篇龙岩学院学报
  • 1篇广播歌选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5
  • 3篇200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宫唱而商和——南音唱腔润腔法的一般规定性被引量:7
2005年
南音唱腔是演唱者根据工尺谱的谱字(即唱腔旋律的骨干音)和工尺谱中隐含的南音唱腔润腔法则即兴润饰形成。"引"、"塞"、"贯"、"折"是南音唱腔的基本润腔法则,也是固定的指法、指法组合规定的唱腔润腔法的基础。以上(下)方大二度音润饰骨干音是南音唱腔润腔法的根本,这与中国古代传统润腔法"宫唱而商和"是一致的。
张兆颖
关键词:工尺谱
福建南音琵琶工尺谱与唱腔关系初探
《福建南音琵琶工尺谱与唱腔关系初探》运用民族音乐学方法,试图对南音琵琶'指骨'工尺谱与唱腔的内在统一性、差异性,唱腔润腔法的一般规定性,工尺谱基础上的唱腔差异性特色作一较为全面的论述. 第一章,主要从撩拍(节拍)、旋律、...
张兆颖
关键词:润腔
文献传递
试析泉州南音工尺谱“”——“○”被引量:5
2003年
张兆颖
关键词:工尺谱演奏
中日两校民族音乐学硕士生培养的比较与思考被引量:1
2003年
笔者曾在日本冲绳县立艺术大学民族音乐学专业进行一年的研究生学习。本文试从硕士研究生培养理念、课程设置、授课内容及方式等三个方面 ,进行若干比较与分析 ,从中引发几点思考 ,以期能对我们的民族音乐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与管理提供一点参考。
张兆颖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设置授课内容教学方式
论明代南音刊本的曲牌和曲牌类别被引量:1
2010年
三种明代南音文献(简称《明刊三种》)是目前发掘到的最早的南音文献,也是目前所见明代仅有的南音文献。笔者对《明刊三种》曲牌和曲牌类别的表现形式、性质等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后认为:明代中叶的南音曲牌体整体尚处于发展阶段,与现今我们看到的南音曲牌体表现形式有相当的差别,但其基础已经奠定,主体已然初具雏形。
张兆颖
关键词:明刊本曲牌
试析南音“指骨”工尺谱与唱腔之关系被引量:3
2005年
南音“指骨”工尺谱和唱腔是南音中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两种表现形式。工尺谱是基础,唱腔是在其基础上即兴润饰形成的。二者在节奏、旋律、反映方言字调的影响等方面体现了内在统一性和差异性。
张兆颖
关键词:唱腔
南音唱腔社会审美的时代性差异被引量:2
2005年
南音千百年不断变化发展的流传与传承反映了不同时代、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人们审美价值取向、审美观的变化与发展。清末民初至今南音唱腔从以男性唱腔为主到以女性唱腔的转变、现今革新性唱腔与传统性唱腔的并存反映了不同历史条件下社会审美的时代性差异。
张兆颖
清雅细腻委婉柔美 论泉州南音唱腔的艺术风格特征
2010年
南音唱腔的基本艺术风格特征就是以"腔多曲缓"为主的清雅细腻、委婉柔美,为了表现这些较为淡雅、闲适,且多些许忧愁、沉郁的情绪,南音唱腔在演唱方法、演唱形式、音乐形态等方面,都形成了与此相适应的艺术风格特征。
张兆颖
关键词:唱腔演唱音乐形态
明、清南音传本曲牌研究
相对于南音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传统,我们目前有关南音历史溯源、历史发展方面的研究可以说仍是相对薄弱,成果相对匮乏。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客观原因,是长期以来南音曲谱等音乐历史文献的严重缺失,即使是相关的文字记载,在地方志、...
张兆颖
文献传递
王耀华与南音研究
2007年
音乐学家王耀华先生在几十年的治学生涯中,致力于民族音乐学、音乐教育学等诸多领域的研究,著述宏富,使之成为一名当今我国音乐学术领域的重要学者和领军人物之一。在其众多成果中,最耀眼的一朵奇葩就是关于对南音的深入研究和其独具开创性的累累硕果,他说:“研究南音音乐及其源流,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我国传统音乐乐学特点的理解,充实中国音乐史的研究,而且有助于华夏音乐理论体系的建立”。
张兆颖
关键词:音乐学家民族音乐学音乐教育学中国音乐史学术领域传统音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