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俊

作品数:9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银川市科技计划项目银川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前列腺
  • 4篇成像
  • 3篇造影
  • 3篇扩散
  • 3篇磁共振
  • 2篇血性
  • 2篇造影剂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脑病
  • 2篇缺氧
  • 2篇缺氧缺血性
  • 2篇缺氧缺血性脑
  • 2篇缺氧缺血性脑...
  • 2篇像质
  • 2篇流速
  • 2篇脑病
  • 2篇加权成像
  • 2篇MR
  • 2篇成像质量
  • 2篇磁共振成像

机构

  • 8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张俊
  • 6篇李鹏
  • 6篇陈志强
  • 4篇刘岭岭
  • 4篇刘家赵
  • 3篇李艳
  • 3篇杨文君
  • 3篇杜奕
  • 3篇尹雪梅
  • 2篇蔡磊
  • 2篇田淑萍
  • 2篇郭玉林
  • 1篇吴玉华
  • 1篇邱银萍
  • 1篇姬广海
  • 1篇平学军
  • 1篇马强
  • 1篇李怀玉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线圈和造影剂流速对前列腺常规MR和动态增强的影响分析
第一部分腹部相控阵线圈与心脏相控阵线圈对前列腺MR成像质量的对比研究  目的:通过对比8通道腹部相控阵线圈与HD8通道心脏相控阵线圈对前列腺MR成像质量的影响,提高前列腺MR常规扫描的图像质量。  方法:选取年龄段匹配、...
张俊
关键词:造影剂核磁共振成像质量
文献传递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联合低电压、低浓度等渗对比剂在头颈CT血管造影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低X线剂量、低碘摄入技术(双低技术)在头颈CT血管造影(CTA)检查中应用的可行性,并优化扫描方案。方法随机选取两组临床拟行头颈CTA检查的患者,分别行双低技术扫描和常规技术扫描,对比分析两组间图像质量、X线剂量、对比剂摄入碘当量。结果双低组与对照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的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3,P>0.05);30%、50%和70%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条件下,对照组的图像噪声均比双低组小(P均<0.05);两组颈总动脉分叉处信号噪声比(SNR)、对比噪声比(CNR)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双低组的X线有效剂量比对照组降低了49.63%(t=-10.02,P<0.01)。双低组与对照组碘剂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P>0.05),双低组的碘当量比对照组降低了29.3%(t=-5.62,P<0.01)。结论在适当的ASIR条件下,双低技术能够明显减低X线剂量和摄入的碘当量,且图像质量能够满足诊断需求。
尹雪梅张俊平学军马强
关键词:图像质量低剂量对比剂
腹部与心脏相控阵线圈对前列腺MR成像质量的对比研究
2015年
目的通过对比8通道腹部相控阵线圈与HD 8通道心脏相控阵线圈对前列腺MR成像质量的影响,提高前列腺MR常规扫描的图像质量。方法选取年龄匹配、BMI≤25kg·m-2的前列腺病变患者54例分为两组。在相同扫描参数下,分别使用腹部相控阵线圈和心脏相控阵线圈进行前列腺MRI常规检查,对分别获得的前列腺轴位T2WI图像的均匀度、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心脏相控阵线圈和腹部相控阵线圈所测前列腺中央腺体均匀度值[(0.93±0.03)vs(0.88±0.05),t=3.89]和外周带的图像均匀度值[(0.98±0.02)vs(0.93±0.04),t=,5.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脏相控阵线圈和腹部相控阵线圈所测前列腺中央腺体和外周带图像SNR、CN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 8通道心脏相控阵线圈扫描获得的前列腺MR常规T2WI图像的均匀度要优于8通道腹部相控阵线圈扫描者,而在图像SNR、CNR方面两种线圈无明显差异,表明心脏相控阵线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腹部相控阵线圈进行前列腺薄层、高分辨率常规MR成像。
张俊蔡磊尹雪梅李鹏郭玉林陈志强
关键词:前列腺
3.0T MR扩散加权成像定量诊断前列腺疾病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探讨3.0 T MR DWI所得ADC值对前列腺疾病的定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7例前列腺外周带癌、26例中央腺体癌、24例炎症和5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DWI资料,并将其分为4组,分别测量ADC值。比较每组患者之间ADC值的差异,并绘制ROC曲线确定诊断前列腺癌(PCa)的最佳临界点。结果前列腺外周带癌组ADC值为(0.84±0.20)×10-3mm2/s;中央腺体癌组ADC值为(0.79±0.17)×10-3mm2/s;炎症组ADC值为(1.13±0.11)×10-3mm2/s;BPH组中央腺体区、外周带ADC值分别为(1.24±0.15)×10-3mm2/s、(1.40±0.19)×10-3mm2/s。组间两两比较,除外周带癌组和中央腺体癌组之间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外周带癌组和中央腺体癌组合并为癌组,炎症组和BPH组合并为非癌组,癌组ADC值为(0.83±0.19)×10-3mm2/s,非癌组ADC值为(1.28±0.19)×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5,P<0.01);根据ROC曲线分析,最佳临界点取1.04×10-3mm2/s,诊断PCa的敏感度为89.12%,特异度为84.00%,准确度为85.51%。结论 DWI ADC值可定量鉴别前列腺病变的性质,对PCa的诊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李鹏刘家赵陈志强杨文君郭玉林刘岭岭张俊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扩散加权成像
造影剂流速对前列腺癌MR动态增强扫描效果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通过分析造影剂注射流速对不同病理分级前列腺癌(PCa)动态对比增强MR(DCEMRI)灌注指标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的注射流速。方法:使用3.0 T GE磁共振扫描仪对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且心肾功能正常、体质指数(BMI)≤25 kg/m2的70例PCa患者行肝脏快速容积采集序列(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其中35例患者动态增强造影剂的注射流速为2.5 m L/s,其余35例患者动态增强造影剂的注射流速为5.0 m L/s,通过GE AW 4.3工作站进行数据处理获得外周带癌区信号强度-时间(SI-T)曲线,计算出达峰时间(Tmax)、最大强化程度(SImax%)和最快强化率(Rmax),并分别分析造影剂不同注射流速对动态增强灌注指标的影响。结果:造影剂注射流速2.5 m L/s与5.0 m L/s的两组PCa患者不同病理分级低危组(Gleason评分<7分)、中危组(Gleason评分=7分)、高危组(Gleason评分>7分)三组Tmax的均值分别为(19.89±2.76)s、(15.42±1.68)s;(16.91±2.34)s、(12.88±1.73)s;(14.13±1.81)s、(10.20±1.42)s,两组PCa的Tmax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1,3.10,3.25,P<0.01)。两组PCa的SImax%的均值分别为(1.45±0.17)%、(1.51±0.27)%;(1.62±0.12)%、(1.84±0.18)%;(1.86±0.16)%、(2.11±0.28)%,两组SImax%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4,-4.55,-5.16,P<0.05)。两组PCa的Rmax的平均值分别为(6.29±2.62)%、(7.64±4.09)%;(8.92±4.21)%、(10.24±9.09)%;(10.85±2.89)%、(12.43±3.51)%,两组Rmax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7,-3.85,-8.68,P<0.01)。造影剂注射流速5.0 m L/s的PCa患者较注射流速为2.5 m L/s的PCa患者动态增强灌注指标Tmax缩短,SImax%、Rmax升高。结论:造影剂注射流速为5.0 m L/s的PCa患者较流速为2.5 m L/s的PCa患者动态增强灌注指标更加敏感,可以提高PCa的增强效果,有助于提高对PCa的诊断准确率。
张俊尹雪梅姬广海蔡磊李鹏陈志强
关键词:前列腺癌磁共振成像动态对比增强
DWI结合常规MRI诊断足月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 探讨DWI结合常规MRI诊断不同日龄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重度HIE新生儿147例(病例组),其中79例患儿日龄〈7天(病例组1),68例日龄7~28天 (病例组2);选择同期正常新生儿分别作为对照组1(26名)和对照组2(17名).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及DWI,选择脑内8个不同ROI观察其信号特点并测量ADC值.结果 全部受试者外周白质ADC值均高于中央白质,以额顶叶深部白质最高,内囊后肢最低;对照组2额叶、顶叶、侧脑室旁白质和丘脑腹外侧核ADC值均低于对照组1(t=5.87、4.30、2.62、3.10,P均〈0.05).病例组1中,中度HIE患儿额顶叶深部白质、胼胝体压部及内囊后肢低于对照组1 (P〈0.05),重度HIE患儿侧脑室旁白质和丘脑腹外侧核也低于对照组1(P〈0.05);病例组2中,中、重度HIE患儿内囊后肢及胼胝体压部ADC值均低于对照组2(P〈0.05).结论 DWI能较常规MRI早期、客观地检出足月儿HIE.
李艳杜奕陈志强李鹏刘岭岭李怀玉田淑萍刘家赵张俊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缺氧缺血性脑病扩散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早期诊断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及预后评估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DWI早期诊断早产儿脑白质损伤(WMD)及评估预后的价值。方法分析不同类型WMD患儿早期DWI和常规MRI特征性表现,随访观察病灶演变和患儿神经心理发育结果。结果首次检查:32例局灶性WMD中,24例DWI表现为半卵圆中心、侧脑室旁白质点簇状和线状或团片状高信号,常规MRI仅17例同时伴稍短T1信号,12例伴短T2信号;8例DWI均未见异常,常规MRI呈短T1伴或不伴短T2信号;11例弥漫性WMD则均表现为侧脑室周围大片状白质DWI高信号,但T1、T2均未见异常。复查:18例点簇状WMD患儿脑实质MRI均未见明显异常,其中6例伴单纯性脑外间隙增宽;14例线状或混合型WMD中,7例发展为PVL,5例发展为PVL后遗改变,2例仅表现为单纯性脑外间隙增宽而脑实质未见异常;11例弥漫性WMD中,4例发展为PVL,7例发展为PVL后遗改变。3种不同类型WMD患儿发育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线状或混合型WMD与弥漫性WMD患儿发育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WI可早期区分不同类型WMD并较好评价预后;点簇状WMD患儿预后较好,线状或混合型和弥漫性WMD患儿预后均较差。
李艳杜奕陈志强李鹏刘岭岭吴玉华邱颖萍杨文君刘家赵张俊
关键词:弥散加权成像早产儿脑白质损伤预后评估
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表观扩散系数与行为神经测定评分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大脑ADC值与临床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的相关性,从影像角度评价ADC值在HIE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09例日龄在7 d内的HIE患儿行常规MRI和DWI检查,根据HIE分级标准分为轻度组43例、中度组38例、重度组28例;同期收集24例正常足月儿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NBNA评分,并测量双侧额叶深部白质、顶叶深部白质、侧脑室旁白质、内囊后肢、丘脑腹外侧核、豆状核、胼胝体压部及脑干8个部位的ADC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ADC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各部位ADC值与NBN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除豆状核和脑干外,额叶深部、顶叶深部、侧脑室旁白质和内囊后肢、丘脑腹外侧核及胼胝体压部的ADC值随脑损伤程度加重而依次减低。轻、中、重度组额叶深部白质ADC值分别为(1.82±0.33)×10-3、(1.77±0.34)×10-3、(1.62±0.31)×10-3 mm2/s,顶叶深部白质ADC值分别为(1.81±0.34)×10-3、(1.79±0.27)×10-3、(1.72±0.31)×10-3 mm2/s,侧脑室旁白质ADC值分别为(1.27±0.15)×10-3、(1.23±0.12)×10-3、(1.15±0.17)×10-3 mm2/s,内囊后肢ADC值分别为(1.08±0.09)×10-3、(0.97±0.07)×10-3、(0.84±0.06)×10-3 mm2/s,丘脑腹外侧核ADC值分别为(1.13±0.07)×10-3、(1.08±0.13)×10-3、(1.00±0.13)×10-3 mm2/s,胼胝体压部ADC值分别为(1.27±0.22)×10-3、(1.18±0.16)×10-3、(1.00±0.23)×10-3 mm2/s,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1.27、16.27、23.26、72.70、26.73、66.09,P值均〈0.05)。轻、中、重度组NBNA评分分别为(36.8±1.4)、(33.5±1.6)、(29.3±2.6)分。额叶深部白质、顶叶深部白质、侧脑室旁白质、内囊后肢、丘脑腹外侧核及胼胝体压部ADC值与NBNA评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0、0.49、0.54、0.67、0.56、0.65,P值均〈0.05)。结论 HIE新
李艳杜奕陈志强李鹏刘岭岭邱银萍田淑萍吴玉华刘家赵张俊杨文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