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亚琼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4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篇蓄水
  • 2篇蓄水坑灌
  • 2篇土壤
  • 2篇土壤温度
  • 2篇温度
  • 2篇不同覆盖方式
  • 1篇蓄水坑灌法
  • 1篇移动通信
  • 1篇日变
  • 1篇日变化
  • 1篇软件设计
  • 1篇三川河流域
  • 1篇数据采集
  • 1篇特征提取
  • 1篇通信
  • 1篇嵌入式
  • 1篇嵌入式LIN...
  • 1篇流域
  • 1篇流域特征
  • 1篇DEM

机构

  • 4篇太原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张亚琼
  • 1篇孙西欢
  • 1篇郭向红
  • 1篇蔺彬彬
  • 1篇马娟娟
  • 1篇武鹏林

传媒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节水灌溉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覆盖方式下蓄水坑土壤温度日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为了研究不同覆盖方式(无覆盖,秸秆覆盖,地膜覆盖)下蓄水坑坑内土壤温度一日内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在田间利用水银温度计和直角地温计,观测了大气温度、蓄水坑坑内空气温度、距坑壁不同距离和坑底不同深度处地温一日内动态变化过程。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坑内土壤温度日变化相对平稳,外界低温时有增温效应,外界高温时有降温效应;无覆盖和地膜覆盖,坑内土壤温度随着距坑壁距离的不断增大,日变幅逐渐减小,渐趋稳定;地膜覆盖较秸秆覆盖和无覆盖对坑内土壤温度具有明显的增温效应;随着蓄水坑距地表深度的不断增大,坑壁土壤温度日变幅逐渐减小,趋于稳定。
张亚琼孙西欢郭向红马娟娟
关键词:蓄水坑灌不同覆盖方式土壤温度日变化
不同覆盖方式下蓄水坑土壤温度变化特征研究
蓄水坑灌法是孙西欢教授针对我国北方山区果园的水资源短缺和水土流失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灌水方法。蓄水坑灌法的最大特点就是根据果树的特点和我国北方地区干旱缺水和水土流失的实际情况将节水灌溉和水土保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目前对蓄...
张亚琼
关键词:蓄水坑灌法土壤温度
基于嵌入式Linux无线远程监测系统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水平的进步,我国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企业的生产过程复杂化,生产过程需采集的数据也越来越多。而这些数据中有些是分布在一些分散的、无人值守的恶劣环境。对于这些数据采集采用传统的有线传输、短距离无线网等通信方...
张亚琼
关键词:数据采集移动通信软件设计
文献传递
GIS环境下基于DEM的三川河流域特征提取被引量:6
2013年
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 10.0为平台,探讨了其水文分析模块在流域划分、地形分析、河网提取上所采用的算法和原理。并以三川河流域为例,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详述了提取流域特征的方法和步骤,实现了流域边界、坡度、坡向、表面曲率及流域河网的自动提取。结果表明:上述成果均能较好地吻合流域的实际情况,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活方便、成果精度高、提取速度快等特点。流域特征的自动提取为进一步研究水土保持、水文模型、流域规划及数字流域等提供了基础数据,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蔺彬彬张亚琼武鹏林
关键词:DEMARCGIS流域特征三川河流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