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志坚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折
  • 3篇脊柱
  • 2篇腰椎
  • 2篇胫骨
  • 2篇螺钉
  • 2篇关节
  • 2篇磁共振
  • 1篇胸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技术
  • 1篇引流治疗
  • 1篇诊疗
  • 1篇脂肪抑制
  • 1篇脂肪抑制序列
  • 1篇入路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机构

  • 8篇吉安市中心人...

作者

  • 8篇廖志坚
  • 7篇王勇
  • 6篇宋卫平
  • 5篇郭建中
  • 3篇张先燎
  • 2篇匡萃琳
  • 2篇李厚铀
  • 2篇曾水平
  • 1篇朱令孝
  • 1篇罗军
  • 1篇罗忠宝

传媒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江西医药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井冈山大学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改良间歇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严重开放性骨折22例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改良间歇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严重开放性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外伤性严重开放性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57例,依据VSD方法不同分为改良间歇VSD治疗22例(A组)、普通持续VSD治疗20例(B组)和非VSD治疗15例(C组),观察各组临床疗效、相关并发症、植皮次数及创面治愈时间。结果 A,B组均未发生感染,其疗效优于C组,患者经一次植皮后治愈,其创面愈合时间均少于C组(P<0.05);A组疗效及治疗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堵管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 VSD是治疗严重开放性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改良间歇VSD操作方法简单,可避免或降低治疗中堵管的发生,减少VSD更换次数。
宋卫平张先燎王勇廖志坚匡萃琳郭建中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开放性骨折创面修复
MRI在脊柱骨巨细胞瘤诊疗中的临床意义
2012年
目的:探讨MRI在脊柱骨巨细胞瘤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2010年11月我院5例经病理证实为脊柱骨巨细胞瘤患者的MRI检查表现。结果:椎体内病灶呈不同程度膨胀性破坏,T1WI呈等、低信号改变,T2WI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同程度均匀强化。结论:MRI能有效显示骨巨细胞瘤的病变部位及范围,。
李厚铀张先燎宋卫平王勇廖志坚
关键词:磁共振骨巨细胞瘤脊柱
椎板间开窗潜行扩大减压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
2007年
郭建中宋卫平王勇廖志坚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椎间盘切除脊柱稳定
胸腰椎暴裂骨折32例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07年
郭建中王勇宋卫平曾水平廖志坚罗忠宝
关键词:胸腰椎AF系统脊柱
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在膝关节骨挫伤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在膝关节骨挫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7月~2010年7月对31例膝关节骨挫伤患者行磁共振检查(MRI),磁共振检查序列包括自旋回波序列(SE)T1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T2WI、脂肪抑制序列短T1反转恢复成像(Short TI Inversion-Recovery,STIR)等,回顾性分析骨挫伤的MRI表现。结果:31例患者中X线、CT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MRI检查在常规SE序列中显示病灶28例(90.3%),FSE序列中能显示26例(83.9%)骨挫伤病灶,STIR序列能检出病灶31例(100.0%),病变以STIR序列上表现最明显。结论:MRI能有效显示骨挫伤的病变部位及范围,其脂肪序列可以准确诊断骨挫伤。
李厚铀张先燎宋卫平王勇廖志坚
关键词:脂肪抑制序列骨挫伤磁共振
内外侧联合入路对SchatzkerⅤ型、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内外侧联合入路对SchatzkerⅤ型、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SchatzkerⅤ型、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2例。研究组给予内外侧联合入路进行手术,对照组给予前正中单切口入路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即刻测量胫骨平台相关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后膝关节Rasmussen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外侧联合入路对SchatzkerⅤ型、Ⅵ型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术后膝关节功能,且不会增加术中创伤、手术时间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廖志坚曾小青邹建生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螺钉微创复位接骨板治疗胫骨中下段B-C1型骨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螺钉微创复位接骨板治疗胫骨中下段B-C1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新鲜胫骨中下段B-C1型骨折84例。随机分成螺钉微创接骨板(42例)和交锁髓内钉(42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分析两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愈合,膝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螺钉微创复位接骨板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愈合时间少于交锁髓内钉组(P<0.01),膝踝关节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组、螺钉微创复位接骨板对胫骨中下段B-C1骨折效果良好,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手术时间短、出血量较少、术后感染率低和骨折愈合率高,更具有微创性、安全性。
刘胜才王勇朱令孝郭建中廖志坚
关键词:微创交锁钉
骶髂关节脱位合并耻骨联合分离或耻骨骨折经皮固定的手术方法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骶髂关节脱位合并耻骨联合分离或耻骨骨折经皮固定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在C臂X线机引导下,7例用空心螺钉经皮固定骶髂关节脱位和耻骨联合分离或耻骨骨折进行开放复位内固定。结果7例患者均复位满意,随访术后随访6~14个月,疗效满意,总优良率达85.7%。结论对骶髂关节脱位合并耻骨联合分离或耻骨骨折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
宋卫平王勇郭建中廖志坚匡萃琳罗军曾水平
关键词:骶髂关节耻骨联合分离空心螺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