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蕾
-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江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2019—2023年江西省儿童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9—2023年江西省儿童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特点,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送检标本进行分离和培养,并对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采用BD Phoenix100MIC法结合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判断结果。结果共分离出941株铜绿假单胞菌,2019—2023年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分别为155、155、228、223、180株,其检出率分别为2.98%、3.26%、4.15%、4.27%、3.71%。分离菌株数量最多的科室是普外科,共分离715株(75.98%);标本来源以脓液为主,共499株(53.03%)。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对氨曲南、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平稳,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整体呈下降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儿童医院感染的常见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呈下降趋势,本文了解其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变迁,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最新的耐药性资料,以便更好地控制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
- 梁振山杜琴应蕾王晔黄凯余晓君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儿童
- 江西省儿童TORCH血清学阳性率状况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江西省儿童优生优育TORCH(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TOX])、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RV])、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 simplex virus-1[HSV-1])血清学阳性率),为相关病原体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2022年江西省儿童医院血清TORCH的检测信息,按年度分析TORCH的免疫球蛋白IgG/IgM抗体的阳性率。选取3年(2014、2017、2020年)按10个年龄段(≤28 d、29 d~6个月、7~12个月、13~18个月、19~24个月、25~30个月、31~36个月、37~6年、7~12年、>12年)统计分析TORCH-IgG/IgM阳性率。结果从2013—2022年,江西省儿童TORCH-IgG/IgM总阳性率分别是RV 60.07%/0.98%、HCMV 55.80%/9.54%、HSV-142.97%/0.43%和TOX 1.18%/0.18%。4种病原体的IgM阳性率均呈下降趋势;除TOX外,其余3种病原体的IgG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分年龄段分析发现,TORCH-IgG中,除HCMV阳性率最低为13~18个月年龄段,HSV-1、RV和TOX均为7~12个月年龄段。TORCH-IgM在≤28 d年龄段的阳性率均较低,分别为:HCMV(1.16%)、RV(0.17%)、HSV-1(0.05%)和TOX(0.07%)。HCMV、RV、HSV-1和TOX感染高峰年龄段分别为:29 d~6个月、7~12个月、13~12年和19个月~>12年。结论江西省儿童TORCH血清学阳性率在不同时间、年龄中均存在差异,既可为调整疫苗接种时间和频次提供依据,亦可对TORCH相关病原体的防护管理提供参考。
- 应蕾陈小英黄伟骆晓燕徐薇蔓杨细媚
- 关键词:儿童TORCH血清阳性率
- 江西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及分型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检测和分析儿童及青少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其他消化道外相关疾病患者血清中幽门螺旋杆菌(Hp)抗体的阳性情况;探讨不同类型Hp感染与儿童及青少年胃肠疾病发病的相关性以及蛋白芯片技术在儿童及青少年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蛋白芯片法检测2588例儿童及青少年血清标本中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CagA)、空泡毒素(VacA)、尿素酶(Ure)抗体的携带情况,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各组之间阳性率的差异。结果在一定年龄范围内(5~15岁)Hp感染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有升高趋势(P<0.01);胃炎组、溃疡组三种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消化道出血组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运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Hp抗体及分型,有助于临床明确诊断、判断预后和疗效跟踪。Hp根除率与血清学分型有关,可用于判断是否对Hp进行根除治疗。方法简单易行,特异性强,对临床Hp治疗有一定指导作用。
- 应蕾乐萍杨细媚柯江维
-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
- 儿童肺炎链球菌对三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的研究
- 肺炎链球菌(sp)是引起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源菌,同时也是引起儿童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的重要致病菌。在全球每年有三百多万儿童死于由SP感染引起的肺炎,菌血症或脑膜炎。近年来我国多所研究中心发现SP对红霉素、四环素、青...
- 余晓君王晔应蕾
-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抗菌药物耐药性耐药基因药敏试验
- 文献传递
- 儿童肺炎链球菌对三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的研究
- 2008年
- 目的了解南昌地区儿童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us pnenurmoniae,SP)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耐药状况。方法对呼吸道、血液标本、脑脊液标本中分离的31株SP进行青霉素、头孢噻肟E-test药敏试验及青霉素、红霉素和四环素耐药相关的PBP2B、ermB、ermA/B/C、mefA和Term基因PCR检测。结果①PBP2B基因突变30株,均为点突变,PBP2B同源性在80~85%之间。另有1株对青霉素敏感无突变;②含ermA/B/C耐药基因24株,含mefA耐药基因26株,含有erm或mefA耐药基因30株。结论PBP2B基因突变在对青霉素耐药的同时也对三代头孢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耐药,SP的耐药性已严重影响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的疗效。
- 余晓君王晔应蕾
-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耐药基因
- 腹泻患儿阴离子间隙检测结果分析
- 2008年
- 目的分析腹泻患儿的阴离子间隙(anion gap,AG)水平与电解质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05例腹泻患儿的AG水平及电解质,按AG水平分为高AG组(n=34)、正常AG组(n=55)和低AG组(n=16),分别对其电解质和有无酸中毒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AG和低AG组中的CI-和HCO3-与正常A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正常、低AG三组代谢性酸中毒与无代谢酸中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AG是评价体液酸碱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可鉴别不同类型的代谢性酸中毒并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 叶倩应蕾曹莉萍陈玉
- 关键词:腹泻阴离子间隙代谢性酸中毒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