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艺
- 作品数:28 被引量:62H指数:4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青年科技人才专项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病理标本留取容器
- 一种病理标本留取容器,其包括留取瓶主体,用于对病理标本的浸泡和保存;瓶塞,对留取瓶主体进行密封;取放组件,用于对留取瓶内的病理标本进行取放操作,其中,所述取放组件包括连杆、支撑杆和分离组件,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瓶塞相连...
- 师艺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中的突变情况分析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突变情况,分析其在不同病灶中的突变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Taq Man探针法检测50例NSCLC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EGFR基因突变情况,并通过统计软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50例NSCLC原发灶中,EGFR基因突变率为38.0%(19/50),与性别、病理组织学类型、吸烟关系密切(P<0.05),与年龄、分化程度、部位、民族、临床分期无关(P>0.05);在淋巴结转移灶中的突变率为22.0%(11/50),与原发灶EGFR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结论 EGFR基因突变主要集中于女性、肺腺癌、非吸烟患者,并且在NSCLC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突变不一致,表现出肿瘤的异质性,影响疗效。
- 卿松刘铭师艺王玻玮马遇庆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 一种病理取材刀放置托盘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病理取材刀放置托盘,包括盘体,所述盘体由底盘、电磁托盘以及内置在底盘中的磁场发生器构成,所述电磁托盘设有至少一个电磁体组,两个电磁体为一个电磁体组,其中一个电磁体N极磁场,另一个为S极磁场,电磁体组中...
- 刘铭古丽那尔·阿布拉江苗娜师艺师晓莉
- 文献传递
- 非小细胞肺癌不同样本中EGFR基因突变、PD-L1表达检测的一致性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不同样本(肿瘤组织、胸腔积液及血液样本)中EGFR基因突变、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检测的一致性。方法收集150例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胸腔积液及血液样本,制作蜡块标本,用扩增阻遏突变系统-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样本EGFR基因突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胸腔积液中PD-L1蛋白表达;用Kappa检验分析各样本类型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胸腔积液与肿瘤组织样本EGF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一致性极好(Kappa=0.878,P<0.05),血液与肿瘤组织样本EGF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一致性极好(Kappa=0.813,P<0.05);当以PD-L1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百分比≥50%为阈值时,胸腔积液与肿瘤组织样本中PD-L1蛋白表达的一致性较差(Kappa=0.326,P>0.05);当以PD-L1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百分比≥1%为阈值时,胸腔积液与肿瘤组织样本中的PD-L1蛋白表达的一致性较差(Kappa=0.367,P>0.05)。结论NSCLC患者胸腔积液、血液样本中的EGFR基因突变检测与肿瘤组织样本的一致性较高,胸腔积液中PD-L1蛋白检测与肿瘤组织样本的一致性较差。
- 师艺马文梅刘婷张巍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血液样本
-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子遗传学改变与预后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tic T-cell lymphoma,AITL)是一种侵袭性淋巴瘤,本研究探讨AITL的临床病理特征、与EB病毒相关性及分子遗传学改变,并分析相关预后因素。方法选取2003-01-03-2012-12-3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有详细临床病理资料的16例AITL患者石蜡样本,EnVision法进行CXCL13、PD-1、CD10和Bcl-6免疫标记;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肿瘤EB病毒编码mRNA表达情况;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肿瘤组织中Bcl-2、Bcl-6和C-MYC基因异常情况,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16例患者,男11例(68.8%),女5例(31.2%),男女比例2.2∶1。中位年龄65.5岁。75.0%(12/16)患者国际预后指标(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icators,IPI)评分为中高危,56.3%(9/16)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异常,20%(2/10)患者存在骨髓侵犯,81.3%(13/16)患者临床分期为ⅢB期及以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示,CXCL13、PD-1、CD10、Bcl-6阳性率分别为93.8%(15/16,95%CI为70%~100%)、75.0%(12/16,95%CI为48%~93%)、50.0%(8/16,95%CI为25%~75%)和81.3%(13/16,95%CI为54%~96%);AITL显示特征性的CD23和CD21滤泡树突状细胞网增生,阳性率均为87.5%(14/16,95%CI为62%~98%);原位杂交:EBER阳性率为56.3%(9/16,95%CI为30%~80%);FISH检测结果示,10例AITL患者Bcl-2/IgH、Bcl-6、C-myc检测均为阴性;术后电话随访,自病理确诊之日起开始计算生存期,15例患者有随访结果。随访1~84个月,全组中位生存期为17个月;其中5例在1年内死亡,1年生存率为66.7%(5/15),总共6例患者死亡,占全组的40.0%(6/1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IPI评分高危组、LDH水平异常、临床病理分期ⅢB~Ⅳ期患者预后较差。结论 AITL好发于老年患者,具有高度侵袭性,预后差,CXCL13、PD-1、CD10、Bcl-6可作为一个免疫组化套餐,在该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临床病理分期、IPI评分、LDH水平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 马志萍刘霞庞雪莲师艺马遇庆张巍李新霞崔文丽
- 关键词: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原位杂交预后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 乌鲁木齐市11654例女性HPV分型及定量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新疆乌鲁木齐市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特点及HPV分型定量检测对宫颈病变的预测性能。方法收集2022年1-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就诊并进行HPV检测的11654例女性的HPV检测结果。根据年龄将所有就诊者分为低龄组(≤29岁)、青龄组(>29~39岁)、中龄组(>39~49岁)、中老龄组(>49~59岁)和老龄组(>59岁)。其中1483例患者同时进行阴道镜活检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测,根据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将1483例患者分为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将CINⅠ及以上命名为CIN阳性,CINⅡ及以上命名为CINⅡ+,CINⅢ及以上命名为CINⅢ+。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PV亚型及病毒载量,比较不同民族、年龄、宫颈疾病女性HPV的检测结果,比较不同宫颈病变患者主要的HPV亚型病毒载量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主要的HPV亚型预测CINⅡ+的病毒载量阈值。结果在11654例就诊者中,HPV感染率为30.60%,单一亚型感染占77.73%。HPV16、52、58是CIN阳性患者感染的主要型别,分别占38.89%、14.90%、11.11%。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和哈萨克族女性HPV感染率分别为31.89%、24.39%、31.76%和27.88%,4个民族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29,P<0.001)。在11654例就诊者中,老龄组HPV感染率最高(34.04%),中龄组HPV感染率最低(26.41%),不同年龄组间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754,P<0.001)。在396例CIN阳性患者中,高危型HPV和单一亚型感染率随CIN级别升高而升高(χ^(2)趋势=9.994、7.233,P<0.01)。CINⅡ+患者HPV16、52、58病毒载量与宫颈炎患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PV16、52、58病毒载量预测CINⅡ+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382、3.694、4.114 copy/104个细胞(经lg转化)。结论新疆乌鲁木齐市女性HPV感染以单一亚型感染为主,HPV16、52、58是主要的感染型别,并且HPV标准化定量具�
- 师艺董潇阳买为丽旦·衣明江马文梅马志萍庞雪莲张巍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病毒载量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
- CK19及β-catenin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CK19、β-catenin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肝脏不同病变组织中(正常肝组织30例,肝炎30例,肝硬化30例,早期肝癌30例,进展期肝癌80例)CK19、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CK19、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CK19和β-catenin在早期肝癌和进展期肝癌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非肿瘤性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19在肝细胞肝癌中阳性表达与有无癌栓、淋巴结转移、卫星灶、术后无瘤生存时间有一定相关性(P<0.05);β-catenin在肝细胞肝癌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肝被膜浸润、卫星灶等因素有一定相关性(P<0.05)。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显示,CK19和β-catenin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CK19和β-catenin异常表达患者较无表达患者预后差,且CK19的表达与患者预后有一定相关性(P<0.05)。结论CK19和β-catenin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提示二者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且对肝细胞肝癌的生物学行为判断及预后评估有一定参考价值。
- 刘铭师艺张巍王智苗娜
-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免疫组化CK19Β-CATENIN临床病理学特征
- 肺腺癌活检组织、胸水及其相应的血液中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比较分析
- 师艺马志萍庞雪莲崔文丽张巍马遇庆
- EGFR异常表达与胸腺上皮性肿瘤组织学分型关系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异常表达与胸腺上皮性肿瘤组织学分型、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ion二步法)检测60例胸腺上皮性肿瘤(A型2例,AB型19例,B1型4例,B2型14例,B3型11例,化生性胸腺瘤2例,胸腺癌8例)和11例正常胸腺组织中EGFR的异常表达。结果 60例胸腺上皮性肿瘤中46例(76.7%)存在EGFR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其在胸腺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1/11,9.1%)(P<0.05)。EGFR阳性表达在各亚型胸腺上皮性肿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胸腺癌阳性率最高(100.0%),B3型次之(90.9%),A型和化生性胸腺瘤均为阴性。EGFR阳性表达在胸腺上皮性肿瘤不同临床分期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靶向治疗相关基因EGFR的异常表达与胸腺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生物学行为相关,EGFR在B3型胸腺瘤中的阳性率与其在胸腺癌中的阳性率相似,相对高于其他亚型。
- 马遇庆师艺崔文丽刘霞李巧新张巍张晨
- 关键词:胸腺肿瘤肿瘤组织学类型
- 胶质细胞肿瘤中染色体1p/19q杂合性缺失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与胶质细胞肿瘤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使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51例手术确诊胶质细胞肿瘤标本,进行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检测,分析1p/19q杂合性缺失与患者性别、年龄、部位、病理组织类型等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星形细胞肿瘤染色体1p、19q、lp/19q联合缺失率分别为19.82%、41.44%、11.71%,少突胶质细胞肿瘤染色体1p、19q、lp/19q联合缺失率分别为51.72%、55.17%、51.72%,二者染色体联合缺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突星形细胞肿瘤染色体1p、19q、lp/19q联合缺失率分别为54.55%、63.6%、36.36%,与前两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突胶质细胞瘤和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1p、19q和1p/19q杂合性缺失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3,P=0.4913,P=0.58)。星形细胞肿瘤各型之间1p、19q、1p/19q杂合性缺失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8,P=0.25,P=0.34)。同时,少突星形细胞肿瘤中少突星形细胞瘤和间变型少突星形细胞瘤1p、19q、1p/19q杂合性缺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P=0.65,P=0.32);1p/19q杂合性缺失与少突胶质细胞肿瘤患者性别有关(P<0.05),与年龄、级别、肿瘤部位和族别无关(P>0.05)。星形细胞肿瘤和少突星形细胞肿瘤中1p/19q杂合性缺失与年龄、部位、性别、族别无关(P>0.05)。结论 1p/19q联合缺失可作为胶质细胞肿瘤病理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 苏丽萍李俊芝马志萍庞雪莲师艺崔文丽
- 关键词:胶质细胞瘤星形细胞瘤荧光原位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