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1篇性关节炎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营养
  • 1篇肾病
  • 1篇肾功能
  • 1篇肾衰
  • 1篇肾衰宁
  • 1篇肾衰宁胶囊
  • 1篇糖尿病肾病
  • 1篇糖片
  • 1篇痛风
  • 1篇痛风颗粒
  • 1篇痛风性
  • 1篇痛风性关节炎
  • 1篇脐血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吴雁翔
  • 5篇崔激平
  • 1篇王红梅
  • 1篇许忆峰
  • 1篇张轶斌
  • 1篇吕乃武
  • 1篇杨晓凤
  • 1篇周金旭
  • 1篇单鸿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痛风颗粒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估
2016年
目的:探讨痛风颗粒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所收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7例,治疗组单纯采用痛风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药对症支持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单纯采用痛风颗粒进行治疗后,达到显效者42例、有效者16例、无效者9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86.6%,显著优于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的20例、26例、21例以及6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中,5例在服用痛风颗粒2天后出现轻微腹痛、腹泻,自愈,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有26例出现不同程度恶心、腹痛腹泻等症状,7例因消化道症状难以改善而停药,另有白细胞减少3例、过敏性皮疹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7%。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痛风颗粒应用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崔激平吴雁翔
关键词:痛风颗粒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安全性
肾衰宁胶囊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探讨肾衰宁胶囊联合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空军医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硫辛酸注射液,0.6 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肾衰宁胶囊,6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肾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和血糖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26%、93.4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β_2-微球蛋白(β_2-MG)、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UAER、Scr、β_2-MG、mALB水平比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升高,而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SOD水平比对照组高,MDA、CRP、IL-6水平均比对照组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肾衰宁胶囊联合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确切,能改善肾功能,调节炎性因子水平,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崔激平吴雁翔
关键词:肾衰宁胶囊硫辛酸注射液糖尿病肾病肾功能炎性因子
骨髓和脐血间质干细胞联合移植治疗杜氏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269例疗效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和脐血间质干细胞(CMSCs)联合移植治疗杜氏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DMD)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6月—2009年3月对269例DMD患者行自体BMSCs和CMSCs联合移植方案进行治疗,患者均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5~10μg/kg,2次/d,皮下注射动员骨髓干细胞4d,于第5天行骨髓采集术,局部麻醉下从髂后上棘抽取骨髓100~180ml。将采集的骨髓液经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后,分离单个核细胞2.0×109,用Uitra cul Ture培养液调节细胞数量为1×105/ml~1×106/ml,接种于75mm2培养瓶中,24h换液,7~10d后收集全部细胞,总数为4.0×108/ml~1.5×109/ml。将BMSCs移植到患者四肢近端肌肉内。采集脐血80~160ml,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并诱导分化为CMSCs。将CMSC(1.0~4.8)×107细胞悬液,经静脉缓慢输注,每5~7d1次,共3次。移植后6个月对患者的肌力、步行10m和推轮椅10m所需时间、肌酸激酶水平、肌电图等进行观察。结果269例患者移植后6个月时随访,218例患者(81.0%)肌力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干细胞移植后235例患者复查心肌酶谱,其中188例(80%)患者步行10m及推轮椅10m所需时间明显缩短,与移植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细胞移植后患者肌酸激酶水平较移植前明显下降(P<0.01)。51例患者复查肌电图,32例(62.7%)患者波幅不同程度增高,运动单位增多,多相波减少。47例患者复查大腿肌肉磁共振成像,肌肉影像较移植前变化不明显。结论BMSCs和CMSCs移植治疗DMD,对肌肉组织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使DMD患者的运动功能得到改善,肌力有所提高,肌酸激酶较移植前下降。移植后复查肌电图波幅不同程度增高,运动单位增多,多相波减少。MSCs移植无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好,是治疗DMD的新手段。
吕乃武杨晓凤许忆峰张轶斌王红梅吴雁翔单鸿崔激平周金旭
关键词:肌营养不良骨髓间质干细胞脐血间质干细胞间质干细胞移植
FT_3、FT_4、TSH与T_3、T_4联检评价甲状腺功能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分析FT_3、FT_4、TSH与T_3、T_4(甲功五项)联检对甲状腺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35例,为甲亢组;另选取同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35例,为甲减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7例为对照组,经临床检验甲状腺功能正常。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比较其检测结果。结果甲亢组患者除TSH低于对照组外,其余4组项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组患者除TSH高于对照组外,其余4组项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功五项联检应用于甲状腺功能检测,其敏感性及特异性高于单独检验,说明联合检测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早期防治的重要措施投入使用,以进一步争取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崔激平吴雁翔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两种不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因2型糖尿病收住入院老年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5例,分别予以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观察组)和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片(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4周、8周、12周后血糖变化和各项指标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4周、8周和12周后空腹血糖分别为(7.53±1.32)、(6.29±1.02)和(5.24±0.40)mmol/L低于对照组,餐后2 h血糖分别为(11.54±2.13)、(7.57±0.74)、(7.03±0.74)mmol/L;观察组严重低血糖白天和夜间发生率、Hb A1c、血糖控制率、BMI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更佳,血糖改善明显,各项指标恢复较好,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崔激平吴雁翔
关键词: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阿卡波糖片老年2型糖尿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