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凌菊
- 作品数:16 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116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腹膜透析中心就诊的92例(116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致病菌及其耐药性。结果 116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中72例次培养阳性。培养阳性率为62%。革兰氏阳性球菌51例次(71%),其中表皮葡萄球菌18例次(35%);革兰氏阴性杆菌16例次(22%),其中大肠埃希氏菌9例次(56%),真菌5例次(7%)。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的耐药率最低,为0%,其次为莫西沙星,为8%,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最高,为84%。革兰氏阴性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69%,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34%,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1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均敏感。结论革兰氏阳性球菌仍是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对头孢唑林的耐药性高,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推荐碳氢霉烯类联合万古霉素作为腹膜炎经验性治疗药物,尽快控制症状,保护腹膜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 岳凌菊史亚男刘永泉张慧敏赵艳华聂秀芬
-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炎致病菌耐药性
- 基层医院腹膜透析液引流不畅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发生腹透液引流不畅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腹膜透析中心接受腹膜透析治疗并出现腹透液引流不畅的45例次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开放性外科手术,由相同医生置入Tenckhoff直管,均使用美国百特公司生产的双联双袋透析液。结果:276例患者中有38例患者出现了45例次腹透液引流不畅,男24例次,女21例次。其中导管堵塞32例次(71.1%),导管移位13例次(28.9%)。血块或纤维蛋白凝块堵塞为导管堵塞的主要原因,其次为腹腔感染。导管移位的主要原因为腹胀、便秘。无1例引流障碍的患者需要重置导管。结论:腹膜透析液引流不畅多与患者腹胀、便秘导致的导管移位,血块或纤维蛋白凝块、腹腔感染导致的导管堵塞有关。调整患者肠道功能、避免腹胀、便秘等情况的发生,仔细观察腹透出液性状,严格腹透操作培训是预防腹透液引流不畅,保证腹膜透析顺利进行的关键。
- 岳凌菊袁丹刘永泉
- 关键词:腹膜透析引流不畅
- 腹膜透析并发胸腹瘘5例病例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有效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其优点为操作简便,可居家进行腹膜透析治疗,节省医疗资源。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不断改进,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逐年增加。腹膜透析也有并发症,胸腹瘘是腹膜透析少见却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本文分析总结了2014年1月-2016年10月某院肾病中心5例腹膜透析并发胸腹瘘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患者均出现胸闷,超滤量减少,胸片提示右侧大量胸腔积液。胸水为漏出液,胸水蛋白低,胸水葡萄糖高于同期血糖。3例患者美蓝试验阳性,5例患者DPTA试验均为阳性。经抽取胸水、暂停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改行间隙性小剂量腹膜透析等治疗效果欠佳。5例患者均拒绝尝试胸腔化学粘连法、瘘修补术,最终都转为血液透析治疗。
- 刘小菁岳凌菊刘永泉李忠心
- 关键词:腹膜透析
- Tenckhoff直管与鹅颈卷曲管腹膜透析临床应用的比较
- 2016年
- 目的比较Tenckhoff直管和鹅颈卷曲管腹膜透析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62例腹膜透析患者分为Tenckhoff直管组(A组)83例和鹅颈卷曲管组(B组)79例。比较两组患者在腹膜透析导管的机械性功能障碍、感染、灌液时腹痛、漏液、导管12个月技术生存率、透析效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Tenckhoff直管组与鹅颈卷曲管组在灌液时腹痛、导管移位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导管堵塞、漏液、感染、透析效率、导管12个月技术生存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nckhoff直管与鹅颈卷曲管均可作为腹膜透析的导管选择。
- 岳凌菊史春夏刘永泉
- 关键词:腹膜透析
- bFGF对在大鼠系膜细胞和抗Thy-1肾炎SDH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山梨醇脱氢酶(SDH)在大鼠系膜细胞(MsC)及大鼠抗Thy-1肾炎模型(ATG)中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无菌培养法分离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sC),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FGF刺激后体外培养MsC SDH的表达以及bFGF和SDH在ATG中的表达。结果 MsC为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在外源性bFGF作用后,大鼠MsC中SDH表达升高,并显示出一定的时间与剂量依赖性。在ATG中,随着病程的延长,bFGF、SDH表达升高。结论 bFGF可以上调SDH的表达,后者可能参与了肾小球肾炎发生发展的过程。
- 岳凌菊
-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bFGF对SDH在原代大鼠系膜细胞及大鼠Thy-1肾炎中表达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山梨醇脱氢酶(SDH)在大鼠系膜细胞(GMCS)及大鼠抗Thy-1肾小球肾炎模型(ATG)中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bFGF刺激后体外培养GMCS SDH的表达以及bFGF和SDH在ATG中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检测ATG中bFGF、SDH的表达,并对染色强度进行图像分析。结果原代培养的GMCs为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在施加外源性bFGF后,SDH在大鼠GMCs中表达升高,并呈现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ATG模型中,随着病程的延长,应用western blot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均说明bFGF、SDH表达升高。结论 bFGF可以诱导SDH的表达升高,而升高的SDH则参与了肾小球肾炎发生发展的过程。
- 岳凌菊
-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不同剂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对比
- 2004年
- 目的:为了观察不同剂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和蛋白尿的影响。方法:29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别接受了蒙诺10mg,20mg,40mg,1次/d的剂量,定期观察他们的血压、尿蛋白和其他指标的变化。结果:蒙诺可有效地降低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和尿蛋白,剂量增加时疗效也增加,治疗前及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40mg时有21.4%的病人出现了体位性低血压,1例高血钾。结论:大剂量ACEI可有效降低高血压和尿蛋白,但部分病人可发生不良反应。
- 刘永泉岳凌菊
-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糖尿病肾病蛋白尿DN
- 维生素C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合用治疗尿毒症肾病贫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观察静脉用维生素C与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应用治疗尿毒症铁超负荷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北京市通州区潞河医院血透中心18例患者,其血清铁(SF)>800 ng/mL,和或铁饱和度(TSAT)>50%,将维生素C1.0 g加入0.9%生理盐水100 mL中于每次透析结束前半小时泵后静脉滴注,观察12周,进行自身对照,记录用药前后患者Hb,Hct,SF,TSAT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患者Hb,Hct上升,SF,TSAT下降,与用药前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铁超负荷患者联合应用维生素C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可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改善贫血。
- 刘永泉岳凌菊
- 关键词:尿毒症肾性贫血
- 腹膜透析治疗尿毒症伴大量腹水13例临床观察
- 2008年
-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对尿毒症伴大量腹水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通州区潞河医院2003年10月~2008年5月期间尿毒症伴大量腹水的住院病例13例进行观察。结果患者经腹膜透析治疗后均自觉症状明显好转,食欲改善,水肿减轻,无一例发生渗漏及漂管。透析后患者肌酐、尿素氮明显下降(P<0.05),血红蛋白明显上升(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尿毒症合并大量腹水的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治疗是一种有效、经济、方便的治疗方法。
- 岳凌菊高春霞刘永泉
- 关键词:尿毒症腹水腹膜透析
- 单中心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0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病原因、致病菌及转归预后情况,为腹膜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腹膜透析中心2013年1月~2015年12月接受腹膜透析治疗并发生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腹膜炎的发病原因、致病菌、转归预后情况。结果共收治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患者96例次。腹膜炎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换液操作不规范35例(36.5%),肠道感染27例(28.1%)。腹膜透析液培养阳性63例,阳性率65.6%。革兰阳性球菌38例(60.3%),革兰阴性杆菌18例(28.6%),真菌4例(6.3%),混合菌3例(4.8%)。培养阳性者行致病菌耐药分析,革兰阳性球菌中,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敏感,主要对红霉素(69.2%)和青霉素(68.4%)耐药率高。头孢西丁(46.7%)和头孢唑啉(45.9%)耐药率也较高。革兰阴性杆菌中,对亚胺培南均敏感,对头孢唑林(53.8%)和头孢他啶(38.5%)的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球菌性腹膜炎治愈率较高,明显高于革兰阴性杆菌(χ~2=5.661,P=0.017)、真菌(χ~2=26.526,P<0.001)、混合菌的腹膜炎(χ~2=11.907,P=0.001);真菌性腹膜炎的退出率较高,明显高于革兰阳性球菌(χ~2=26.526,P<0.001)、革兰阴性杆菌(χ~2=4.390,P=0.036)、培养阴性的腹膜炎(χ~2=11.485,P=0.010);真菌性腹膜炎的死亡率较高,明显高于革兰阳性球菌(χ~2=26.526,P<0.001)、革兰阴性杆菌(χ~2=6.016,P=0.010)、培养阴性的腹膜炎(χ~2=32.918,P<0.001)。结论本中心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主要原因为换液操作不规范和肠道感染,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培养阳性的致病菌对国际腹膜透析协会指南推荐的头孢唑林和头孢他啶有不同程度的耐药。革兰阳性球菌性腹膜炎治愈率较高,预后好;真菌性腹膜炎退出率及死亡率较高,预后差。
- 刘小菁岳凌菊刘永泉李忠心
-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