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乃宁

作品数:33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5篇肝炎
  • 12篇乙型
  • 12篇乙型肝炎
  • 12篇病毒
  • 7篇血清
  • 7篇肝炎病毒
  • 6篇肝病
  • 5篇乙肝
  • 5篇乙肝病毒
  • 5篇乙型肝炎病毒
  • 5篇抗体
  • 5篇风湿
  • 4篇毒性肝炎
  • 4篇细胞
  • 4篇类风湿
  • 4篇HBV
  • 4篇标志物
  • 4篇病毒感染
  • 4篇病毒性
  • 4篇病毒性肝炎

机构

  • 15篇河北医科大学...
  • 12篇河北医学院
  • 6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哈励逊国际和...
  • 2篇河北省人民医...
  • 2篇河北以岭医院
  • 2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血液中...
  • 1篇石家庄市中医...
  • 1篇石家庄市第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3篇尹乃宁
  • 12篇王麟士
  • 11篇刘金星
  • 7篇张进贵
  • 7篇裴琇
  • 7篇冯忠军
  • 6篇庞英
  • 6篇李兵顺
  • 5篇张金华
  • 3篇张卫
  • 3篇曹治宸
  • 3篇孙宏勋
  • 3篇曹志宸
  • 3篇闻海丰
  • 3篇张丽杰
  • 3篇魏梅新
  • 2篇于君
  • 2篇赵振军
  • 2篇全硕
  • 2篇冯彦蕊

传媒

  • 10篇河北医药
  • 6篇河北医学院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疗养医学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第三届全国临...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4
  • 3篇1993
  • 2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90
  • 3篇1989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线粒体抗体Ⅱ型IgM与抗着丝点抗体IgG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早期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PBC患者抗线粒体抗体(AMA)Ⅱ型IgM(M2-IgM)与抗着丝点抗体IgG(ACA-IgG)的关系,探讨M2-IgM和ACA-IgG对PBC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6例AMA-IgG和M2-IgG均阴性的PB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 ACA-IgG阳性组和阴性组M2-IgM阳性检出率,比较M2-IgM阳性组和阴性组病程、病理学及M2-IgG的阳转率。结果 ACA-IgG阳性组检出M2-IgM阳性9例(64%)、阴性5例(36%),ACA-IgG阴性组检出M2-IgM阳性3例(14%)、阴性19例(86%),ACA-IgG阳性组M2-IgM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ACA-IgG阴性组(P=0.003);M2-IgM阳性组M2-IgG阳转8例(67%)、未阳转4例(33%),M2-IgM阴性组M2-IgG阳转2例(8%)、未阳转22例(92%),M2-IgM阳性组M2-IgG阳转率明显高于M2-IgM阴性组(P=0.001);M2-IgM阳性组病程和病理学符合PBC病程早期特点。结论 M2-IgM是PBC产生较早的特异性抗体, M2-IgG产生相对滞后;在AMA-IgG和M2-IgG阴性的PBC患者中, M2-IgM检出率与ACA-IgG密切相关,认为ACA-IgG阳性人群可能是PBC的易发人群,ACA-IgG检测对PBC早期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尹乃宁冯彦蕊武文双
关键词:抗着丝点抗体IGMIGG
甲乙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1991年
本文报告病毒性肝炎447例,经检测确定有61例(13.65%)为甲乙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其中混合感染9例,重叠感染52例。作者认为:①乙型肝炎虽是首次急性发病,亦可能合并有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故每例患者,均应同时检测血清抗-HAV IgM及HBV标志物;②当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近期出现症状异常或明显加重时,亦应考虑乙型肝炎与甲型肝炎或其它肝炎病毒合并感染的可能,并要注意有无转为重症肝炎的倾向,根据病情需要采取相应的积极防治措施。
王麟士刘金星李兵顺曹治宸尹乃宁张进贵尹德祺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前S_2蛋白和前S_2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1992年
本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202例各类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前S2蛋白(PreS2)和前S2抗体(抗PreS2)进行了检测。结果PreS2的阳性率为51.5%(104/202),抗PreS2为6.9%(14/202)。各型HBV感染者,PreS2的标化检出率无明显差异。在HBVDNA阳性组、HBeAg阳性组和PHSAR阳性组PreS2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阴性组。抗PreS2在急性乙型肝炎(AVH)恢复期的检出率为55.6%,高于慢性迁延性肝炎(CPH)的10.3%(P<0.005)。动态观察发现抗PreS2在AVH患者多产生于HBsAg、HBVDNA被清除后、抗-HBs产生前,这类患者预后较好。CPH患者抗PreS2的出现则提示HBV复制停止,病情稳定。
全硕裴琇王麟士刘金星张进贵尹乃宁曹鸿缙
关键词:前S2蛋白前S2抗体乙肝病毒
丁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综合标志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1991年
HDV 在我国的实际感染状态目前仍不甚清楚,迄今血清综合性标志检出情况及其意义的报道尚少。本文对16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了丁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DV-M)即 HDAg、抗-HD、抗-HD IgM 及 HD-VRNA 四项的综合检测,现总结分析如下:
于君王麟士裴琇刘金星尹乃宁张进贵曹鸿缙
关键词:丁型肝炎丁肝病毒血清学标志
类风湿关节炎与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关节液的mRNA表达水平及其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19例RA、6例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液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SFMC和PBMC)中MIP-1αmRNA表达水平。同时采用ELISA法测定MIP-1α的浓度。并与15例健康对照者比较。结果 MIP-1αmRNA在RA组外周血和关节液中均有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A组MIP-1α的血清及关节液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关节液中MIP-1α的浓度高于血清(P<0.01)。结论 MIP-1α介导的炎性反应是RA发病机制中重要因素。
冯忠军牛艳丽闻海丰尹乃宁张金华庞英冯彦蕊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单个核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在评价乙型肝炎中的意义被引量:1
1993年
本文报告用斑点杂交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在各型乙型肝炎中的临床意义.在208例单纯HBV感染者。HBV—DNA阳性率的高低依次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与反映肝脏损害程度的谷丙转氨酶无相关性。e抗原阳性组的HBV—DNA阳性率及阳性测定值显著高于e抗体阳性组和二者皆阴性组,HBV—DNA与肝组织HBcAg有较好的相关性,其阳性率的高低可能还受年龄、其它嗜肝病毒的影响。
赵彩彦王麟士刘金星甄真尹乃宁
关键词:斑点杂交法DNA乙型肝炎
4型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河北汉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4型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PADI4)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中国河北汉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R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该地区105例RA患者和96名健康者的PADI4_92基因型并与先前报道的PADi4其他位点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构建单倍型,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及Woolf方法计算并相对危险度及95%可信区间(95%CI)。结果3个位点的碱基均存在二态性,通过对padi4—92、padi4_94、padi4—1043个位点的连锁不平衡分析,构建成5种主要功能单倍体,功能单倍体CCC和GTF所占频率达到了80%,并且均与RA的发病存在相关性。功能单倍体GCC虽然所占频率不到10%,但是却与RA的发病有着强烈的关联,分布明显趋向病例组。结论PADI4基因SNP单核苷酸多态性以及基因功能单倍体表达多样性均与河北汉族人群RA易感性相关。
冯忠军闻海丰梁芸尹乃宁张金华庞英张丽杰
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影响被引量:1
1992年
为了解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后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指标HBsAg、聚合人血清白蛋白受体(PHSA-R)及HBsAg/IgM复合物的影响,本文检测了HBsAg阳性急、慢性HBV感染者102例。PHSA-R及HBsAg/IgM复合物的滴度均与HBsAg呈正直线相关,在HBV感染的活动期(HBsAg、PHSA-R及HBsAg/IgM均为高滴度)发生HDV感染可抑制HBsAg合成,并引起PHSA-R和HBsAg/IgM滴度相对降低,但当HBV处于低水平复制,使血清中PHSA-R、HBsAg和HBsAg/IgM滴度甚低,此时虽发生HDV感染,亦未观察到进一步的抑制现象。
于君王麟士裴琇刘金星尹乃宁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
55例病理证实的慢性肝炎与血清HBV标志物关系的探讨
1989年
本文选用了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的检测方法(SPRIA及ELISA),对经病理证实的55例慢性肝炎全部进行了血清HBV标志物的检测,其中41例并用斑点杂交法检测HBV-DNA,发现它除对乙型肝炎的诊断、病毒复制及临床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外,作者提出有些问题如对单项抗-HBs阳性、抗-HBs及抗-HBc双项阳性、抗-HBe阳性、PIISA受体及HBV-DNA等应予重视和重新评价。
王麟士裴琇刘金星曹志宸李兵顺尹乃宁魏梅新刘砚方
关键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病毒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检测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被引量:2
2004年
冯忠军尹乃宁张淑兰
关键词:抗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