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薇
- 作品数:14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74例肝性脑病的临床分析
- 目的:分析肝性脑病的发生及预后的关系以提高肝性脑病的防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地对比分析我院收治的74例肝炎肝硬化合并有肝性脑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Child-Pugh分级、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主要肝功、血氨...
- 鞠莹宋薇孟晨鑫杨方王颖魏倪
- 文献传递
- 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感染菌种分析
- 2009年
- 目的了解辽宁地区肝硬化患者的腹水感染菌种分类。方法对1925例肝硬化患者抽取腹水,采用床头接种入血培养基,分析细菌菌种。结果腹水细菌培养阳性166例(8.62%),生长11种细菌,革兰阴性菌牛长占64.46%,其中大肠埃希菌占总构成比的53.01%。在腹水培养阳性的患者中,肝功能Child—Pugh C级患者的病死率为63.25%;结论本地区肝硬化患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感染菌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上应有针对使用抗生素。
- 宋薇李康怡吕东霞司永仁
- 关键词:肝硬化细菌腹膜炎
- 口服哌唑嗪治疗肝硬化所致门脉高压51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3年
- 马玉梅宋薇吴兵曹毅潘洪洋魏倪
- 关键词:口服哌唑嗪肝硬化门脉高压疗效观察
-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与临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EV)程度与临床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对91例肝硬化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与血清肝功能、肾功能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随EV程度的加重,血清AST、ALP、BUN、Scr增高、PT延长,而CHE、ALB下降,在无EV、轻度EV、中度EV、重度EV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肝功能、肾功有明显相关性,对临床患者病情的综合分析及预后判定有一定临床意义。
- 宋薇刘丹阳
-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
- 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采用拉米夫定每日1片,每次100mg,联合阿德福韦酯(葛兰素史克)10mg,每天1次,疗程12个月。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葛兰素史克)10mg,每天1次,疗程12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LT、TBIL、ALB的变化,及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转换率以及HBV-DNA定量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ALT、TBIL、ALB均有显著性变化(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转换率以及HBV-DNA定量改变均有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对拉米夫定耐药的乙肝病毒YMDD耐药株有较好的疗效,在出现乙肝病毒YMDD变异后应该立即联合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
- 宋薇张义强
-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
- 222例肝硬化患者影响预后因素分析
- 2005年
- 杨涛李影潘洪洋宋薇杨方魏倪
- 关键词:肝硬化预后并发症
- 干扰素α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HBsAg阴转7例临床分析
- 2009年
- 对于慢性HBV感染者,病毒的高水平复制是导致疾病进展的主要因素。在6岁以前受感染的人群中,约25%成年时将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在我国,多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为母婴传播所致,故对儿童CHB的治疗宜尽早实施。IFN—α是公认的有可靠疗效的抗病毒药物,也是儿童CHB抗病毒治疗的主要手段。本研究总结7例CHB儿童应用IFN—α治疗后达到完全应答的临床资料。
- 吴晓枫杨方魏倪李维利宋薇唐伯莹
- 关键词: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SAG干扰素Α慢性HBV感染者阴转
- 肝硬化病人病毒感染状态与临床被引量:16
- 2005年
- 目的研究肝硬化病人的病毒感染状况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398例住院肝硬化病人进行回顾性的研究,观察年龄、性别、病因、血清HBV标志物及HBVDNA、肝功能、ChildPugh评分。采用ELA、PCR、核酸杂交方法。结果男女比例为2.94:1;年龄无显著性差异;HBV感染居多(88.80%):HBsAg(+)90.99%、eAg(+)34.98%;HBsAg(-)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样本组平均年龄。HBVDNA检测总阳性率为72.50%:eAb(+)者中HBVDNA(+)占91.22%;eAg(-)者中HBVDNA(+)占62.14%;eAg(-)同时eAb(+)者中HBVDNA(+)占26.13%。HBVDNA(+)组与HBVDNA(-)组比较,PTA明显下降及ChildPugh评分明显增加。HBV高度复制组年龄及AST项有增高的趋势,γ球蛋白增高显著。住院肝硬化病人以男性、HBsAg(+)、eAg(-)、HBVDNA(+)的慢性HBV感染者居多。结论HBV的活跃复制可加重肝损伤并导致肝衰竭。抗病毒治疗应该是慢性HBV感染过程中任何阶段的重要措施。
- 刘丹阳魏倪鞠莹王颖潘洪洋宋薇
- 关键词:肝硬化乙肝病毒标志物乙肝病毒DNA肝功能
- 44例肝炎后肝硬化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导致肝性脑病(HE)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44例肝炎肝硬化合并有HE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的研究,观察项目包括年龄、性别、Ch ild-Pugh分级、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肝功、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氨。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无HE的肝硬化共178例。结果HE占同期住院肝硬化病例的19.82%;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以Ch ild-PughB级病人居多;抢救成功率为59.1%;HE的预后与血氨的增高程度无相关性。与对照组比较发现HE组预后差、主要肝功指标差。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及肝肾综合征的机率高。结论HE是失代偿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预后。常与其它并发症共存,与肝功能减损密切相关。预防和治疗需采取综合措施。
- 鞠莹宋薇孟晨鑫王颖魏倪陈漫
- 肝性脑病7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分析肝性脑病(HE)的发生及与预后的关系,以提高HE的防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地对比分析74例肝炎肝硬化并发HE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主要肝功能、血氨检测指标。[结果]HE占同期住院肝硬化病例的29.36%;男女比例4∶1;Child-Pugh C级占61%;抢救成功率为64.86%;血清清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血氨明显高于(82.00%)对照组(P<0.01),但预后与血氨的增高程度无关(P>0.05);HE组上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及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HE是失代偿期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预后。其发生与肝功能严重障碍、血氨增高及并发症出现有关,需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 鞠莹宋薇孟晨鑫杨方王颖魏倪
- 关键词:肝性脑病肝功能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