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仁本

作品数:23 被引量:143H指数:6
供职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1篇高粱
  • 9篇杂交
  • 7篇选育
  • 7篇杂交种
  • 6篇选育报告
  • 5篇育种
  • 4篇杂种
  • 4篇高粱杂交种
  • 3篇杂种优势
  • 3篇甜高粱
  • 3篇配合力
  • 2篇雄性不育
  • 2篇雄性不育系
  • 2篇玉米
  • 2篇育种策略
  • 2篇育种技术
  • 2篇杂交育种
  • 2篇制种
  • 2篇三系配套
  • 2篇饲用

机构

  • 22篇辽宁省农业科...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23篇宋仁本
  • 17篇卢庆善
  • 7篇卢峰
  • 6篇王艳秋
  • 5篇朱翠云
  • 5篇朱凯
  • 5篇郑春阳
  • 3篇李志华
  • 3篇石永顺
  • 3篇张志鹏
  • 2篇杨晓光
  • 1篇王富德
  • 1篇赵淑坤
  • 1篇段有厚
  • 1篇吕香玲
  • 1篇杨镇
  • 1篇孙国民
  • 1篇石玉学

传媒

  • 11篇辽宁农业科学
  • 6篇杂粮作物
  • 2篇农业经济

年份

  • 3篇2007
  • 3篇2004
  • 4篇2003
  • 5篇2002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2
  • 1篇199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粱杂交种辽杂14号(373A/312)选育报告
2003年
辽杂14号(373A/312)是以自选不育系373A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31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高粱杂交种。该杂交种高产,稳产。抗叶病,活秆成熟,抗倒伏。抗蚜虫,抗丝黑穗病。白粒白米,淀粉含量高,单宁含量低,米质好,适口性好。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在辽宁省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种植,还可以在河北、天津、西北等地种植。
宋仁本卢峰孙国民王艳秋石永顺
关键词:高粱选育栽培要点制种要点
建国50年来中国高粱品种改良发展阶段及代表品种被引量:6
2002年
中国高粱品种改良从 1 949年至今经历了 3个发展阶段 ,一是农家品种整理利用 ;二是新品种选育推广 ;三是杂种优势的利用与研究。通过回顾高粱品种改良发展历史 ,总结经验 ,为中国高粱育种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
宋仁本卢峰卢庆善
中美高粱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研究被引量:4
1994年
中美高粱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研究卢庆善K.F.Schertz ̄2,USDA-ARS ̄2,宋仁本,郑春阳(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TexasA&.MUniversity,CollegeStation,Tx77843,U.S.A.)中国高粱杂种优势利用的历...
卢庆善宋仁本郑春阳
关键词:高粱杂种优势配合力
我国高粱品种改良的育种方法被引量:3
2002年
随着高粱生产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育种目标发生变化 ,结果所采用的育种方法 (技术 )也不尽相同。我国高粱品种改良主要运用的育种方法 (技术 )有 :传统育种方法、杂种优势利用法、群体改良法、诱变育种法、倍性育种法、无融合生殖法、转基因育种法。
宋仁本卢庆善孙国民杨大威杨晓辉
关键词:高粱育种方法
玉米杂交制种的花期预测与调控措施
2002年
孙国民宋仁本陈红军艾军
关键词:玉米杂交制种花期预测
甜高粱及其产业化问题和方略被引量:34
1998年
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报告表明,甜高粱作为糖料、饲料和能源作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引起有关国际组织和一些国家政府的关注。1969年,美国化学家B.A.Smith研究成功从甜高粱生汁中除去淀粉和乌头酸的方法生产出结晶糖。得克萨斯州即利用甜高粱机械化...
卢庆善朱翠云宋仁本宋仁本李志华卢峰
关键词:高粱甜高粱生物学
新型绿色可再生能源作物——甜高粱及其育种策略
粱是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作物,用甜高粱生产酒精已引起全世界的重视.在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的今天,不断研究和改进甜高粱育种方法,尽快将其应用到育种实践中去,选育出优良甜高粱杂交种,充分发挥其高能作物的优势,是极其必要的.发展甜...
邹剑秋宋仁本卢庆善朱翠云朱凯
关键词:绿色可再生能源甜高粱育种技术
我国高粱生产演变及发展前景分析被引量:22
2002年
1 949年以来 ,随着农业生产结构和条件的变化 ,作物构成的调整 ,一方面高粱种植面积从 1 95 2年 93 9万hm2 下降到 2 0世纪末 1 3 0万hm2 ,即面积减少了 86 %。另一方面 ,高粱单产从 1 95 2年 1 1 85kg/hm2 上升到 2 0世纪末 3 95 0kg/hm2 ,即增加了 2倍多。高粱总产量波动不大。进入新世纪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 ,根据高粱的本身生物学特性 ,从高粱用途潜力、全球气候环境变化趋势、国内外市场需求等方面分析了高粱的发展前景。
宋仁本卢峰卢庆善孙国民
关键词:高粱
饲用高粱杂交种“辽饲杂三号”选育报告
饲杂三号”是以不育系ICS24A为母本,甜高粱恢复系102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饲用高粱杂交种.该杂交种青贮产量高,成熟时茎叶鲜绿,茎秆多糖多汁,抗丝黑穗病、叶病轻、抗倒伏能力较强,青贮质量佳、饲喂效果好.生育期适中,适应性...
张志鹏朱翠云宋仁本邹剑秋朱凯王艳秋
高粱恢复系随机交配群体(LSRP)组成的理论与利用研究
卢庆善宋仁本王富德卢峰邹剑秋李志华张志学王宝君杨晓光贾海峰石永顺王艳秋王立新
该项目中组成群体的理论创新处是通过对我国主要高粱杂交种的系谱分析和主要高粱亲本的遗传距离和聚类研究,确定了我国高粱杂种优势利用的4个主要杂种优势群(中-卡、中-赫、中-外和中-中),即组成恢复系群体的亲本应在类群间进行选...
关键词:
关键词:高粱恢复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