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一帆

作品数:5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电机
  • 1篇电机保护
  • 1篇多核
  • 1篇性能分析
  • 1篇学习机
  • 1篇学习算法
  • 1篇巡游
  • 1篇药盒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湿地
  • 1篇水下
  • 1篇水下推进器
  • 1篇推进器
  • 1篇群落
  • 1篇中试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群落
  • 1篇污泥

机构

  • 5篇郑州大学

作者

  • 5篇宋一帆
  • 2篇万俊锋
  • 1篇李哲
  • 1篇朱琳
  • 1篇马逸飞
  • 1篇郭笑盈

传媒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人为干扰对黄河湿地植物群落的影响及其机制
2024年
为了分析人为干扰类型对黄河湿地植物群落的影响差异及相关作用机制,在进行大量实地调查后,选择郑州段3个分别受农业种植、水库修建、建筑施工干扰下的湿地为对象,在对植物群落与相关环境因子指标进行测定后,结合人类压力指标评价体系进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湿地植物群落整体表现出明显的退化趋势,维持湿地生产力的内在功能降低;对于不同人为干扰类型下的样地,受到人为干扰的严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建筑施工类干扰、农业种植类干扰、水库修建类干扰;随着人为干扰严重程度的加剧,不同湿地植物群落相似性系数依次下降,鸟类栖息地湿地和太平庄北湿地的物种丰富度指数较桃花峪湿地相比下降程度分别为15.98%和37.05%,整体湿地植物群落构建逐渐趋于简单化;在引起湿地退化的诸多因素中,土壤中铵态氮含量改变对物种多样性指数与物种均匀度指数呈显著负相关,是湿地植物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万俊锋宋一帆宋一帆马逸飞李哲马逸飞郭笑盈
关键词:黄河湿地植物群落
多核极限学习机性能分析及其在脉象分类中的应用
自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性能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提升,我们正在步入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特别是在模式识别、数据挖掘这一领域,越来越多的创新性研究与方法不断涌出,造就了机器学习算法的繁荣。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如逻辑回...
宋一帆
关键词:极限学习机核函数
文献传递
一种电机保护式水下巡游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保护式水下巡游机器人,包括主体框架、水下推进器和保护壳,所述主体框架包括上板、下板、两个侧板和两个支架,所述上板和下板通过平行设置的两个侧板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所述两个支架平行设置在下板的下面,所...
卢航宇郑航孙鑫鑫郝鑫宋一帆刘冬旭
文献传递
好氧颗粒污泥工艺处理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中试
2024年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能耗与运行成本低等优势,被认为是未来潜在的污水生物处理主流技术之一。针对河南省某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氨氮浓度高、碳氮比较低的情况,通过中试进行了好氧颗粒污泥驯化和工艺可行性研究,探讨了不同负荷、温度以及运行模式下工艺的稳定性。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能够形成稳定的好氧颗粒污泥,污泥浓度(MLSS)高达12337 mg/L,SVI30/SVI5接近于1.0。在冬季低温运行期由于颗粒污泥内部丝状菌的生长,SVI30略有上升,但仍保持在50 mL/g以下;同时,通过优化周期运行时间、减小曝气量等措施,能够实现低温条件下对氨氮和总无机氮的高效稳定去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厌氧/好氧运行模式下,Candidatus_Nitrotoga、Thauera、Rhodobacter等氮去除相关菌群得到富集,并逐渐成为系统优势菌群,从而保证了良好的氮去除性能。此外,Flavobacterium(2.19%),unclassified_o__Saccharimonadales(0.60%~2.44%)等能够大量分泌胞外聚合物的菌属有助于增强颗粒污泥疏水性,从而提高其凝聚性能,促进了颗粒污泥的形成与长期稳定。
马俊张亚斌李志国宋一帆夏华国万俊锋
关键词: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好氧颗粒污泥微生物群落中试
半自动给药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自动给药器,即一种方便卫生的药盒,在原来包装盒的基础上增加出药口机构;其特征是本实用新型由外壳内胆组成,外壳上端开口并设有嵌动槽,下端有出药口(2),内胆上部有主药仓(4),中部有供药滑道,下部有给...
朱琳宋一帆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