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培冬

作品数:23 被引量:221H指数:9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化学工程
  • 5篇理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色谱
  • 6篇抗氧化
  • 5篇色谱分离
  • 5篇抗氧化活性
  • 5篇活性
  • 4篇食品
  • 4篇食品添加剂
  • 3篇色谱分离技术
  • 3篇萃取
  • 3篇香气
  • 3篇香气成分
  • 3篇模拟移动床
  • 3篇抗氧化性
  • 3篇DNA氧化损...
  • 2篇顶空
  • 2篇多糖
  • 2篇酸酶
  • 2篇柠檬
  • 2篇柠檬酸
  • 2篇柠檬酸钠

机构

  • 11篇江南大学
  • 10篇无锡轻工大学

作者

  • 22篇孙培冬
  • 11篇彭奇均
  • 4篇杨力
  • 3篇毛明富
  • 2篇宁奇
  • 2篇唐蔚
  • 2篇李明
  • 2篇何丽梅
  • 2篇何丽梅
  • 2篇钱永
  • 2篇徐玲
  • 2篇陈桂冰
  • 2篇王小洪
  • 1篇祝士惠
  • 1篇曹伟
  • 1篇朱洁莲
  • 1篇杨成
  • 1篇曾茜
  • 1篇李海洋
  • 1篇黄路

传媒

  • 3篇食品与机械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中国甜菜糖业
  • 1篇应用化工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化学通报(中...
  • 1篇日用化学工业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山东化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油脂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化工进展
  • 1篇色谱
  • 1篇河南化工
  • 1篇中国食品添加...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01
  • 2篇1997
  • 3篇199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瓜籽蛋白酶解产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南瓜籽蛋白,对南瓜籽蛋白提取工艺优化;并且用4种不同的蛋白酶水解蛋白,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蛋白酶解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南瓜籽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是料液比1:15 g/mL,pH=8.5,35℃超声3 h,蛋白质量分数可以达到83.68%。将南瓜籽蛋白酶解后,以酶解液的DPPH清除率为指标,选择最佳水解蛋白酶为碱性蛋白酶,酶解的最佳条件为在5%底物浓度下,酶底比2%,酶解时间4 h,pH=9,在此条件下,酶解产物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83.47%。
朱洁莲唐蔚宁奇黄路孙培冬
关键词:南瓜籽酶解抗氧化性DPPH自由基
色谱分离技术在淀粉糖工业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1年
本文论述了色谱分离技术在淀粉糖工业中的应用情况。并对模拟移动床色谱技术在淀粉糖工业中的发展和应用特点 ,以及作者在这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介绍。
杨力彭奇均孙培冬何丽梅毛明富
关键词:色谱淀粉糖模拟移动床去杂
芡实多糖的提取、抗氧化活性及对质粒DNA氧化损伤防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9
2015年
采用纤维素酶超声辅助法提取芡实多糖,由正交实验获得芡实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并探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H2O2光解反应诱导质粒p BR322 DNA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芡实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0(g/m L)、p H3、纤维素酶用量为原料质量的2.0%、超声时间5min、提取时间3h、提取温度40℃,多糖得率为17.04%。芡实多糖清除DPPH·、羟基自由基的能力较好,IC50分别为1.78、6.96mg/m L,清除过氧化氢、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较弱,浓度为10mg/m L时,清除率分别为48.00%、20.32%。芡实多糖对抑制DNA损伤具有显著作用,在多糖水溶液质量浓度为0.08mg/m L时,具有最佳保护作用;在质量浓度大于1.0mg/m L时,对质粒DNA没有保护作用,甚至促进了DNA的损伤。综上所述,芡实多糖具有抗氧化及抑制DNA氧化损伤的能力。
张溢孙培冬陈桂冰曹光群
关键词:芡实抗氧化活性DNA氧化损伤
柠檬酸色谱分离的动力学模拟被引量:5
2001年
报道一种在考虑柱床空隙率变化的条件下变温色谱动力学研究和参数测定的方法 .以柠檬酸的提纯分离为实验例子 ,在分析柱上测定各模型参数 ,用这些热力学参数加入到平衡分散模型中 ,模拟在大型生产柱上的动力学行为 。
彭奇均徐玲孙培冬杨力钱永
关键词:动力学模拟柠檬酸
色谱分离技术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
2001年
介绍了工业色谱分离技术在国内外食品添加剂工业中,尤其在甜味剂、氨基酸和发酵产品生产中的应用情况,概括了色谱技术在食品添加剂工业中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同时也对作者在这方面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初步介绍。
何丽梅孙培冬杨力毛明富彭奇均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色谱分离甜味剂氨基酸发酵产品
HS—SPME/GC—MS分析无锡绿茶香气成分被引量:11
2015年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法分析无锡毫茶与太湖翠竹两种典型无锡绿茶的香气成分,分别检测出74和56种化合物,各占总峰面积的98.59%和98.51%。醇类、醛类、烷烃、酯类、羧酸和酮类化合物是主要成分,但在两个品种中的相对含量有较大差异。无锡毫茶中的醛类、酮类、羧酸类化合物含量均高于太湖翠竹,而醇类、酯类、烃类化合物含量均低于太湖翠竹。两个绿茶品种共有的香气成分有1-戊醇、叶醇、芳樟醇及其氧化物、水杨酸甲酯、己醛、刺柏烯等16种化合物,它们能提供清香、花香与果香,是无锡绿茶香气的主要贡献者。研究还表明,前处理采用HS—SPME法比同时蒸馏—萃取法能更真实体现茶叶原有的香气成分。
李明曾茜孙培冬曹光群
关键词:无锡毫茶香气成分
黄蜀葵花黄酮抗氧化性及对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2
2017年
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对黄蜀葵花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级萃取,得到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4个不同极性成分。采用DPPH·清除、·OH清除和H_2O_2清除试验考察了其抗氧化活性,研究了正丁醇相对·OH和H_2O_2诱导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利用HPLC—MS对正丁醇中黄酮类物质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黄蜀葵花黄酮主要富集于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乙酸乙酯相对DPPH·的清除能力最好,IC_(50)值为0.038 6 mg/mL,而正丁醇相对·OH和H_2O_2的清除能力较好,IC_(50)值分别为0.225 0,0.575 7mg/mL;正丁醇相对·OH和H_2O_2诱导的DNA氧化损伤都有保护作用;正丁醇相中含有11种黄酮类化合物。
黎望孙培冬季晓彤路帅
关键词:黄蜀葵花黄酮抗氧化活性DNA氧化损伤
鸢尾苷对透明质酸酶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以射干中提取分离所得的鸢尾苷为透明质酸酶(HAase)抑制剂,采用Elson-Morgan改良法测定鸢尾苷对HAase的抑制作用,并用荧光光谱法研究鸢尾苷对HAase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鸢尾苷对HAase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到81.2%;鸢尾苷对HAase具有荧光猝灭作用,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
孙培冬刘超王小洪
关键词:鸢尾苷透明质酸酶荧光猝灭
柠檬酸色谱分离过程的吸附性质研究被引量:9
2001年
提出了一种通过在分析型柱上测定和模拟不同温度时的柱床空隙率和吸附等温线等热力学性能的变化行为 ,来筛选和研究用于从发酵液中以色谱法分离提纯柠檬酸的固定相结构的方法。
彭奇均徐玲孙培冬钱永杨力
关键词:柠檬酸固定相热力学性质吸附等温线发酵法生产
孜然香气成分分析的样品制备方法研究被引量:20
1997年
研究了萃取法,Likens-Nickerson同时蒸馏/萃取法、动态吸附法等样品分离浓缩方法在孜然香气成分的气 相色谱分析中体现的不同特点。
彭奇均孙培冬
关键词:孜然芹气相色谱孜然香气成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