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赤寰

作品数:36 被引量:158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食管
  • 11篇手术
  • 11篇先天
  • 11篇先天性
  • 10篇内镜
  • 9篇腹腔
  • 9篇腹腔镜
  • 6篇食管狭窄
  • 6篇结肠
  • 5篇巨结肠
  • 4篇引流
  • 4篇婴幼
  • 4篇婴幼儿
  • 4篇手术治疗
  • 4篇胃镜
  • 4篇小儿
  • 4篇儿童
  • 4篇长段型
  • 3篇单切口
  • 3篇电子胃镜

机构

  • 21篇首都儿科研究...
  • 14篇首都儿科研究...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36篇孔赤寰
  • 26篇李龙
  • 16篇李颀
  • 10篇刁美
  • 8篇张金山
  • 7篇李旭
  • 6篇董宁
  • 4篇马继东
  • 4篇张军
  • 4篇魏延栋
  • 4篇叶茂
  • 4篇明安晓
  • 3篇刘树立
  • 3篇管考平
  • 3篇侯文英
  • 3篇吴涛
  • 3篇陈兴海
  • 3篇王莹
  • 2篇刘雪来
  • 2篇张艳玲

传媒

  • 10篇中华小儿外科...
  • 7篇临床小儿外科...
  • 5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1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镜下治疗先天性幽门前瓣膜三例被引量:3
2016年
先天性幽门前瓣膜是一种比较少见的上消化道不完全梗阻性的儿童疾病,发病初期保守治疗可以缓解,但最终需要手术解决。以往都需要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进行胃壁切开和瓣膜切除。近来我院在内镜下对3例先天性幽门前瓣膜患儿成功实施了幽门前瓣膜切除和扩张治疗,现总结报道如下。
孔赤寰李龙李颀董宁管考平
关键词:内镜下治疗先天性腹腔镜手术儿童疾病上消化道保守治疗
电子胃镜胸腔镜联合治疗婴幼儿食管狭窄1例
2011年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双镜或三镜联合手术的方式在逐渐推广。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联合应用电子胃镜与胸腔镜治疗食管狭窄患儿1例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孔赤寰李龙张军吴涛陈兴海
关键词:食管狭窄电子胃镜胸腔镜婴幼儿联合手术
内镜下离断直肠尿道瘘黏膜预防先天性肛门闭锁术后尿道并发症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小婴儿在先天性肛门闭锁二期手术中,在直肠腔内应用胃镜离断直肠尿道瘘交界部黏膜及黏膜下层的作用。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普通外科因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尿道瘘行二期肛门成形术8例患儿的病例资料。所有患儿均为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尿道瘘已行一期结肠造瘘术后。均为男性患儿,平均手术年龄为3.9个月,手术年龄范围为2.8~6.3个月;平均体重为7.5 kg,体重范围为5.9~9.0 kg;造瘘口位于右上腹1例,脐上中腹部3例,左上腹2例,左下腹2例。因为本研究患儿年龄较小,肠腔细小、薄弱,故应用成人的普通电子胃镜在结肠、直肠内操作。在二期肛门成形术中,均在胃镜下尝试离断直肠尿道瘘交界部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在胃镜离断黏膜后,再行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结果8例患儿,1例经胃镜多次尝试仍未能到达直肠末端而放弃胃镜下黏膜离断术。1例因术中呼吸循环不稳定,仅在胃镜下完成交接部黏膜离断术,而未连续完成腹腔镜下肛门成形术,5 d后在腹腔镜下完成肛门成形术。其余6例均完成胃镜下瘘口交界部黏膜及黏膜下离断术,并同期行腹腔镜下肛门成形术。二期术后两周行尿道造影复查未见尿道狭窄和尿道憩室。结论运用胃镜在直肠腔内游离直肠尿道瘘交界部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操作方法是可行、有效的,是目前比较准确和全新的辅助直肠末端离断的方法,也是胃镜和腹腔镜联合手术完成肛门成形术的有益尝试。
孔赤寰李龙刁美张震明安晓郝献华王雪琪刘雪来李旭张金山
关键词: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直肠尿道瘘
疑似全结肠巨结肠回肠造瘘术后的二期手术策略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疑似全结肠巨结肠病例行急诊回肠造瘘术后二期手术的诊疗流程及手术方案。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2例回肠造瘘术后的疑似全结肠巨结肠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手术年龄3~13个月,平均年龄5.8个月。经下消化道造影后24 h复查腹平片及直肠测压检查。均行术中回结肠多处活检,冰冻病理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决定下一步手术方案。结果11例诊断为全结肠巨结肠,行经腹部切口辅助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全结肠切除回肠肛门吻合术)。2例确诊为长段型巨结肠,1例确诊为常见型巨结肠,行巨结肠根治术。8例排除巨结肠及巨结肠同源病,行关瘘术。术后患儿恢复可。结论对于因疑全结肠巨结肠而行回肠造瘘的患儿,二期手术前可行下消化道造影,造影后24 h复查腹平片以评估远端肠管排钡功能。术中行回结肠多处浆肌层活检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及病变范围,从而指导二期手术方案的选择,是一种可靠、可行、简便快捷的方法。
李颀李龙姜茜孔赤寰魏延栋闫育淳萧萍
关键词:HIRSCHSPRUNG病回肠造口术
儿童贲门失弛缓症21例诊治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儿童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6年3月确诊的21例贲门失弛缓症患儿的临床表现、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男15例,女6例,就诊时年龄7个月至16岁9月,病程40 d至4年,呕吐和吞咽困难是最多见的症状,其次为咳嗽、反酸、胸骨后疼痛、体重增长缓慢等。根据临床表现,结合消化道造影、电子胃镜、食管高分辨测压等诊断,治疗包括口服硝苯地平、胃镜下食管球囊扩张术和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POEM)、开胸及腹腔镜下食管下段肌层切开术(Heller手术)。结论消化道造影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食管高分辨测压可对本病进行分型和手术疗效评估,腹腔镜下Heller手术+胃底折叠术和POEM术损伤小、恢复快、手术效果显著,是本病较好的治疗方法。
宁慧娟张艳玲李龙钟雪梅孔赤寰金萌宫幼喆马昕朱丹
关键词:贲门失弛缓症
内镜引导下结肠内引流诊治新生儿长段型巨结肠
孔赤寰李颀李龙刘超冯翠竹王莹张艳霞李响
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诊治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2
2001年
目的 探讨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所致胃穿孔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近年收治本症患儿的临床及相关资料。结果 患儿在生后 1~ 4d发病。临床表现有拒奶、哭闹、腹胀、呕吐及呼吸困难。腹部立位X线平片均显示膈下有大量游离气体 ,无明显胃泡显影。本组胃壁肌层缺损面积为 7.5~ 5 6 .0cm2 ,平均 31.75cm2 。结论 ①胚胎较早期出现持续、慢性缺氧的新生儿有可能存在胃壁肌层缺损。②生后早期出现不能解释原因的胃泡胀气、内容物滞留的患儿要警惕本症的可能性。③疑为本症者行腹部立位X线平片及B超协助诊断 ,发现气腹即有手术指征。④注意前驱症状 ,尽快明确诊断、积极手术治疗、加强抗感染。
孔赤寰马继东马汝柏杨凤兰
关键词:新生儿疾病畸形胃破裂修补手术外科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
胃镜联合腹腔镜诊治先天性幽门闭锁1例报告
2024年
先天性幽门闭锁(congenital pyloric atresia,CPA)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胃出口梗阻性疾病,占胃肠道闭锁1%,新生儿发病率约为1/10万[1,2]。CPA分为3种类型:Ⅰ型表现为一个或多个幽门前瓣膜,瓣膜可有孔或无孔;Ⅱ型表现为胃和十二指肠之间无间隙的实性闭锁;Ⅲ型表现为胃和十二指肠之间完全不连续的离断型[3]。CPA产前诊断较为困难,可表现为羊水过多及胎儿胃腔扩张[4]。CPA患儿出生后主要表现为非胆汁性呕吐,Ⅱ、Ⅲ型及瓣膜无孔的Ⅰ型CPA在出生后早期即出现症状;瓣膜有孔的Ⅰ型CPA,在婴儿期或幼儿期才出现症状[5]。2022年5月我院收治1例Ⅱ型CPA新生儿,通过胃镜联合腹腔镜进行诊断,完全腹腔镜手术治疗成功,报道如下。
张艳霞孔赤寰马立霜
关键词:婴儿期羊水过多产前诊断CPA
单孔腹腔镜下应用改型硬膜外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被引量:33
2009年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下应用改型硬膜外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价值。方法2007年5月~2008年12月,选择腹股沟斜疝患儿70例。年龄6个月~3岁56例,4~7岁10例,7~13岁4例。单侧51例,双侧19例。于脐内置入5或10mm腹腔镜,采用自行设计并改型的硬膜外针(距针尖0.5cm处有V形缺口),于腹横纹插入并带入4号丝线,于腹膜外环形高位结扎内环口,并悬吊于腹壁。结果全部手术均成功,15例术中发现对侧隐性斜疝。手术时间51例单侧5~15min,19例双侧15~30min。术后随诊3~21个月,其中22例>12个月,无复发。结论在单孔腹腔镜下应用改型硬膜外针高位结扎内环口并悬吊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无瘢痕,同时能发现并治疗对侧潜在小儿斜疝的优点。
孔赤寰王莹张柏苏芸李龙
关键词:腹腔镜腹股沟斜疝小儿
长段型巨结肠内镜下放置减压管后腹腔镜辅助一期巨结肠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对策
2021年
探讨12例经电子内镜下放置减压管(EDTP)后腹腔镜辅助一期巨结肠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要点。 方法:回顾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12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经电子内镜下放置减压管后,患儿的腹胀和小肠结肠炎得到缓解,体重增加至4.5公斤,置减压管满三个月后再次入院接受腹腔镜辅助一期巨结肠根治术的患儿,从术前准备、术中医护配合、术后减压管观察、交接要点、医护患三者之间的有效沟通的围术期重点护理内容。 结果:经过手术室精心护理的12例患儿,经电子内镜下置减压管后全部患儿腹胀和肠炎缓解,无需静脉营养,体重增加,进食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均顺利接受了腹腔镜辅助巨结肠一期根治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患儿恢复好。 结论:经内镜引导下置减压管手术解决了肠造瘘术后护理难点,减少并发症,为后期腹腔镜辅助巨结肠一期根治术提供了更好的治愈条件,术前周密的准备、术中配合熟练、精细、严谨,术后宣教提高家长依从性,是确保患儿减压管成功留置,为后期腹腔镜辅助一期长段型巨结肠根治手术的关键。
吴新雁刘笑天孔赤寰李颀
关键词:电子内镜减压管围术期护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