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海英

作品数:8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力衰竭
  • 3篇衰竭
  • 2篇动脉
  • 2篇误诊
  • 2篇老年
  • 2篇急性肺栓塞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肺栓塞
  • 1篇代偿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动图
  • 1篇心肌
  • 1篇心肌酶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机构

  • 8篇天门市第一人...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8篇孔海英
  • 7篇尹琼
  • 6篇刘曼华
  • 5篇杨广龙
  • 5篇高启军
  • 2篇魏辉
  • 2篇汪凛
  • 2篇万书平

传媒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两种抗血小板方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MACE、全因死亡及呼吸困难发生风险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分别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全因死亡及呼吸困难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ACS并发COPD患者共140例,以随机区组法分为A组(70例)和B组(70例),分别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随访MACE发生率,全因病死率,出血事件发生率及呼吸困难发生率等。结果 B组随访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全因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组呼吸困难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氯吡格雷,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ACS并发COPD患者可有效降低MACE发生率,未导致出血程度加重和风险上升,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呼吸困难发生可能。
刘曼华尹琼高启军孔海英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氯吡格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tBNP)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6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脑利钠肽组(30例)和硝普钠组(30例),硝普钠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硝普钠治疗,脑利钠肽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脑利钠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结果脑利钠肽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达83.3%,优于硝普钠组的56.7%(P<0.05);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脑利钠肽组治疗后LVEF较硝普钠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BNP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
尹琼高启军刘曼华罗劲勇孔海英
关键词:顽固性心力衰竭重组人脑利钠肽硝普钠左室射血分数
rhBNP治疗对老年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心肌酶及NT-proBNP的影响被引量:25
2020年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对老年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ADHF)患者心肌酶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老年ADHF患者列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数字表法以1:1比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在常规治疗上使用rhBNP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患者的心功能指标、24h尿量、心肌酶水平、NT-proBNP水平,并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治疗前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舒张末末期容积(LVEDV)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SV和LVEDV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h尿量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24h尿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67%和21.33%,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rhBNP治疗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疗效显著,改善患者体内的心肌酶水平,增加排尿量,提升患者的心功能,安全性高,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孔海英杨广龙尹琼汪凛
关键词:RHBNP心肌酶NT-PROBNP
急性肺栓塞4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误诊情况及治疗方法,以提高确诊率,改善预后。方法选用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确诊APE病例47例,对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发病年限分为2组,比较两组的确诊时间及预后。结果APE患者极易误诊,首诊误诊情况依次为心力衰竭10例(21.3%),肺部感染8例(17.0%),急性冠脉综合征(ACS)7例(14.9%),脑梗死2例(4.3%),漏诊1例(2.1%),使用修正的Geneva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估,早期确诊率得到明显提高。结论APE可并发于多种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极易误诊漏诊,使用修正的Geneva评分对患者进行筛选,可提高早期确诊率。
刘曼华尹琼万书平魏辉杨广龙高启军肖琴容孔海英
关键词:急性病误诊
感染性心内膜炎22例临床分析
2015年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的临床特征是发热及心脏杂音,22例患者中检出病原菌12例,其中草绿色链球菌8例,占66.67%,溶血性链球3例,占25%,对苯唑西林敏感的金葡菌1例,占33.33%,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13例,占59.1%,经抗生素治疗好转及康复14例,占63.6%,5例根据需要行手术换瓣治疗.结论 基层医院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菌分布仍以草绿色链球菌为主,且对大多数抗菌素仍敏感,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有较高的检出率,尤其是对血培养阴性的患者诊断价值较大,早期正确的选择敏感抗生素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尹琼刘曼华高启军孔海英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菌超声心动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斑块稳定性及Gensini评分与Lp(a)水平的相关性被引量:11
2022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病人斑块稳定性及Gensini评分与脂蛋白(a)[Lp(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26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病人的临床资料,分别根据Lp(a)水平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组,比较各组基线资料,同时分析Lp(a)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CAD发生及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①高Lp(a)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高于低Lp(a)组(P<0.05);而高Lp(a)组载脂蛋白(Apo)A-I水平明显低于低Lp(a)组(P<0.05);②高Lp(a)组和低Lp(a)组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LDL-C水平四分位值分组,不同组间Lp(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高LDL-C水平病人中,高Lp(a)组CAD发生率明显高于低Lp(a)组(P<0.05);低LDL-C水平病人中,高Lp(a)组CAD发生率明显高于低Lp(a)组(P<0.05);④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血清CRP、总胆固醇(TC)、LDL-C、ApoB、Lp(a)及ApoE水平均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病人(P<0.05);⑤高Lp(a)水平亚组Gensini评分和高Gensini评分比例均明显高于低Lp(a)水平亚组(P<0.05)。CAD病人Lp(a)水平与Gensini评分有关。结论CAD病人斑块稳定性及Gensini评分均与Lp(a)水平有关,且Lp(a)水平变化不受LDL-C水平影响。
孔海英杨广龙尹琼刘曼华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斑块GENSINI评分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和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在老年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预后评估价值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分析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水平对老年心力衰竭(心衰)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180例老年心衰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为观察组,及同期180例老年慢性心衰但未发心律失常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老年心衰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血清GDF-15、PARP1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心衰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预后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GDF-15、PARP1水平对老年心衰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GDF-15、PARP1水平明显升高(P<0.05);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老年心衰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血清GDF-15、PARP1水平依次明显升高(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老年心衰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血清GDF-15、PARP1水平显著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心功能分级、GDF-15、PARP1是影响老年心衰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血清GDF-15、PARP1二者联合预测老年心衰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8,均优于其各自单独预测(Z二者联合-GDF-15=1.871,P=0.031;Z二者联合-PARP1=2.847,P=0.002)。结论老年心衰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血清GDF-15、PARP1水平升高,与患者预后有关,对老年心衰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孔海英杨广龙汪凛周娜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急性肺栓塞47例I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APE)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误诊情况及治疗方法,以提高确诊率,改善预后。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47例,对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误诊原因及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根据发病年限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的确诊时间及预后。结果APE患者大多有危险因素,占66.0%,临床表现多样化,化验检查结果及心电图缺乏特异性,极易导致误诊,首诊误诊情况依次为心力衰竭10例(21.3%),肺部感染8例(17.O%),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7例(14.9%),脑梗死2例(4.3%),漏诊1例(2.1%),使用修正的Geneva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估,早期确诊率得到明显提高。结论APE可并发于多种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极易误诊漏诊,使用修正的Geneva评分对患者进行筛选,可提高早期确诊率。
刘曼华尹琼万书平魏辉杨广龙高启军肖琴容孔海英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误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