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树学
- 作品数:33 被引量:93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脑齿状核及其周围髓质微血管构筑研究被引量:3
- 1992年
- 观察6例儿童小脑齿状核及其周围髓质血供。齿状核动脉可分齿状核内动脉和齿状核外动脉。齿状核动脉在髓质内分支很少,在核周分支增多。齿状核动脉分支间互相吻合成血管网,形成密集的血管丛,丛的形态与齿状核外观相一致。齿状核微血管密度为1355.03±222.1mm/mm^3,血管网密度为664.20±87个/mm^2。核周髓质内微血管密度为164.20±42.85mm/mm^3,血管网密度为59.23±6.69个/mm^2。本文讨论了齿状核血管形态与小脑出血的关系。
- 刘学政姜树学
- 关键词:小脑齿状核微血管构筑
- 腹股沟区毛囊微血管构筑的研究
- 1989年
- 新鲜尸体,墨汁福尔马林灌注,在腹股沟区,取4块皮肤组织块,超厚切片,光镜观察。文章描述了毛囊血管网和毛根血管网的特点,测量了毛囊血管网的密度,网眼内径和网眼周围的血管内径。
- 姜树学迟奎香李桂珍
- 关键词:微血管构筑毛囊
- 儿童大脑皮质微血管内皮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2
- 1993年
- 本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灌注,制成人大脑皮质内微血管铸型,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大脑皮质各叶的微血管内皮形态,并提出了“缘流保护性屏障”假说。1 材料与方法采用2例6岁男童尸头,非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死亡,干死后7h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经颈内动脉插管灌注:1.
- 庄明华姜树学
- 关键词:大脑皮质微血管内皮扫描电镜
- 前臂皮瓣血管的研究被引量:6
- 1982年
- 本文研究了35例前臂血管的皮动脉及其在皮和皮下组织内的吻合情况。1.桡动脉干平均长215.3毫米,分为掩盖部和显露部,分别长为111.7毫米和101.4毫米,桡动脉上、下两端及中部的口径各为2.7、2.4和2.3毫米。2.桡动脉显露部皮支数(9.6支)多于掩盖部(4.2支),而掩、显两部的肌支数几乎相等。桡动脉皮、肌支的口径多为0.3~0.5毫米。3.桡、尺动脉皮支之间及桡、尺动脉皮支与骨间背侧动脉皮支之间有丰富的吻合支,在整个前臂皮及皮下吻合成网。根据形态学资料切取皮瓣的范围可以扩大到整个前臂皮肤。4.桡静脉和头静脉的口径(中部)分别为1.3和2.8毫米。皮瓣移植时,这两个静脉最好都进行吻合,以增加静脉血的还流量。5.讨论了桡动脉的解剖特点和皮瓣切取范围,并归纳了供应各种皮瓣和肌皮瓣的血管形式。
- 李吉姜树学何尚仁牟永和刘元健杨果凡陈宝驹高玉智刘晓燕
- 关键词:皮支肌支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前臂皮瓣
- 脑血管内皮形态与血液缘流保护性屏障被引量:10
- 1996年
- 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在开放颅窗的大耳白家兔模型上活体观测激光断层扫描光学切片,切片厚2μm或5μm,家兔血浆用荧光素标记、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分析不同口径血管的轴流、缘流的荧光辉度,并描绘出辉度曲线。结果表明:在大脑皮质内动脉的口径在50μm以上者,辉度曲线呈"平台"形,在20μm以下者,辉度曲线呈"抛物线"形,这与在研究血管内皮形态时提出的"咀液缘流保护性屏障假说"相符合,证明了"血液缘流保护性屏障"的存在,随文附有血管内皮形态学扫描电镜研究资料。
- 庄明华黄集前姜树学常立功杨国瑞宋今丹李吉
-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内皮微循环血液
- 辽宁人磨牙磨耗的年龄变化被引量:3
- 1984年
- 对辽宁人208例成年男性磨牙磨耗的年龄变化进行了研究。年龄范围为15~61岁。第一磨牙658个(上颌344个、下颌314个);第二磨牙601个(上颌310个、下颌291个)。1.磨牙的磨耗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2.由于第一、二磨牙萌出时间不同,第二磨牙比同一颌骨上第一磨牙的磨耗级为小,两者的年龄比为6:7;3.左、右和上、下磨牙的磨耗级有63±1.9%是相同的。余者有些差别,但无规律。4.提出由磨耗级计算估计年龄的回归方程:Y=12.4x—4.9±1.4.
- 姜树学刘元健牟永和李吉
- 关键词:牙磨耗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年龄变化
-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MRC600)活体观测川芎嗪和去甲基肾上腺素对休克状态下家兔大脑皮质内微循环的影响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活体观测川芎嗪和去甲基肾上腺素对休克状态下家兔大脑皮质内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在开放颅窗的家兔模型上 ,荧光素标记血浆 ,罗丹明 6G标记WBC ,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活体观测川芎嗪和去甲基肾上腺素对休克状态下家兔大脑皮质内微循环的影响 ,并经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数据 ,用SA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川芎嗪抗休克效果优于去甲基肾上腺素 ;②去甲基肾上腺素在休克状态下对口径为 60 .15 μm的动脉血管处未引起明显的血管运动 ,而川芎嗪能引起血管运动 ,尤以大剂量川芎嗪引起强烈的血管运动 ;③川芎嗪和去甲基肾上腺素增加或保持血液缘流厚度不变 ,可能是两者抗休克机制发挥作用的途径之一 ;④川芎嗪和去甲基肾上腺素引起血管运动 ,尤以中小血管处明显。结论 :川芎嗪抗休克效果优于去甲基肾上腺素。川芎嗪和去甲基肾上腺素增加或保持血液缘流厚度不变 。
- 庄明华白晔黄集前张尔强姜树学常立功杨国瑞宋今丹李吉
- 关键词: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川芎嗪去甲基肾上腺素休克家兔大脑皮质
- 侧胸皮瓣血管的研究被引量:2
- 1982年
- 对33侧(成人30,儿童3)侧胸皮瓣的血管来源、分型、口径、体表投影及各皮动脉在皮瓣内吻合情况等进行了调查,主要结果为:1.依皮瓣内皮动脉的支数分为四型,一支型占51.51%±8.70,二支型占27.27%±7.75,三支型占15.15%±6.24,四支型占6.06%±4.15。2.侧胸部大皮动脉可来源于肱动脉、胸外侧动脉、腋动脉、胸背动脉、肩胛下动脉或胸肩峰动脉,起端口径在1.23~1.75毫米之间。胸腹壁静脉为皮瓣区的主要皮静脉,注入胸外侧静脉,末端口径为3.35±0.42毫米。3.侧胸皮瓣内,各皮动脉间有丰富的吻合。在动脉造影的X线照片中,可见皮动脉分支间吻合成血管网,遍布整个皮瓣。4.讨论了侧胸皮瓣的血管及侧胸皮瓣的应用,提出了切口部位及寻找皮动脉的标志等。
- 姜树学李吉何尚仁牟永和刘元健
- 关键词:侧胸皮瓣皮动脉胸背动脉
- 人小脑内部毛细血管密度的定量分析被引量:1
- 1997年
- 应用甲醛碳素墨水灌注,按立体学方法测量并分析5例儿童(3~11岁)小脑皮质及髓质的毛细血管密度.结果如下:皮质深层(包括蒲氏层和颗粒层)毛细血管密度最高,为1137.25±204.95mm/mm^3,皮质浅层(分子层)次之,为647,68±153.18mm/mm^3,,髓质最低,为493.81±126.78mm/mm^3,经统计学分析表明三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于同一层次,小脑各区间差异不显著(P>0.05).文内还讨论了毛细血管密度与小脑细胞构筑的关系.
- 刘学政萧鸿李丽娟魏广生杨旭姜树学
- 关键词:毛细血管小脑血管密度
- 儿童颞叶皮质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6
- 1991年
- 用甲基丙烯酸甲酯铸型扫描电镜观察儿童大脑皮质颞叶的微血管构筑。大脑皮质微血管有4种分支:皮质浅支、皮质中深支、皮质-髓质支、髓质-皮质支。皮质浅支和中深支均发出侧支,返支及降支,互相交织,吻合成浅、中、深三层皮质血管网。
- 庄明华姜树学
- 关键词:大脑皮质微血管电子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