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树东
- 作品数:63 被引量:193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机械工程更多>>
- 脊髓损伤ASIA评分标准残损分级的应用分析
- 目的:通过总结中国康复研究中心2010年341例创伤性脊髓损伤病例,发现脊髓损伤ASIA评分系统中残损分级方法 与临床不符之处,并提出改良方法。<br> 方法:按照2006年修订ASIA评分系统,回顾性统计...
- 姜树东洪毅张军卫白金柱唐和虎李想
- 关键词:脊髓损伤肢体残疾
- 胸腰段脊柱创伤致脊髓损伤的临床特点
- 目的:对胸腰段(T10-L2)脊柱创伤致脊髓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脊髓损伤临床特点,讨论ASIA标准应用中的问题,探索以该标准为基础的实用的临床分类方式。临床资料与方法:2012年住院T10-L2骨折或脱位致脊髓损...
- 张军卫洪毅白金柱唐和虎姜树东李想吕振刘舒佳陈世铮
- 关键词:胸腰段脊柱CESCMS
- 文献传递
- 老年人颈髓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选择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总结老年人颈髓损伤的发病和治疗特点。方法总结北京博爱医院2002年至2006年收治的1 738例脊髓损伤患者中60岁以上老年人颈髓损伤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老年人颈髓损伤的发病和治疗特点。结果交通事故和跌倒损伤是最常见的致伤因素,均可造成颈椎过伸过屈性损伤,从而引起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早期手术和早期康复治疗使59例老年患者中有31例实现功能性步行,而且可有效预防脊髓损伤严重合并症的发生。结论老年人颈髓损伤的治疗重点是让病人早期离床活动,减少脊髓损伤卧床合并症的产生。早期手术结合早期康复的方法治疗老年人脊髓损伤,能显著降低脊髓损伤的严重合并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姜树东洪毅张军卫白金柱唐和虎李想
- 关键词:颈髓损伤骨折老年康复
- 颈脊髓损伤围手术期气管切开相关并发症分析
- 目的:通过对我科过去4年收治的颈段脊髓损伤围手术期气管切开患者相关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气管切开对手术的影响以及长时间留置气管套管可能带来的问题。方法:在过去4年我科总计收治此类患者55例,其中男性49例(89%),...
- 李想洪毅唐和虎张军卫白金柱姜树东王方永陈世铮吕振
- 关键词:颈脊髓损伤气管切开并发症
- 文献传递
- 跨伤椎置钉和经伤椎置钉治疗A型胸腰椎骨折效果比较
- 目的 探讨跨伤椎置钉和经伤椎置钉治疗A型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 北京博爱医院2010年3月-2015年3月期间住院手术的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按照研究的入选和排除标准,共选取23例病例纳入研究.按手术方法分为A组(跨伤...
- 王方永张军卫唐和虎李想姜树东吕振刘舒佳陈世铮刘介生洪毅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手术效果
- 急性脊髓损伤饮食调节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6年
-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致残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而一直以来都是临床研究的热点、难点。为了改善急性脊髓损伤的神经功能,研究者们在多个领域展开探索,如手术减压,药物治疗,低温处理、细胞疗法等,但效果均不甚明显。
- 张芹洪毅刘舒佳姜树东
- 关键词:急性脊髓损伤饮食调节手术减压轴突再生不饱和脂肪酸
- 老年人颈椎损伤临床特点及治疗选择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总结老年人脊髓损伤的发病特点和治疗特点。方法总结我院2002~2006年收治的59例60岁以上老年颈椎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老年人脊髓损伤的发病特点和治疗特点。结果交通事故和跌倒损伤是最常见的致伤因素,均可造成颈椎过伸过屈性损伤,引起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经早期手术和早期康复治疗,大部分患者ASIA分级提高1~2级,实现独立性步行,且可有效预防脊髓损伤严重并发症。结论老年人颈椎损伤治疗的重点在于如何使患者早期离床活动,减少脊髓损伤卧床并发症的产生;早期手术结合早期康复可降低脊髓损伤的严重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姜树东洪毅张军卫白金柱唐和虎李想
- 关键词:颈椎损伤骨折老年康复
- 非相邻多节段脊柱骨折与脊髓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选择
- 目的结合临床病例分析此种临床类型的受伤机制、诊断要点、治疗原则。方法 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共收治此种病例48 例;我院手术的26例,外院手术12例,非手术治疗10 例。有41例进行了规范的康复训练,依据F...
- 王彦辉洪毅李想关骅姜树东
- 关键词:多节段脊柱骨折
- 脊髓损伤急性期内源性酮体增加对脊髓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背景: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 KD)是近年来脊髓损伤治疗研究的新领域,但其不同饮食配方对脊髓损伤治疗疗效尚不明确,需进一步观察研究。目的目的:研究急性期不同水平内源性酮体增加对脊髓损伤组织的保护作用及与运动恢复之间的关系。方法方法:36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A组大鼠进食标准饲料;B组大鼠和C组大鼠分别进食生酮率(ketone ratio, KR)为3.1∶1和6.1∶1的生酮饲料。造模前1周给予相应饮食疗法,保证3组大鼠等热量摄入。制造T10脊髓损伤钳夹模型后,继续相应饮食疗法。对造模后各组大鼠BBB评分进行比较;比较3组大鼠饮食干预前、饮食干预后第1、3、5、7、9周血清酮体和尿酮体水平;造模后第8周行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 MEP)检测,评价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法进行凋亡细胞染色,比较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神经丝蛋白(NF-200)阳性表达细胞数。结果结果:比较术后每周3组大鼠BBB评分发现组间运功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酮饮食干预后,各检测时间点3组大鼠血清酮体水平和尿酮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C组血清酮体水平和尿酮水平显著大于B组,B组显著大于A组。3组大鼠MEP振幅和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A组脊髓组织损伤及变性程度最重;B组和C组的凋亡率显著低于A组(P<0.05);B组和C组的NF-200阳性细胞计数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结论:饲料配方的KR越高,酮体升高效果越好;KD能减轻脊髓组织的病理损伤程度,增加脊髓组织保留,对脊髓损伤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KD干预不能有效改善重度胸段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未得出运动功能恢复与KR的确切关系。
- 张丽河洪毅王方永姜树东李想刘介生
- 关键词:脊髓损伤生酮饮食神经保护
- 急性颈椎间盘损伤合并脊髓损伤的机制和预后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急性颈椎间盘损伤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特点、损伤机制、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00~2008年收治急性颈椎间盘损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25例,伤后X线平片均显示无骨折脱位,MRI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间盘损伤和脊髓损伤异常信号。颈椎屈曲型损伤16例。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脊髓神经功能分级(ASIA标准):A级1例,B级9例,C级12例,D级3例。23例行颈前路间盘切除减压与固定手术,2例合并椎管狭窄者行前后路联合手术。早期介入康复治疗。术前、后ASIA运动评分和日常生活动作能力评分,评价神经功能,动力位X线片评价颈椎稳定性,MRI评价脊髓状况。[结果]颈椎屈曲型损伤占64%,术前颈椎生理前凸减小占84%。随访平均38个月。植骨全部融合,动力位X线片测量均显示颈椎稳定性良好。伤后1周内MRI表现单纯脊髓水肿者85%获得提高1~2个级别的恢复;髓内出血信号长度<4mm者60%获得提高1个级别的恢复;髓内出血信号长度>4mm者2例均无恢复。平均ASIA运动评分由45.52±16.05增至85.74±9.36,日常生活动作能力评分由36.32±11.47增至82.54±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颈椎间盘损伤是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原因之一,颈椎损伤多为屈曲型,颈椎生理曲度减小是损伤前置因素,脊髓损伤多为不完全性,预后相对较好。颈前路减压与固定手术可为脊髓损伤修复创造有利条件。
- 白金柱洪毅张军卫唐和虎姜树东李想王方永关骅
- 关键词:颈椎间盘脊髓损伤无骨折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