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敏
- 作品数:11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 CRLF2基因在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5年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危险分层可用以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但临床特征提示预后良好以及早期治疗反应良好的患者仍占复发和死亡患者很大一部分比例.因此,研究与复发相关的基因异常将有利于提高患儿的治愈率.CRLF2基因的异常表达与JAK变异、BCR/ABL1样信号、IKZF缺失相关,其高表达与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高危复发及不良预后相关,但其预后价值尚有争议.该文阐述CRLF2基因在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 姜敏胡东金润铭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儿童
- 一种基于多维度路径质量因子的无线传感网分布式路由方法
- 一种基于多维度路径质量因子的无线传感网分布式路由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网络路由建立阶段,网络启动后,基站(Sink)广播路由发现分组,路由发现分组沿传播路径收集当前节点到基站的最小路径跳数、最大路径信号强度和最大路径剩余能...
- 龚本灿姜敏任东
- 文献传递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嗜血细胞综合征1例
- 目的 提高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嗜血细胞综合征的认识.方法 报道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嗜血细胞综合征,并复习2002年以来文献报道的49例,总结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 共50例患儿,临床特征主要包括发热(...
- 姜敏邹雪琴金润铭张志泉韩娟张冰玉吴介洪
- 基于多维度路径质量因子的无线传感网分布式路由方法
- 一种基于多维度路径质量因子的无线传感网分布式路由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网络路由建立阶段,网络启动后,基站(Sink)广播路由发现分组,路由发现分组沿传播路径收集当前节点到基站的最小路径跳数、最大路径信号强度和最大路径剩余能...
- 龚本灿姜敏任东
- EVI1与BCR/ABL基因共表达的儿童白血病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研究EVI1与BCR/ABL基因共表达的儿童白血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并比较分析4例EVI1与BCR/ABL基因共表达的儿童白血病以及8例BCR/ABL基因表达阳性而EVI1表达阴性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EVI1与BCR/ABL基因共表达的白血病患儿初诊时2例为CML慢性期,1例为CML加速期,1例为高危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3例EVI1与BCR/ABL基因共表达的CML与8例BCR/ABL基因表达阳性而EVI1表达阴性CML临床特征比较无明显差异。EVI1与BCR/ABL共表达的患儿均高表达CD33、CD38。染色体分析发现4例患儿都存在t(9;22)。截止到随访日期2013年8月,3例EVI1基因表达阳性的CML患儿2例在治疗1个月或3个月后达到血液学缓解;2例BCR/ABL基因和EVI1基因均未转阴,1例EVI1基因转阴而BCR/ABL基因仍未转阴。除ALL第一疗程治疗后未达缓解,放弃治疗失访外,其余3例患儿均存活,无复发,总生存期分别为20、13、14个月。结论 EVI1与BCR/ABL融合基因共表达可存在于儿童CML和ALL中,其临床特征无特异性,其预后还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明确。
- 姜敏李小青胡东张志泉杨玉瑶白路超金润铭
- 关键词:BCR白血病儿童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临床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提高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并复习2002年以来文献报道的17例,总结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共18例患儿,临床特征主要包括发热(占94%),肝肿大(占39%),脾肿大(占50%),皮疹(占44%),淋巴结肿大(占39%),关节痛(占22%),肾损害(占67%),神经系统异常(占28%),心脏受累4例(占22%)。实验室检查示血细胞减少,其中全血细胞减少(占67%),血铁蛋白升高(占100%),肝功能异常(占83%),其中乳酸脱氢酶升高(占67%),抗核抗体升高(占83%),纤维蛋白原下降(占36%),C3水平降低(占63%),血甘油三酯升高(占60%),骨髓细胞学检查示噬血现象(占94%)。确诊患者都接受了大剂量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18例中有1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其余预后良好。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是一种少见但有潜在致命性的疾病,临床主要特征是发热、肝脾肿大、血细胞减少。在临床工作中应提高认识,及时诊治。
- 姜敏张志泉余慧王可欣杨玉瑶韩娟金润铭
- 关键词: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
- 基于跳数和路径信号质量的无线传感网路由算法研究
- 在无线传感网中,路由算法用于将传感器监测到的数据传输到基站,其性能非常关键,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资源的极其受限使得无线传感网路由算法的设计面临很大的挑战,基于最小跳数的无线传感网路由算法有容易实现、方便维护、网络时延小等优...
- 姜敏
- 关键词:无线传感网路由算法跳数
- 文献传递
- EVI1基因在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3年
- EVI1基因主要控制胚胎的发育,3q重排、MLL易位、7号染色单体或者与其他基因的相互作用都可使其异常表达或户生融合基因。新近研究发现,EVI1基因在部分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中都有异常表达,并且与不良预后相关,其致白血病机制有表观遗传学的修饰、调控转录、调节信号通路、提高白血病细胞黏附、增殖、集落形成和抗凋亡能力。基因治疗药物有表观遗传学制剂、mTOR抑制剂、抗人ITGA6/ITGB4复合物抗体、抗CD52单克隆抗体。
- 姜敏吴介洪金润铭
- 关键词:白血病
- EVI1基因阳性的儿童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生物学及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研究EVI1基因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患儿中的表达及EVI1基因阳性AML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分析EVI1阳性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RT-PCR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RQ-PCR)定性和定量测定EVI1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细胞免疫表型;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监测微小残留白血病(MRD);同时对染色体进行检查。结果 241例AML患儿中,有33例EVI1基因表达呈阳性(13.7%);与EVI1基因表达阴性的AML患儿相比,EVI1阳性AML患儿的初诊年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和血小板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女性患儿比例增加(P<0.05);EVI1表达改变与临床缓解和MRD改变不同步,部分患儿EVI1转阴滞后于临床缓解和MRD转阴,而部分患儿临床未缓解或MRD仍呈阳性,但EVI1已转阴;EVI1常与其他融合基因共表达;免疫表型分析提示EVI1阳性AML患儿高表达CD33(100%)、CD38(88%)和HLADR(76%);15例患儿发现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常;EVI1表达阳性AML患儿第1疗程完全缓解(CR)率明显低于EVI1表达阴性患儿(P<0.05)。结论 EVI1基因表达阳性的AML患儿近期预后差;EVI1基因在AML的病程中活化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基因相互作用或染色体异常的结果,其活化机制及功能还需进一步研究。
- 姜敏李小青胡东邱奕宁张志泉张冰玉韩娟金润铭
- 关键词: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免疫分型核型儿童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脓毒症与噬血细胞综合征被引量:5
- 2012年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是临床损伤性疾病(包括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导致的全身l生炎症反应,而脓毒症(sepsis)是其中因感染或有高度可疑感染时引起的一种极端情况。感染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寄生虫和病毒等,临床表现一般认为是机体过度炎症反应或炎症失控所致,
- 姜敏金润铭
- 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症噬血细胞综合征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