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元喜
- 作品数:25 被引量:138H指数:6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青年健康志愿者24小时食管阻抗-pH值监测被引量:4
- 2010年
- 食管pH值监测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诊断的重要手段,但不能识别被食物中和或抗酸治疗后发生的pH〉4的反流事件,也不能反映食团的体积、成分及食管其他部位存在的pH值变化。食管阻抗监测联合pH值监测可以弥补单独pH值监测的局限性,联合pH值监测测得的不同酸碱度亦可进一步对胃食管反流进行分类,且研究证明其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本文报道中国青年健康志愿者24h食管阻抗-pH值的监测结果。
- 朱立人许树长陈莹王琛程静刘远飞姜元喜童依丽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PH值监测
- 胃食管反流病维持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09年
-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大部分患者需经过初始治疗和维持治疗两个阶段。目前维持治疗的方案主要包括持续治疗、间歇治疗和按需治疗,在胃食管反流病维持治疗中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 姜元喜许树长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
- 功能性便秘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36
- 2021年
- 功能性便秘(FC)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传统治疗方法往往无法有效解决患者的便秘及腹部症状,各种新的治疗方法值得关注。该文从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及精神心理干预方面综述了FC及IBS-C的治疗研究进展,以期为这两种疾病的治疗提供思路。
- 王珺文孙会会姜元喜陈莹许树长
-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慢病管理在透析前期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慢病管理在透析前期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1-2022.12在本院就诊的透析前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慢病管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之上,采用积极心理学的干预方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肾病生活质量简表(KDQOL-SFTM 1.3)评分。结果 共97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试验组49例,对照组48例。干预8周后,试验组SAS评分和SD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干预后试验组KDTA总分和SF-36总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慢病管理能够明显改善透析前期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 路燕燕庄勤姜元喜王爱丽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积极心理学慢病管理
- 结肠憩室合并结肠肿瘤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结肠憩室合并结肠肿瘤的临床特征及风险与转归。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9年7月于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634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有无结肠憩室将患者分为憩室组(n=1616)和无憩室组(n=45243),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肠憩室与结肠肿瘤之间的关系,探讨结直肠息肉合并憩室的风险与转归。结果憩室组患者结肠息肉、腺瘤和进展期腺瘤的比例明显高于无憩室组(P<0.05)。两组患者的锯齿状病变和结肠癌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肠憩室是息肉和腺瘤检出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而与锯齿状病变和结肠癌之间无显著关系。近端、远端或双侧结肠憩室患者均有较高的息肉和腺瘤检出率(P<0.05)。息肉和腺瘤的检出率随着憩室数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近端和远端憩室合并结肠息肉出现不典型增生的风险较低。结论结肠憩室与结肠息肉和腺瘤的检出显著相关,但并不增加同一结肠段息肉的风险。
- 钱雪董智瑀陈莹陈莹姜元喜孙会会
- 关键词:结肠憩室结肠腺瘤
- Meta分析:洗必泰预防化疗诱导致口腔黏膜炎的作用被引量:6
- 2017年
- 有4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后会发生口腔黏膜炎,严重的口腔黏膜炎会导致生活质量的显著下降、营养摄入不足甚至需要延期化疗。
- 路燕燕姜元喜
- 关键词:口腔黏膜炎化学疗法洗必泰口腔护理META分析
- 精神应激与功能性胃肠病被引量:2
- 2013年
-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精神应激刺激与FGID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 孙会会陈莹姜元喜许树长
- 关键词:功能性胃肠病精神应激发病机制FGID应激刺激
- 24h食管pH-阻抗联合监测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价值评估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评估24 h食管pH-阻抗联合监测在诊断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的价值。方法纳入具有典型症状(反酸、烧心)或具有不典型症状(咽喉炎、咳嗽、胸痛等)但怀疑与胃食管反流相关的患者,共计142例,均进行上消化道内镜、24 h食管pH-阻抗联合监测。其中以内镜下发现反流性食管炎、DeMeester积分≥14.72及SI≥50%者定义为GERD组(59例),余83例为非GERD组,比较两组的24 h食管pH-阻抗联合监测结果。结果 (1)24 h食管pH监测的各指标中,DeMeester积分、pH<4的总时间(%)、pH<4长于5 min反流次数对诊断GERD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2)腔内阻抗监测的各项指标单独诊断GERD的敏感性一般(均在45%以下),但酸反流合计(97.59%)、液体反流合计(97.59%)、食团清除时间(98.80%)、近端反流百分比(98.80%)等指标特异性较好。(3)与24 h食管pH监测比较,24 h食管pH-阻抗联合监测可发现更多异常反流情况(χ2=14.65,P<0.000)。结论 pH<4的总时间(%)、pH<4长于5 min反流次数这两个参数指标结合DeM eester积分是判断GERD的重要指标。单独腔内阻抗监测的各项指标对诊断GERD的敏感性一般,但24 h食管pH-阻抗联合监测可弥补单纯pH监测的不足,识别更多异常反流情况。内镜+24 h食管pH-阻抗联合监测是诊断GERD的选择。
- 易丽莎陈莹孙会会姜元喜许树长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
- 胃部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近期胃镜复查价值系统评价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胃部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后近期复查胃镜能否有效减少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发生。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library、Elsevier、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收集其中有关胃部病变ESD术后常规复查胃镜对术后迟发性出血影响的文献,经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后提取人选文献的数据资料,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其中4篇为随机对照试验,6篇为队列研究。Meta分析显示:ESD术后常规复查胃镜并不能有效降低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风险(OR=1.38,95%CI:0.89—2.13,P=0.15);复查胃镜时预防性止血组与未预防止血组比较,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45,95%CI:0.65~3.22,P=0.36)。结论胃部病变ESD术后没有必要对所有患者行常规胃镜复查,但对于术后出血风险高危患者行常规胃镜复查可能具有一定临床意义,通过预防性止血措施至少可控制该类患者的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在较低水平。
- 姜元喜边海鹏陈莹许树长
-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迟发性出血
- 老年便秘,四步解决很关键
- 2025年
- 很多老年人因受到便秘的困扰,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有些老年人还羞于向家属或医生提及此事,不仅患者本人很难受,而且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可以说是难以言说的痛苦。一天没大便就着急?没必要有些老年朋友一天没解大便就很紧张,其实,这种情况并不是便秘。便秘主要包括三种情况:大便次数减少,每周排便少于3次;粪便干硬,像坚果样或麻花样;排便困难,很费力、费时,有排出不尽感,常常刚从厕所里出来,就又想去解大便。这些都属于便秘的范畴,因此,如果一两天没解大便,并且没有其他不适,无需过度紧张。
- 姜元喜陈莹
- 关键词:老年便秘排便困难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