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金河
- 作品数:19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公安部部级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大鼠急性脑干损伤神经细胞凋亡和轴突的变化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研究急性脑干损伤早期的病理变化,探讨其在急性脑干损伤中的法医学意义。方法采用自由落体造成大鼠急性脑干损伤模型,HE染色常规观察各部位脑组织的显微形态改变之后,用TUNEL末端标记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用LSAB染色显示神经丝蛋白(NF)。结果实验动物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法医案例;脑干损伤的大鼠脑组织淤血、水肿、环状出血,脑皮质内神经凋亡细胞数目明显增多(P<0.01);脑干部位神经轴突排列紊乱、肿胀、断裂。结论上述多种病理变化对急性脑干损伤的死后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 刘华李健刘力唐金河王繁龙刘雅诚任嘉诚
-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脑干损伤凋亡
- 结节型钙化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猝死1例被引量:1
- 2005年
- 陈庆李长荣唐金河
-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猝死主动脉瓣尸检
- 带消音器枪弹创的实验病理研究
- 1998年
- 使用国产7.62mm口径微声轻型冲锋枪,以不同距离射击实验动物,制成带消音器枪弹创,并使用国产7.62mm口径轻型冲锋枪作对照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表明:在接触和近距离射击时,带消音器枪弹刻与典型枪弹剑比较有明显不同;根据消音器的结构和原理,结合实验结果,建立了带消音器枪弹创的形态学特征及其诊断依据。为法医学检验鉴定提供了实验性资料。
- 任嘉诚唐金河李长荣刘晓维徐华
- 关键词:枪弹创
- 脑干损伤致死星形胶质细胞GFAP和ET-1的表达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研究星形胶质细胞GFAP和ET-1的表达在脑干损伤的分子病理学改变并探讨对脑干损伤法医学鉴定中的意义。方法 筛选本中心提供的不同时间急性脑干损伤死亡的脑标本15例及非颅脑损伤死亡标本5例,HE染色常规观察各部位脑组织的显微形态改变之后,用检测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胶质细胞GFAP和ET-1的表达,研究其病理变化。结果 生前急性脑干损伤部位GFAP阳性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形态变大,存在ET-1的表达。结论 上述系列病理变化对于法医实践中急性脑干损伤的死后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 李健刘华刘力唐金河王繁泷赵晓宇任嘉诚
- 关键词:脑干损伤星形胶质细胞GFAPET-1
- 枪弹创前置物射入口形态学的实验研究
- 使用54式7.62mm口径手枪及56式7.62mm口径半自动步枪射击约克夏种白猪13只,同时以各种玻璃、木板、汽车门、动物躯干等物质作为中间障碍物.制成前置物射入口36 例.并与对照组6例射入口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表明.前...
- 唐金河刘晓维任嘉诚徐华李长荣
- 关键词:枪弹创
- 大鼠急性脑干损伤致死后脑干组织细胞色素C含量的测定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C含量测定在脑干损伤死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重物自由落体造成的大鼠急性脑干损伤模型,通过酶联免疫(ELISA)的方法,检测脑干损伤致死大鼠与非脑干损伤致死大鼠脑干组织细胞胞浆细胞色素C含量。结果急性脑干损伤组神经元细胞胞浆细胞色素C的含量(8.276±0.425)较非脑干损伤组(2.002±0.514)为高,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干组织细胞色素C含量测定对急性脑干损伤的死后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 刘华王繁泷李健刘力唐金河刘进洲任嘉诚
-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酶联免疫细胞色素C
- 颅脑损伤后心内膜下出血的病理及心电图改变被引量:1
- 1999年
- 研究颅脑损伤后心内膜下出血的病理改变及其法医学意义。利用68例颅脑损伤的尸检和临床病历资料,以及相应心内膜下出血的心脏标本,以病理组织学方法观察心肌损害,分析心电图异常图形。结果显示:早期主要为左心室内膜下新鲜出血,浅层心肌出血,心肌散在灶状变性、横纹消失等心肌缺血性改变。晚期主要为以多形核白细胞为主的浸润,成纤维细胞增多,早期心肌瘢痕形成等心肌梗死样改变。21倒心电图异常以窦性心动过速和ST-T改变为主,严重的出现心律紊乱和房室传导阻滞。研究颅脑损伤后心内膜下出血的病理改变和心电图异常,在法医学实际检验鉴定和临床救治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刘力王惠来刘晓维唐金河徐华赵晓宇
-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颅脑损伤
- 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法鉴定电击死1例被引量:3
- 2009年
- 唐金河赵春梅王繁泷赵伟朱晓斌
-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电击死
- 跳弹创形态学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跳弹创形成的条件,研究跳弹在体内弹道学特点及致伤能力,建立跳弹创的诊断依据。方法选用国产54式手枪及56式半自动步枪,配用51式手枪弹及56式步枪弹以水磨石板为反跳靶体,射击约克夏种猪4头,复制出跳弹创模型12例。观察射入口、创道及着弹点特征。结果 跳弹的形成受靶体性状、弹头形态和速度、入射角与反跳角等条件因素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高初速尖型弹头的反跳角<低初速圆型弹头;创道无明显瞬时空腔效应;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6项诊断依据。结论 正确诊断跳弹创对射击方向和距离、重建弹道、分析枪击目的、评估损伤程度有实用价值。
- 徐华任嘉诚唐金河刘晓维李长荣王繁泷
- 关键词:形态学枪弹创子弹
- 根据霰弹丸分布图形推断射击距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建立推断制式霰弹猎枪射击距离的数学计算公式和方法。方法 选用国产制式12号及16号猎枪,配用1号及3号猎枪弹,以1至12m距离射击实验靶纸,获得霰弹分布图形360例,将图形测量数据与实验距离进行数学理论分析。结果 建立6种不同枪弹种类推断射击距离d的计算公式,分别为12-1型(缩口)ss=-0.2+0.44d;12-1型(无缩口)ss=-0.94+0.63d;12-3型(缩口)ss=-0.59+0.52d;12-3型(无缩口)ss=-0.36+0.34d;16-1型s=-0.37+0.30d;16-3型s=-0.16+0.23d,并用Visual Basic5.0软件编制通用程序汇总软件。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简单实用,误差较小,可以用于推断制式猎枪的射击距离。
- 刘晓维徐华唐金河任嘉诚李长荣刘风刘智敏沈雪槎
- 关键词:射击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