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磊

作品数:27 被引量:178H指数:9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蚌埠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胰腺
  • 5篇胰腺炎
  • 5篇腺炎
  • 5篇螺杆菌
  • 5篇急性胰腺炎
  • 5篇干扰素
  • 4篇幽门螺
  • 4篇幽门螺杆菌
  • 4篇胃癌
  • 4篇免疫应答
  • 4篇干扰素-Γ
  • 3篇上消化道
  • 3篇上消化道出血
  • 3篇细胞免疫
  • 3篇细胞免疫应答
  • 3篇消化道
  • 3篇消化道出血
  • 3篇内镜
  • 3篇化道
  • 2篇蛋白

机构

  • 23篇蚌埠市第三人...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怀远县...

作者

  • 23篇周磊
  • 20篇张旭
  • 13篇杨清峰
  • 10篇江泳
  • 9篇张爽
  • 9篇张群超
  • 7篇刘伟
  • 4篇黄敏
  • 3篇关玉龙
  • 2篇冯春
  • 2篇张毅
  • 1篇曹海龙
  • 1篇李珊珊
  • 1篇叶云
  • 1篇王小璇
  • 1篇张乐
  • 1篇房玉亮
  • 1篇李银仙
  • 1篇程军
  • 1篇李甲

传媒

  • 7篇淮海医药
  • 6篇蚌埠医学院学...
  • 4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胃肠病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癌患者血清白介素-4和干扰素-γ变化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相关性胃癌患者血清白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的变化,以探讨H.pylori感染时宿主TH1/TH2细胞的免疫应答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7例H.pylori阴性胃癌患者和13例H.pylori阳性胃癌患者血清IL-4及IFN-γ的含量。结果 2组患者血清IL-4及IFN-γ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97)。结论 H.pylori感染对胃癌患者TH1/TH2细胞的免疫应答无明显影响。
江泳杨清峰张旭张爽周磊刘伟张群超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免疫应答白介素-4干扰素-Γ胃癌
^(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1000例临床观察
2007年
目的观察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的临床应用。方法1000例患者,其中浅表性胃炎497例,糜烂性胃炎152例,胆汁返流性胃炎89例,胃溃疡114例,十二指肠溃疡132例,胃癌28例。应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是否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结果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31%,74%,75%,91%,94%,95%。结论幽门螺杆菌与胃炎,胃溃疡,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冯春周磊
关键词:螺杆菌消化性溃疡
左氧氟沙星使用与细菌耐药率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统计某三甲医院2009-2015年左氧氟沙星使用与10种主要细菌耐药率之间的相关性,为降低细菌耐药性和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2009-2015年左氧氟沙星使用及细菌耐药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抗菌药物消耗量和细菌耐药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左氧氟沙星消耗量从2009年11598.20DDD到2015年8023.60DDD,下降了30.82%。左氧氟沙星使用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无相关性,与溶血性葡萄球菌(r=-0.64)和屎肠球菌(r=-0.64)耐药率存在负相关,除此之外与常见细菌耐药率存在正相关,其中与铜绿假单胞菌(r=0.79,P<0.05)及粪肠球菌(r=0.93,P<0.01)耐药率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某院左氧氟沙星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呈下降趋势;除鲍曼不动杆菌、溶血性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外,左氧氟沙星的使用与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率呈正相关;提高左氧氟沙星使用频度可能导致某些细菌耐药率增高。
叶云张旭周磊程军李甲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细菌耐药限定日剂量
酮康唑引发缺血性结肠炎1例内镜观察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的少见病因、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内镜下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以腹泻、腹痛伴血便为主要症状的住院患者在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的同时在48 h内完善实验室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后给予特异性治疗并积极寻找可能的病因。结果:患者发病前有明确的服用酮康唑病史,血白细胞增高,大便RBC 4+,WBC+,OB+,结肠镜检查提示缺血性结肠炎。抗生素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罂粟碱治疗10 d后复查结肠镜提示完全治愈。结论:服用酮康唑可能是引起缺血性结肠炎的少见病因,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可靠手段,低分子右旋糖酐联用罂粟碱对治疗缺血性结肠炎具有很好疗效。
杨清峰张旭江泳周磊关玉龙张毅
关键词:结肠炎酮康唑内镜术
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第一次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8
2014年
目的评价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联合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第一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方法将75例患者按住院顺序分为2组,所有患者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38例)先用奥曲肽0.1 mg静脉推注(5 min),随后以0.6 mg溶于48 ml生理盐水中,2 ml/h持续泵入,联合垂体后叶素,以0.2U/min持续静滴;对照组(37例)仅使用奥曲肽,剂量和方法同治疗组。呕血停止者,每4 h经患者胃管抽取胃内容物一次,出血停止定义为从胃管抽取出的内容物的颜色转为清亮,记录从开始用药到停止出血所用的时间。结果治疗后平均止血时间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1.4±3.3)h、(51.8±2.6)h,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t=3.16,P=0.034);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73%(χ2=4.789,P=0.029)。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联合应用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第一次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伟李珊珊周磊张旭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失代偿期生长抑素垂体后叶素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细胞免疫应答及与胃癌的关系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时不同疾病宿主Th1/Th2细胞免疫应答变化及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浅表性胃炎、胃癌前病变和胃癌患者血清γ干扰素(IFN-γ)及白细胞介素-4(IL-4)的水平,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种疾病患者胃黏膜病变局部IFN-γ及IL-4的表达情况。结果:Hp阳性的浅表性胃炎患者血清IL-4水平较Hp阴性的浅表性胃炎患者明显降低(P<0.01);Hp阳性的浅表性胃炎、胃癌前病变及胃癌患者血清IL-4水平随病变的进展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但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FN-γ水平亦均无明显不同(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IFN-γ在Hp感染的浅表性胃炎中表达较高(P<0.05),IL-4的表达与之相反,在Hp感染的胃癌组织中表达较高(P<0.05)。结论:胃病变局部Th1/Th2细胞免疫应答变化与Hp感染相关疾病的进展,特别是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杨清峰江泳张旭周磊张爽
关键词:胃疾病幽门螺杆菌辅助性T细胞胃癌干扰素-Γ
胃癌患者血清白介素-4和干扰素-γ变化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血清白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的变化,以探讨胃癌患者Th1/Th2免疫漂移状态。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21例胃癌患者和17例浅表性胃炎患者血清IL-4及IFN-γ的含量。结果 2组患者血清IL-4及IFN-γ含量分别为(4.83±1.95)pg/ml和(309.74±101.9)pg/ml,浅表性胃炎患者血清IL-4及IFN-γ含量分别为(4.78±2.03)pg/ml和(316.78±100.02)pg/ml,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胃癌患者系统性免疫无明显的Th1/Th2漂移现象。
江泳杨清峰张旭张爽周磊刘伟张群超
关键词:胃肿瘤白介素-4干扰素-Γ
复方丹参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疗效。方法:将44例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在常规禁食、胃肠减压等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曲肽0.6mg加NS48ml以2ml/h(奥曲肽0.025mg/h)经微量静脉泵持续静脉泵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复方丹参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腹部体征消失的时间,住院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亦短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联合奥曲肽能明显改善AP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杨清峰张旭周磊
关键词:胰腺炎奥曲肽丹参
小剂量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肝硬化患者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中清醒镇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择期行EVL的患者根据清醒镇静药物组合及剂量不同,随机分成2组。Ⅰ组给予芬太尼1.5μg/kg,丙泊酚0.8~1.2 m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呼之不应时进行操作;Ⅱ组给予舒芬太尼0.12μg/kg,丙泊酚0.25~0.5 mg/kg,待患者OAA/S评分达3分时即进行操作。记录2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以及胃镜操作时间、恢复时间、患者和内镜医生满意度评分以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结果:Ⅱ组患者血压、呼吸和心率术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Ⅰ组的低血压的发生率35.7%高于Ⅱ组(5.5%)(P<0.05);Ⅱ组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Ⅰ组(P<0.05),2组的操作时间、患者和内镜医生满意度评分均无明显不同(P>0.05)。结论:小剂量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能安全有效地用于肝硬化患者EVL,患者具有较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和较少的呼吸抑制。
杨清峰张旭江泳周磊张爽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丙泊酚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套扎术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癌患者局部Th1/Th2细胞免疫应答变化被引量:9
2012年
背景: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发生相关,免疫应答可能是其主要致病机制之一。目的:探讨Hp相关性胃癌患者黏膜局部Th1/Th2细胞免疫应答变化。方法:选取2011年1~6月27例胃癌患者和28例对照者,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Hp抗体检测Hp感染,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局部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4表达情况。结果:Hp总体感染率为61.8%。Hp阳性患者中,胃癌组IFN-γ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4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p阴性患者中,胃癌组IFN-γ、IL-4表达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Hp阳性胃癌患者IL-4表达明显高于Hp阴性胃癌患者(P<0.05),Hp阳性对照组IFN-γ表达明显高于Hp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Hp阳性对照者以Th1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为主,Hp阳性胃癌患者以Th2细胞为主。黏膜局部Th1/Th2细胞免疫应答变化可能与Hp感染相关疾病的进展,特别是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江泳杨清峰张旭周磊张爽张群超张毅
关键词:螺杆菌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