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华
- 作品数:67 被引量:150H指数:7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人类博卡病毒感染所致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人类博卡病毒(HBoV)所致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因细支气管炎于2007年6月-2008年5月住院治疗的271例患儿的呼吸道标本(鼻咽分泌物或咽拭子),应用多重PCR技术检测其HBo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鼻病毒(RhV),流感病毒A、B型(FluA、FluB),副流感病毒1、3型(PIV1、PIV3),人类偏肺病毒(hMPV)9种病毒。随机选取RSV感染阳性患儿28例作为对照组。分析HBoV感染组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271例标本中,病毒阳性标本163例(60.1%)。其中HBoV阳性21例(12.9%),RSV阳性61例(37.4%);HBoV并其他病毒感染8例(38.1%),与RSV、FluA合并感染各3例,与ADV、RhV合并感染各2例,与hMPV合并感染1例。HBoV感染组与对照组患儿临床资料除在流行季节上有差异外,在性别、发病年龄、临床症状、肺部体征、辅助检查、住院天数、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比较均无差异。结论HBoV是小儿细支气管炎的另一重要病原体,与RSV感染者在临床表现上无明显差异。HBoV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较轻,呼吸功能均属于轻中度受损,且以轻度为主,均未出现并发症、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
- 谢淑霞陆学东林广裕庄婉莉林创兴周仁彬周晓华马廉
- 关键词:细支气管炎人类博卡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 1例儿童交替性偏瘫的报道及文献复习
- 2014年
- 目的探讨儿童交替性偏瘫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以提高对儿童交替性偏瘫的认识。方法对1例儿童交替性偏瘫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及诊断、治疗经过进行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此例患儿以抽搐起病,之后反复出现偏瘫,脑电图、头颅CT、MRI、MRA及先天性代谢缺陷检测未见异常,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儿童交替性偏瘫在临床需引起重视,在治疗上目前尚无特效药物。
- 林创兴陈派镇周晓华林广裕
- 关键词:儿童偏瘫儿童交替性偏瘫
- 细菌性脑膜炎患儿抗生素有效治疗后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持续异常的临床分析
- 2021年
- 目的:探讨细菌性脑膜炎患儿抗生素有效治疗超过30 d后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仍持续异常的可能机制及停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6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经抗生素治疗30 d后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仍异常(>20×10^(6)/L)的20例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15 d~132月,平均(39.73±44.97)个月。结果:所有患儿经抗生素治疗44 d内临床症状及外周血炎症指标均恢复正常,影像学检查也未见明显异常,但抗生素疗程30 d时患儿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仍高于20×10^(6)/L。住院期间抗生素疗程30~82 d,平均(45.30±14.15) d。17例患儿出院时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仍然高于正常值,其中出院后定期随访的13例患儿,出院时脑脊液白细胞计数(20~110)×10^(6)/L,平均(47.15±29.18)×10^(6)/L,出院后不再使用抗生素,定期复查脑脊液。其中10例患儿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为32~138d,平均(71.31±27.23) d;3例患儿出院后无临床症状表现,随访后期拒绝复查脑脊液。结论:若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有效抗生素疗程已足够,仅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可谨慎停用抗生素,密切观察、定期随访并复查脑脊液,以避免抗生素的长期使用。
- 周晓华李彩霞林广裕林创兴蔡晓莹陈派镇
- 关键词: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抗生素
- 100例百日咳婴幼儿合并病毒感染情况及临床特征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百日咳婴幼儿合并病毒感染情况及其对病情的影响。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确诊百日咳的住院婴幼儿,采集鼻咽拭子进行包括百日咳在内的10种病原体检测,即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PIV)、百日咳杆菌(BP)、人鼻病毒(HRV)、博卡病毒(HBoV)、人偏肺病毒(hMPV)、流感病毒B型(INF-B)、腺病毒、流感病毒A型和巨细胞病毒(CMV)。根据病原体检出结果分为百日咳单检出组(单检出组)和合并病毒共检出组(共检出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临床特征的差异及对其病情的影响。结果100例婴幼儿中,男54例(54.0%),女46例(46.0%),年龄分布在28 d~2岁5个月,中位年龄3.5个月。百日咳单检出56例,合并病毒共检出44例,其中合并CMV 14例(31.8%,14/44),HRV 7例(15.9%,7/44),PIV 7例(15.9%,7/44),RSV 4例(9.1%,4/44),hMPV 1例(2.2%,1/44),CMV+HRV 8例(18.2%,8/44),HRV+HBoV 1例(2.2%,1/44),CMV+PIV 1例(2.2%,1/44),CMV+PIV+INF-B 1例(2.2%,1/44)。单检出组患儿治疗前合并发绀、需要头罩中流量吸氧、收治PICU、合并重症肺炎或心肌酶异常的例数均高于共检出组(P均<0.05),而出生月龄低于共检出组(P<0.05)。3月龄以上患儿比较临床特征时,仅发现单检出组治疗前合并发绀例数和住院天数高于共检出组(P<0.05),其余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日咳单检出组患儿需要头罩中流量吸氧、合并重症肺炎或心肌酶异常的例数均高于共检出组,其原因可能主要与月龄偏小有关。
- 韩馨怡蔡晓莹林广裕林创兴周晓华陈俊铎黄泽鑫
- 关键词:百日咳病毒
- 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人类鼻病毒的检测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与鼻病毒的关系。方法对1例男性,1岁零6个月的抽搐患儿的脑脊液、咽拭子应用RT-PCR多重检测技术进行呼吸道病毒及脑炎病毒检测,阳性结果再进一步基因测序,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该患儿咽拭子及脑脊液样本中均检测到鼻病毒的特异性核酸片段,但其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改变均较轻,未发现其他严重脑损伤的表现。结论鼻病毒可能是我国小儿脑炎的病原之一,应引起重视。结果首次表明鼻病毒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蔡晓莹陆学东林广裕王琼林创兴陈派镇周晓华
-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儿童
- 新型呼吸道病毒在儿科重症监护室的检出及其临床意义
- 目的了解新型呼吸道病毒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中的检出情况及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600份,随机选取社区健康体检儿童咽拭子87份作为健康对照。应用多重PCR技术对...
- 林广裕蔡晓莹蔡志伟林创兴陈派镇周晓华肖泽曦陆学东
- 关键词:新型病毒呼吸道病毒儿科重症监护室
- 文献传递
- 2011-2012年粤东地区重症手足口病病原学及临床研究
- 目的 探讨2011-2012年粤东地区重症手足口病病原学的流行特点.方法 收集2011年至2012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因手足口病住院治疗的患儿咽拭子588份,并登记患儿年龄、性别、就诊日期、临床表现等临床资料...
- 蔡晓莹林广裕林创兴谢金纯蔡志伟周晓华陈派镇
- 中医温病学“防传变”理论在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治疗决策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中医温病学"防传变"理论在小儿手足口病防控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2008-03/2009-12收治的44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2010-01/2011-09收治的1059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当年卫生部关于手足口病的诊疗指南或专家共识进行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于出现"重症倾向"表现患儿提前给予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及布洛芬等免疫干预治疗,观察两组间由"重症倾向"转化为重症、危重症及死亡病例的差异。结果对照组132例"重症倾向"患儿转化为重症71例(54.0%),危重症13例(9.9%),死亡4例(3.0%);观察组231例"重症倾向"患儿转化为重症29例(12.6%),无危重症及死亡病例。两组比较"重症倾向"患儿转化为重症、危重症及死亡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根据中医温病学中"防传变"理论,对出现"重症倾向"表现的手足口病患儿及时应用免疫调节等方法干预,能有效减少转化为重症、危重症及死亡病例。
- 林创兴林广裕冯晶陈派镇周晓华马廉
- 关键词:手足口病中医药疗法温病传染病
- 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被引量:38
- 2013年
-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病例组为住院HFMD患儿37例,均已确诊为肠道病毒感染,其中轻型病例21例,重症病例16例;对照组为本院同期唇腭裂治疗中心的先天性唇腭裂、非感染择期手术同龄患儿10例。应用液相芯片分析平台检测病毒阳性患儿的血清标本及对照组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α、IL-1β、IL-2、IL-6、1L-8、IL-12亚单位P40(IL-12P40)、IL-12亚单位PTO(IL-12P20)、IFN-γ、IL-4、IL-10、1L-1β水平,并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重症组IFN-1、IL-10、IL-12P40、IL-1α、IL-1β、IL-4、IL-6、IL-8和TNF—α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2);重症组细胞因子INF-1和IL-2的表达水平均高于轻症组(P均〈0.02);轻症组IL-10、IL-12P40、IL-1α、IL—1α、IL4、IL-6、IL-8和TNF-α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2);轻症组IL-13和IL-12P7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2)。2.病情严重程度与INF-γ(Rs=0.654)、IL-10(Rs=0.517)、IL-10(Rs=0.575)、IL-1β(Rs=0.413)、IL4(Rs=0.508)、IL-6(Rs=0.446)及TNF-α(Rs=0.409)中度相关(Rs〈0.05),与IL-2(Rs=0.351)及IL=8(风=0.392)呈低度相关(P均〈0.05),与IL-13(Rs=-0.304)呈负相关(P〈0.05),与IL-12P40、IL-12P70及白三烯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HFMD患儿在感染病毒后其病情发展与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有关,多数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过度表达可能是发生重症HFMD的免疫病理基础。IFN-γ、IL-10、IL-12P40、IL-1α、IL-1β、IL4、IL-6、IL-8、TNF—α及IL-2的高表达可能促进HFMD的进展。
- 谢金纯林广裕陆学东陈派镇郑燕玲肖泽曦冯学永蔡晓莹林创兴周晓华
- 关键词:手足口病细胞因子免疫功能
- 粤东地区细支气管炎患儿中人偏肺病毒和人博卡病毒的检出被引量:7
- 2009年
- 细支气管炎患儿在儿科十分常见,而且相当一部分患儿日后会转化为反复的喘息发作乃至哮喘^[1]。目前认为其病原学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和腺病毒等。人偏肺病毒(hMPV)和人博卡病毒(HBoV)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人类呼吸道感染病毒,其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重要性,正日益受到儿科呼吸病学者的重视^[2],已有报道其与小儿喘息性疾病的关系较为密切^[3-5],我们于2007年2-8月对细支气管炎住院儿童的鼻咽抽取物(NPA)进行了hMPV和HBoV的检测研究,以了解这两种新现病毒在细支气管炎中的重要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林广裕朱玲林创兴吴扬周仁彬周晓华马廉陆学东
- 关键词:细支气管炎人博卡病毒人偏肺病毒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