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芬
- 作品数:24 被引量:199H指数:7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浙江省35所医院感染器械清洗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了解浙江省部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感染器械的清洗现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探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提高感染器械清洗质量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浙江省15所三级甲等医院和20所二级甲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感染器械的清洗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35所医院中,按照《消毒供应中心的三大卫生行业标准》规范处理感染器械的占51.4%,担心采取先清洗后消毒处理感染器械被感染的占70%,感染器械集中化处理的占42.8%,接受感染器械清洗灭菌专门培训的占60%,检测清洗效果采用目测法的占56%。结论影响感染器械规范处理的主要因素有清洗条件不具备、清洗人员相关知识缺乏、清洗人员培训力度不够、防护用品不全、检测方法落后和监控力度不强等。各级医院应针对这些因素,规范感染器械清洗消毒,寻求科学有效的方法对感染器械的清洗环节进行日常监测,提高清洗质量和灭菌成功率,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
- 周慧芬王辉娥陈乐珍吴小琴
-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
- 头孢菌素类皮试液浓度配制准确性的探讨被引量:9
- 2007年
- 头孢菌素类(先锋霉素类)抗生素具有高效、低毒、抗菌酱广的优点,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使用过程中可出现过敏反应.目前采用先做皮试的方法来预防。皮试液的浓度以含先锋霉素500μg/ml或300μg/ml为标准,皮试注入量0.1ml(含先锋霉素50μg或30μg)。配制方法参照《护理学基础》(2003年人民一生出版社,3版);浙江省的各医院目前均按《护理管理与临床护理技术规范》(2003年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中的疗法执行。
- 贺彩芳周慧芬
- 关键词:皮试液浓度头孢菌素类《护理学基础》过敏反应护理技术
- 上颈段哑铃型神经源性肿瘤显微手术的术中护理体会
- 目的报道显微手术治疗上颈段哑铃型神经源性肿瘤术中护理配合经验。方法通过对 17例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上颈段哑铃型神经源性肿瘤的术中配合,观察显微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肿瘤全切除16例,次全切1例,出院时生活能...
- 徐小群周慧芬叶瑶曹茜包纯纯吴哲褒
- 文献传递
- 药物标识在手术台上用药的应用
- 标识是信息的载体,规范,醒目的标识能给人们一种警示信息,使其对此有所反应,有所触动,从而对其思想和行动行为产生影响。随着现代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手术室护士用药增多和范围扩大,用药不良反应和不安全因素也随之增加,如何正确及...
- 王盈周慧芬
- 文献传递
- 消毒供应中心水处理系统的质量控制
- 水质是影响器械清洗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对消毒供应中心清洗环节的水质要求有明确规定,即机械化清洗应采用软化水,清洗过程的最终漂洗应采用去离子水(纯化水)。随着规范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医院应用水处理系统获...
- 周慧芬黄红莲黄玉莲
- 文献传递
- 上颈段哑铃型神经源性肿瘤显微手术的术中护理体会
- 2008年
-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上颈段哑铃型神经源性肿瘤的护理配合。方法总结1996-2007年17例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上颈段哑铃型神经源性肿瘤的术中配合,分析护理配合的重点及难点。结果1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肿瘤全切16例、次全切1例;出院时生活完全自理6例,一般能自理6例,完全不能自理的5例。结论除熟练掌握精细显微外科技术外,术中护士熟练密切的配合和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是显微手术治疗上颈段椎管内肿瘤成功的保障。
- 徐小群周慧芬叶瑶包纯纯吴哲褒
- 关键词:显微手术手术护理
- 药物标识在手术室安全用药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药物标识管理在手术室安全用药中的应用。方法针对影响手术室安全用药的原因,采用色彩标识和无菌记号笔做标识的方法进行手术室用药的管理。结果手术室用药安全性提高,2010年1-9月无用药不良事件不生。结论使用便捷的药物标识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术中药物使用差错的发生,提高手术用药安全。
- 王盈周慧芬
- 关键词:手术管理安全用药
- 保鲜膜在手术室的应用被引量:1
- 2003年
- 手术室是外科手术的主要场所,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效果和患者的预后.加强各类医用物品的消毒灭菌管理是保证手术室工作质量的核心,手术室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上稍有疏忽都有可能造成感染.
- 周慧芬林卫红
- 关键词:保鲜膜手术室
- 对甲状腺手术改进体位的观察与护理被引量:60
- 2003年
- 林卫红陈丽莉周慧芬
-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体位护理
- 两种化学PCD在压力蒸汽灭菌批量监测中的运用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评价化学PCD在压力蒸汽灭菌批量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两种化学PCD装置现场监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效果。结果按预定程序进行灭菌,同时使用管腔型PCD进行监测,30次有3次不合格,使用3M公司的化学PCD进行监测则全部合格。修改灭菌器参数,增强抽真空效果,两种化学PCD监测结果均合格,生物监测也均合格。结论管腔型PCD在监测灭菌器的冷空气排除能力方面更敏感,尤其适用于使用年限较长的灭菌器灭菌过程的监测。
- 王辉娥周慧芬王林渊
- 关键词:压力蒸汽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