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新体
  • 1篇手术
  • 1篇手术室
  • 1篇蜕膜
  • 1篇蜕膜组织
  • 1篇腔镜手术
  • 1篇流产
  • 1篇流产患者
  • 1篇门诊
  • 1篇门诊手术
  • 1篇门诊手术室
  • 1篇镜检
  • 1篇宫腔
  • 1篇宫腔镜
  • 1篇宫腔镜检
  • 1篇宫腔镜检查
  • 1篇宫腔镜手术
  • 1篇芬太尼
  • 1篇复合芬太尼
  • 1篇避孕

机构

  • 3篇深圳市南山区...

作者

  • 3篇周建慧
  • 2篇王红霞
  • 1篇温桂英
  • 1篇王燕英
  • 1篇常峻
  • 1篇张静
  • 1篇马琍
  • 1篇廖庆梅
  • 1篇杨芳

传媒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新体380Ag IUD 705例1年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新体380Ag宫内节育器的临床避孕效果。方法:对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避孕的妇女705例放置新体380Ag宫内节育器,术后15天、1、3、6、12月随访。结果:置器满1年的705例妊娠率、脱落率、因症取出率和续用率分别为每百妇女0.00、2.02、2.00和96.31。结论:新体380Ag宫内节育器使用安全,避孕效果可靠,适于在临床推广应用。
王红霞周建慧温桂英杨芳廖庆梅米中华
关键词:避孕
自然流产患者蜕膜组织TH1/TH2型细胞的变化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观察蜕膜TH1、TH2型细胞在早期自然流产患者中的变化,探讨β-HCG、孕酮与TH1、TH2在自然流产发生中的关系。方法正常早孕组15例,自然流产组2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蜕膜组织CD4+细胞胞内因子IFN-γ和IL-4,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外周血β-HCG、孕酮。结果1自然流产组蜕膜组织TH1细胞为(25.45±15.27)%,比正常早孕组(15.26±12.16)%明显增加(P=0.027);TH1/TH2比值为(27.32±15.21)%,较正常早孕组(3.46±3.69)%明显增加(P=0.000);TH2细胞在正常早孕组为(3.89±4.94)%,自然流产组为(2.13±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4)。2自然流产组血β-HCG浓度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组(z=-4.527,P=0.000);自然流产组血清孕酮浓度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组(t=-5.633,P=0.000)。3β-HCG、孕酮分别与IFN-γ呈负相关,β-HCG、孕酮分别与IFN-γ/IL4呈负相关,β-HCG、孕酮与IL4均无相关关系。结论不明原因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蜕膜TH1/TH2细胞平衡向TH1细胞为主的模式转化,HCG、孕酮减少可能与TH1、TH2细胞变化互为因果。
张静王红霞周建慧厉进王燕英刘丽益
关键词:蜕膜TH1TH2HCG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宫腔镜手术被引量:34
2004年
2001年10月至2002年10月,我院门诊手术室进行无痛官腔镜检查及手术160例,分别采用单纯丙泊酚麻醉或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常峻周建慧马琍
关键词:复合芬太尼丙泊酚宫腔镜手术门诊手术室宫腔镜检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