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隆敬
-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烟台市毓璜顶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影响胶体金隐血试验因素的探讨
- 2006年
- 吴隆敬朱祥奎
- 关键词:胶体金批号临床确诊胃出血拜耳
- 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咽喉肿瘤切除术后黏膜缺损的效果评估被引量:17
- 2008年
- 目的:咽喉肿瘤切除后黏膜缺损的修复直接影响呼吸、发音、吞咽功能的恢复。文章评估了应用异种(牛)脱细胞基质修复膜修复咽、喉术后黏膜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06-08/2007-11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咽喉肿瘤患者27例,口咽部扁桃体癌5例,下咽癌6例,喉癌16例,其中声门区癌15例,声门上区癌1例,肿瘤病理均为鳞状细胞癌。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对实验及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实验采用烟台正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批号SS070603,规格(2×2.5)cm或(4×3)cm的白色、半透明、蜂窝状片块组织,基底膜面较粗糙,另一面较光滑。扁桃体癌患者将修复膜缝于创面后,采用碘仿纱条打包固定7d。喉癌患者如缺损组织小可以将修复膜直接铺于创面缝合,如缺损较大则先应用带状肌或带状肌筋膜修补喉部缺损,然后将修复膜铺于喉内创面与黏膜切缘对位缝合,采用喉扩张模局部压迫10~12d。下咽癌及颈段食管癌患者亦应用带状肌修补下咽部后壁或侧壁缺损,然后将修复膜与局部黏膜切缘直接对位缝合。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以3,6个月,1年为观察时间;主要观察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修复的愈合,呼吸功能、发音功能、吞咽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27例患者中出院时经电子喉镜检查26例黏膜缺损修复一期愈合,1例下咽癌患者术后出现咽漏,经局部换药对症处理后愈合。4例扁桃体癌、4例下咽癌、6例喉癌患者在术后3~6个月应用电子喉镜复查,修复的局部已经恢复为肉眼可见的黏膜组织,吞咽、呼吸均恢复正常(1例声门上喉癌的患者在术后15d进食时有呛咳,经过锻炼进食恢复正常)。喉癌患者发音功能恢复,但是发音的清晰度欠佳;5例扁桃体癌中随访6个月以上4例无复发,1例术后放疗于2个月时局部�
- 张庆泉孙岩王强陈秀梅张华赵利敏姜绍红王丽王艳朱宇宏王锡温宋西成张杰吴隆敬迟作强董建军
- 关键词:黏膜缺损异种生物材料
- 肛管炎治疗的探讨
- 肛管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临床尤以慢性为多见.其特点为肛门闷胀,便后不爽,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是肛肠科中与肛周湿疹、瘙痒,多发性息肉并列难以治愈的顽症.近几年有发病率增高趋势.门诊几乎每日都能见到的常见病,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别...
- 单用成吴隆敬
-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辨证论治
- 文献传递
- 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术后缺损修复的应用
- 孙岩张庆泉姜绍红吴隆敬刘丽梅宋西成吕永斌王艳
- 任务来源:2008年烟台市科技发展计划 编号:2008142-24。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由于其自身的解剖特点,多位于腔隙,手术往往会造成不同组织的破坏,术后缺损的修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亦直接影响到术后患者功能的恢复。...
- 关键词:
- 关键词:术后缺损修复头颈外科耳鼻咽喉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织相容性
-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在喉肿瘤切除术后黏膜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应用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修复喉部手术后黏膜缺损的I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对20例喉癌术后的黏膜缺损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1期修复,其中声门区癌18例,其中T2NoMo8例,T3N1MO5例,T3N2MO4例,T4N2MO1例。声门上区癌2例,T3N1MO1例,T3N2MO1例。结果20例患者黏膜缺损修复均1期愈合。患者术后3-6个月应用电子喉镜复查,修复膜均已替代缺损黏膜组织,局部功能恢复;20例喉癌中6月生存率100%(11/11);一年生存率100%(3/3),其余9例术后不足6月,正在观察之中。讨论异种脱细胞基质修复膜为修复喉肿瘤术后的黏膜缺损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手术操作简便,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张庆泉孙岩赵利敏王强宋西成吴隆敬迟作强董建军马厚升
- 关键词:黏膜缺损脱细胞真皮基质异种
- 烟台市ABO、RhD(+)、RhD(-)血型患者的发病调查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研究烟台市ABO、RhD(+)、RhD(-)血型住院患者发病率和发病规律,为中心血站提供采血数据。方法:ABO血型亚型用吸收放散试验,唾液或血清中和抑制试验。结果:统计2004/2005 22 550例住院患者的血型,A型占27.34%,B型占33.25%,O型占28.58%,AB型占10.83%。检出稀有A亚B型3例。RhD(+)患者22 457例,占99.59%;RhD(-)患者93例,占0.412%,抗体筛选均阴性。结论:ABO、RhD(+)血型患者发病规律与血型人群分布情况有一定差异,RhD(-)血型结果与相关文献基本一致;2 a来统计显示,不同季度血型患病率没有显著性差异。故需合理调配血源为临床服务,快速提高我市输血技术水平。
- 吴隆敬付新欣臧琴波
- 关键词:RH-HR血型系统血样采集ABO血型系统
- 兔后肢急性缺血与伴行静脉血栓形成关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通过制作兔后肢急性缺血模型,观察股动脉结扎对股静脉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以及是否有形成静脉血栓的倾向。方法将20只成年健康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每组10只。B组结扎右后肢股动脉,制作肢体急性缺血模型,A组处理方法同B组,只是不结扎股动脉。测定术前及术后20 min2、4 h4、8 h及72 h股静脉血流速度;测定术前及术后24 h、48 h和72 h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A组术前与术后股静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术后20 min2、4 h4、8 h及72 h股静脉血流速度较术前明显降低(F=209,q=31.55-32.82,P〈0.01);B组术后24 h、48 h及72 h血黏度较术前增高,而A组无差别。B组有4只动物伴行静脉内有血栓形成,A组动物无静脉血栓形成。结论结扎兔股动脉后,股静脉血流速度明显减慢,血黏度增高,预示有形成静脉血栓的倾向。
- 刘国龙杨牟张居文曹小丽吴隆敬
- 关键词:四肢缺血血流速度血黏度
- PCT和CRP检测在诊断哮喘合并感染中的意义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对哮喘合并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5例哮喘及哮喘合并感染者采用免疫发光法定量测定患者血清PCT水平,自动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CRP水平。结果:哮喘合并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患者与哮喘合并病毒感染及单纯哮喘患者相比较,PCT、CRP水平轻度升高(P<0.05),哮喘合并细菌感染患者PCT、CRP水平明显高于哮喘合并病毒感染及单纯哮喘患者(P<0.01)。结论:血清学PCT、CRP指标能早期正确鉴别哮喘合并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CRP水平高低可作为是否使用抗菌药物的参考依据。
- 吴隆敬
-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可溶性选择素E在自身免疫性风湿病中的表达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了解自身免疫性风湿病患者血清中两种可溶性黏附分子(sAM)——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选择素E(sE-selectin)的水平,并揭示两种sAM与临床病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三种自身免疫性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患者,30例非自身免疫性风湿病患者及20名健康对照血清中sICAM-1、sE-selectin的含量,并分析两种sAM与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所测自身免疫性风湿病患者(包括3个组)血清中sICAM-1、sE-selectin水平较非自身免疫性风湿病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RA组患者血清中sICAM-1与类风湿因子(RF)呈正相关。PM/DM组患者血清sE-selectin水平与肌酸激酶(CK)值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sICAM-1和sE-selectin参与了自身免疫性风湿病的发病过程。异常升高的sICAM-1、sE-selectin水平可反映某些类型的自身免疫性风湿病(RA、PM/DM)的活动程度。
- 姜波吴红陈世锋吴隆敬
- 关键词:细胞黏附分子E选择素可溶性类风湿皮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