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江

作品数:30 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红细胞
  • 11篇药物
  • 10篇药物载体
  • 9篇长春新碱
  • 7篇生物学特性
  • 6篇生物学
  • 6篇细胞
  • 5篇血液
  • 4篇肿瘤
  • 4篇免疫
  • 3篇血液保存
  • 3篇输血
  • 3篇天然免疫
  • 3篇抗肿瘤
  • 3篇VCR
  • 2篇血型
  • 2篇血液安全
  • 2篇用血
  • 2篇生物学特性研...
  • 2篇体外

机构

  • 20篇第二军医大学
  • 13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上海市血液中...
  • 4篇复旦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济南军区医学...
  • 2篇上海市免疫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华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作者

  • 30篇吴江
  • 15篇钱宝华
  • 9篇王宣
  • 8篇郭峰
  • 5篇刘书逊
  • 5篇王卓
  • 3篇查占山
  • 3篇罗庆峰
  • 3篇花美仙
  • 3篇周皓君
  • 3篇向东
  • 3篇王玲
  • 2篇顾海慧
  • 2篇张晰
  • 2篇桂嵘
  • 2篇汤朝晖
  • 2篇戎瑞明
  • 2篇牛芳
  • 2篇牛芳
  • 2篇钮晓音

传媒

  • 5篇中国输血杂志
  • 3篇解放军医学杂...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深圳中西医结...
  • 2篇现代免疫学
  • 2篇中国输血协会...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卫生质量...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海军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中华移植杂志...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中国输血协会...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6篇2004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春新碱载体红细胞的体外抗肿瘤作用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探讨长春新碱(VCR)载体红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改良低渗预膨胀技术制备VCR载体红细胞,并将VCR载体红细胞与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共培养,MTT法检测K562细胞增殖,PI/Rhodamin123染色,流式细胞分析K562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Hoechest33258细胞核染色观察凋亡K562细胞核形态。结果VCR载体红细胞可明显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促其凋亡,且该作用随剂量增高而加强。与载体红细胞混合培养24h后,S+G2/M期K562细胞明显增多,G0/G1期细胞减少,与VCR原药作用一致,与未载药红细胞的作用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经红细胞载药并释放出来的VCR在体外具有与原药相同的抗肿瘤活性。
吴江钱宝华刘书逊王卓花美仙郭峰
关键词:红细胞药物载体长春新碱K562细胞细胞周期
社会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专家共识
2025年
社会医疗机构因规模、设施、技术能力和专业等受限,会影响输血服务的及时性和安全性。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输血专业委员会组织上海输血领域专家,对社会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进行剖析,形成了“社会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专家共识”。共识认为,社会医疗机构应从组织架构、环境设施、设备耗材、人员资质、临床用血审核与预警和信息化建设、实验室检测和质量控制、血液管理、紧急输血等方面加强管理,重视对挂靠医疗机构的输血管理,注重输血风险识别并持续改进,以保障患者输血安全。共识可为我国社会医疗机构用血管理提供参考,以确保社会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安全。
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输血专业委员会朱长太侯琦高宗帅臧艳陆奕汤朝晖俞磊张琦吴江王晓东李戬李云春李家明杨宏伟张军张毅张慧施洪耀施锦杰熊翔胡承方翁巍陆群峰钱宝华夏荣戎瑞明
关键词:社会医疗机构临床用血血液质量血液安全
严重创伤患者紧急救治血液保障模式与输血策略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被引量:1
2024年
严重创伤患者对救治时效性要求极高,输血在此类患者的紧急救治阶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经验表明,早期输注低效价O型全血或平衡比例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等成分血的止血复苏策略将使严重创伤大出血患者获益。然而,当前国内血液保障模式不能完全满足临床对严重创伤患者紧急救治输血的时效性和有效性需求。针对我国严重创伤紧急救治血液保障模式与输血策略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中华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创伤急救与多发伤学组和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青年学组组织国内输血医学和创伤救治专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Delphi法专家咨询投票,共同制订《严重创伤患者紧急救治血液保障模式与输血策略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从血液保障模式和输血策略两个方面共提出10条推荐意见,为严重创伤紧急救治阶段的输血复苏提供参考,以期进一步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卢尧李阳张雷英唐昊敬慧丹王耀丽贾向志巴立卞茂红蔡丹蔡辉蔡晓红查占山陈秉宇陈大庆陈凤陈国安陈海鸣陈静陈敏陈青陈舒陈玺程金凤褚晓凌崔红旺崔欣达珍戴莹邓素容董伟群范为民冯珂付丹晖付涌水傅奇傅雪梅甘佳甘新宇高伟巩怀证桂嵘郭庚韩宁郝一文何武兵洪强侯瑞琴侯卫胡婕胡培阳胡熙胡晓玉黄光斌黄婕黄象艳黄远帅浑守永蒋学兵金平赖冬乐爱平黎红梅李碧娟李翠莹李代红李海宏李贺李辉李剑平李宁
关键词:急救输血
磁化药物载体红细胞的研究历史和发展趋势
本文通过介绍红细胞作为药物载体的发展史,分析了药物载体红细胞的载药方式,并简述了药物载体红细胞的优势和生物学特性,以及磁化载药红细胞成为红细胞药物载体的发展方向。
钱宝华查占山吴江
关键词:红细胞生物学特性
文献传递
存放方式对船载冰箱保存红细胞活性与天然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船载条件下血袋摆放方式对保存红细胞活性和天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常规制备红细胞悬液4袋,每袋等分为4份,1份为对照组,留存陆地血库冰箱进行直立贴放,其余3份为实验组,于任务当天置于同1船载储血冰箱内,分别给予垂挂固定(E1)、直立贴放(E2)和平铺码放(E3)等不同方式储存,任务结束后检测每袋血液的红细胞渗透脆性、补体调控蛋白表达以及天然免疫黏附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平铺码放方式保存的红细胞CD35以及免疫黏附功能均显著降低,渗透脆性明显增高;垂挂固定和直立贴放储存的红细胞,上述指标没有显著改变。3种不同存放方式对红细胞表面补体调控蛋白CD55和CD59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结论从天然免疫黏附功能的角度分析,船载冰箱保存血液不适宜采用平铺码放方式。
刘书逊唐大海贺嘉蕾韩利华刘曼娇吴江
关键词:血液保存红细胞免疫功能
航海条件下血液不同保存方法对红细胞表达黏附分子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航海过程中血袋摆放方式对红细胞表达黏附分子的影响。方法于出航训练当日,采集4位健康志愿者全血,按常规方式制备红细胞悬液,每份均分成4份,1份作为对照组保存在医院输血科冰箱,采用直立贴放方式,另3份作为实验组分别采用平铺码放、直立贴放、垂挂固定3种方式同置于舰载储血冰箱。训练结束后,立即检测送至实验室检测红细胞黏附分子CD58,CD44,CD47的表达。结果与陆地保存红细胞比较,航海条件下舰载冰箱直立贴放保存的全血中红细胞表达CD44和CD47的水平显著升高,平铺码放保存的红细胞表达CD58的水平显著降低。结论从表达黏附分子角度,航海条件下,红细胞适宜采用直立贴放方式保存于冰箱中。
刘书逊唐大海贺嘉蕾韩利华刘曼娇吴江
关键词:血液保存红细胞黏附分子
戊二醛对长春新碱载体红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控制长春新碱(VCR)载体红细胞体外药物释放,增强载体红细胞稳定性的方法和条件。方法采用改良的低渗预膨胀-等渗重封闭法制备VCR载体红细胞,分别用0.16%和0.25%戊二醛溶液进行处理,同时将载体红细胞悬液与药量PBS混匀作为对照组。通过4℃保存定时提取上清液,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VCR含量,比较不同处理方式对VCR载体红细胞载药释放的影响,通过观察上清液可见溶血和细胞渗透脆性检测,比较各种方式处理后VCR载体红细胞的贮存稳定性和渗透脆性,并观察处理后VCR载体红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各组VCR载体红细胞的载药累积释放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与对照组相比,0.25%戊二醛溶液处理组载药累积释放下降了71.67%±4.20%,稳定贮存时间由5天延长至21天,差异有显著性(P<0.01),渗透脆性和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0.16%戊二醛溶液处理组载药累积释放无明显变化,稳定贮存时间增加至7.5天,而渗透脆性有所增大。结论0.25%戊二醛溶液对人源VCR载体红细胞具有较好的细胞膜封闭和稳定作用。
吴江钱宝华王卓王宣罗庆峰
关键词:红细胞药物载体长春新碱戊二醛生物学特性
长春新碱载体红细胞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目的探讨红细胞作为长春新碱(Vincnsfine,VCR) 载体的可行性、载药参数和生物学特性,为其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改良低渗预膨胀法并制备VCR载体红细胞,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载体红细胞内、外液VCR含量,...
吴江钱宝华王卓王宣罗庆峰牛芳
关键词:红细胞长春新碱VCR生物学特性研究
文献传递
长春新碱载药红细胞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7
2005年
目的探讨红细胞作为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载体的可行性及其载药参数和生物学特性,为其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改良低渗预膨胀法制备VCR载体红细胞,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载体红细胞内、外液VCR含量,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红细胞生理指标,考察红细胞VCR载药量、载药率和载体细胞回收率等参数。采用4℃保存定时提取上清液比较VCR含量并观测上清液溶血情况、渗透脆性检测,以显微镜观察等方法考察载体红细胞的载药释放、贮存稳定、渗透脆性和形态等生物学特性。结果预膨胀红细胞与VCR的0.6%盐水溶液作用后,单位数量(1×109/ml)红细胞载药量最高,达49.59μg;预膨胀红细胞与上述VCR溶液作用20min后载药达到稳定;VCR浓度在50~2000μg/ml范围内时,单位数量红细胞的载药量(y,μg)可按y=0.0982x-2.4658计算,线性相关系数r=0.9961。红细胞总载药率为(61.42±3.69)%,载体红细胞回收率为(90.61±4.95)%。载体红细胞渗透脆性减低,形态无明显变化,体积略有增大与载药量成正比(r=0.9880),药物释放缓慢,4h连续释放率(11.35±1.65)%,可稳定贮存5d。结论红细胞可作为VCR载药,载药参数良好,生物学特性无明显改变。
吴江钱宝华王卓王宣罗庆峰牛芳
关键词:红细胞长春新碱生物学特性
甲氨蝶呤与长春新碱双载红细胞的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制备甲氨蝶呤(MTX)与长春新碱(VCR)双载红细胞,探讨红细胞作为双药载体的可行性。方法改良低渗预膨胀法制备MTX+VCR双载红细胞,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MTX、VCR含量,自动细胞分析仪测定红细胞生理指标,考察双载红细胞的载药参数、释放情况。以渗透脆性检测、新鲜血天然免疫功能快速测定等方法,分析其贮存稳定、渗透脆性和载体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的变化。结果联合载药情况下,不同浓度的MTX包载效果差异显著(P<0·05)。任意增加一药的浓度可增加此药的包载量而不影响另一药的包载量。1hMTX、VCR释放率分别为13·86%±0·48%和8·16%±0·26%,药物释放缓慢。双载红细胞形态和天然免疫黏附功能无明显改变,渗透脆性减低,体积略有增大,可稳定贮存5天。结论制备MTX+VCR双载红细胞基本可行,红细胞能够作为双药甚至多药的联合载体。
王宣钱宝华查占山吴江郭峰
关键词:红细胞药物载体甲氨蝶呤长春新碱生物学特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