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智平
- 作品数:176 被引量:1,772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辽东湾坳陷新生代构造特征及演化被引量:6
- 2017年
- 辽东湾坳陷位于渤海海域东北部,是新生代渤海湾盆地内部重要的油气富集区,其构造特征复杂,体现了多期构造演化、多动力源背景的叠加效应。运用地震三维连片资料、磷灰石裂变径迹反演法和平衡剖面分析技术对辽东湾坳陷构造发育及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辽东湾坳陷发育7条主控断裂,整体呈NNE走向,控制了凸起和凹陷的形成;郯庐断裂带在辽东湾段发育有3条分支断裂,分别为辽西走滑断裂带、辽中1号断裂、辽东1号断裂;坳陷内发育"三凸四凹"7个次级构造单元,西部凸起连续性好,形成时间早,隆升强度大;东部辽东凸起不连续,南段形成时间早,隆升强度大,北段形成时间晚。
- 张婧吴智平吴智平肖瑶李伟
- 关键词:盆地结构
- 青南洼陷构造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被引量:6
- 2015年
- 基于青南洼陷构造解释成果,对断裂系统发育情况、断裂演化及构造样式进行分析,并研究其构造特征对烃源岩的演化、储层发育及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青南洼陷的形成开始于孔店组沉积时期,受东营凹陷拉张断陷机制及郯庐断裂带拉张—走滑机制的共同作用,发育NW,EW和NNE向的多期断层,形成伸展构造样式、伸展—走滑构造样式和走滑构造样式共3种不同的构造样式,伸展、走滑作用在不同演化阶段的叠加共同控制了青南洼陷的构造演化,导致其构造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构造演化控制了烃源岩的演化及储、盖层的发育,青南洼陷沙四段发育优质的烃源岩,广泛分布的滨浅湖滩坝砂成为青南洼陷油气成藏的主力储层,形成以岩性-构造和构造-岩性为主要类型的沙四段滩坝砂岩油藏。
- 罗阳王永诗吴智平李伟苑桂亭董冬
- 关键词:构造样式油气成藏
- 林樊家地区构造发育史及上古生界煤成气成藏条件分析
- 通过对林樊家地区阳信、林南、林北等断层发育演化特征的分析,结合区域构造地质背景的演化规律,对该地区的构造发育史进行了研究:古生代—早、中三叠世为稳定克拉通沉积阶段;晚三叠世整体挤压抬升剥蚀;早、中侏罗世为构造活动宁静期;...
- 侯旭波吴智平李伟
- 关键词:构造发育史成藏条件煤成气上古生界
- 渤海南部海域新生代盆地结构特征分析
- 渤海南部海域(渤南地区)属于济阳坳陷海域部分,是渤海油田重要探区,其盆地发育特征及演化过程对油气生储盖等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渤南地区东西南北分别被胶辽隆起、济阳坳陷、昌潍凹陷、渤中坳陷环绕,内部由多个凹陷和低凸起组成.发...
- 张晓庆吴智平李伟
- 关键词:新生代盆地发育特征
- 文献传递
- 济源盆地三叠系与侏罗系界线地层沉积相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26
- 2002年
- 对济源盆地承留三皇村的三叠系与侏罗系界线剖面地层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 ,运用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各沉积环境中的元素共生组合关系及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该剖面晚三叠世末期的谭庄组上部至早侏罗世的鞍腰组底部可划分出半深湖亚相、滨浅湖亚相、前三角洲亚相及冲积平原的河漫滩和泛滥盆地亚相等类型。在不同的沉积环境中 ,元素的组合关系、分布特征不同。除了元素本身具有不同的化学特征外 ,沉积环境的水体深度、与物源区的距离、沉积物的粒度大小、水体介质的化学性质 (盐度、pH值、Eh值 )等因素也决定着元素在沉积岩中的分布特征。
- 吴智平马在平周瑶琪
- 关键词:济源盆地三叠系界线地层沉积相地球化学特征
- 济阳坳陷中生代地层剥蚀厚度、原始厚度恢复及原型盆地研究被引量:49
- 2005年
- 在采用各种地层剥蚀量的计算方法对济阳坳陷中生代各主要不整合面地层剥蚀厚度恢复的基础上,结合钻井及地震资料,对中生代各主要构造层的原始地层厚度进行了恢复。以此为切入点,对济阳坳陷区中生代盆地原型进行了初步探讨,将其划分为5期盆地原型:早-中三叠世为一大型内陆坳陷盆地;晚三叠世整体挤压抬升剥蚀;早一中侏罗世为弱挤压背景下的山间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为受正断层控制的断陷盆地;晚白垩世为断陷后的坳陷盆地。
- 李伟吴智平周瑶琪
- 关键词:地层剥蚀厚度中生代盆地研究盆地原型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剥蚀厚度恢复
- 渤海湾盆地区燕山期构造特征与盆地转型被引量:22
- 2010年
- 以各种地震资料的分析解释、构造解析为基础,对燕山期渤海湾盆地区构造特征与盆地转型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燕山早期渤海湾盆地区以挤压褶皱及逆冲断裂发育为主,在太行山以东、盐山—歧口—兰聊断裂以西地区主要展布方向为NE和NNE向,整体具有西强东弱的特征,在盐山—歧口—兰聊断裂以东的济阳坳陷区,以NW(W)向的逆冲断层发育为主;燕山中期研究区以伸展构造发育为主,在太行山以东、盐山—歧口—兰聊断裂带以西地区断层展布方向主要为N(N)E向,盐山—歧口—兰聊断裂带以东、郯庐断裂带以西、张家口—蓬莱断裂带以南地区主要发育NW(W)向负反转断层,张家口—蓬莱断裂带以北地区以N(N)E向断裂发育为主;燕山晚期以正反转断层及新生逆冲断层发育为主.燕山期渤海湾盆地区发生了三次重要的盆地转型,燕山早期由印支期的挤压隆升剥蚀转型为山间坳陷盆地,燕山中期由山间坳陷转型为强烈的陆内断陷盆地,燕山晚期由陆内断陷盆地转为隆起区遭受剥蚀.区域构造背景的转变是燕山期渤海湾盆地区转型的主控因素,不同构造期盆地的叠加改造造成了研究区前第三系油气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 李伟吴智平赵文栋
- 关键词:燕山期
-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新生代裂后不整合、加速沉降事件及其成因浅析被引量:20
- 2007年
- 为了考察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新生代裂后不整合及加速沉降事件并探讨其成因机制,利用悬臂梁模型和二维挠曲回剥模型的正反演模拟,对济阳坳陷2条NS向剖面新生代的构造演化进行了重建.正演计算表明,要反映14Ma的盆地结构,需要叠加断陷阶段及裂后不整合时期发生的构造抬升事件,叠加的构造抬升量在坳陷东北部比西南部大;反演计算表明,要恢复到14Ma的盆地结构,按照断层估算的拉张系数产生的热沉降不足以恢复当时的古水深,如果要通过人为增加构造沉降以恢复到14Ma的古水深,那么坳陷东北部比西南部需要更大的沉降量.结果说明,济阳坳陷在新生代发育时,除了水平伸展产生的岩石圈被动减薄外,可能还叠加了垂向因素引起的岩石圈主动减薄;14Ma以来发生的裂后加速沉降有从坳陷东北部向西南部推进的趋势.分析表明除了水平伸展诱发软流圈热扰动及随后快速热衰减外,岩石圈拆层作用、岩石圈地幔交代作用等主动因素,也会产生裂后不整合及加速沉降事件.
- 郭兴伟施小斌丘学林吴智平杨小秋
-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数值模拟
- 一种确定走滑断层开始走滑时间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走滑断层开始走滑时间的方法,涉及石油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对走滑断层的三维数据体进行层位获得各个层位解释网格;S2:依据相干体属性走滑断层进行解释;S3:在地震剖面上选择褶皱明显的层位...
- 陈兴鹏李伟吴智平蒙美芳李苓伟
- 黄骅坳陷印支-燕山期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过程被引量:23
- 2019年
- 基于印支-燕山期复杂构造及其叠合过程对深层油气勘探和华北克拉通破坏研究的重要性,以黄骅坳陷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三维地震、岩心、薄片和火山岩测年资料,明确了黄骅坳陷印支-燕山期盆地构造、演化过程及其伴生的火山岩特征,认为印支-燕山期黄骅坳陷经历了多方向挤压向伸展转换的叠合演化过程,提出深层油气勘探2个优势区带.研究结果表明:1)挤压构造样式发育于印支期晚期、燕山早期及燕山晚期;走滑构造样式形成于燕山期;伸展构造样式及伴生火山活动(133 Ma到114.8±2.8 Ma)集中于燕山中期.2)盆地演化经历了印支期(T3)近SN向挤压逆冲,逆冲断裂平均活动速率为-24.4 m/Ma;燕山早期(J1+2)中北区近SN向、南区NW向多向挤压逆冲,近EW向和NE向逆冲断层平均活动速率分别为-7.6 m/Ma和-11 m/Ma;燕山中期(K1)NW-SE向张扭性负反转,断层平均活动速率为22.8 m/Ma;和燕山晚期(K2)区域挤压抬升4个演化阶段.3)与周边地区对比,印支期黄骅坳陷发育近EW向大型背斜,济阳坳陷发育NW向逆断层;燕山早期黄骅坳陷发育NE向逆冲断层,与燕山褶皱带类似;燕山中期,黄骅坳陷发育NE伸展断层,济阳坳陷发育NW向伸展断层.中、北区"新生-古储型"油气区和南区"古生-古储型"油气区为深层油气勘探的2个优势区带.
- 张飞鹏吴智平李伟朱吉昌付立新李宏军楼达赵勇刚
- 关键词:盆地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