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建伟

作品数:14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历史地理
  • 5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回回
  • 2篇伊斯兰
  • 1篇地望
  • 1篇东干人
  • 1篇伊斯兰文化
  • 1篇用词
  • 1篇元代
  • 1篇赠言
  • 1篇中国穆斯林
  • 1篇人情
  • 1篇尚书
  • 1篇烧饼
  • 1篇神策军
  • 1篇审美
  • 1篇审美意识
  • 1篇圣人
  • 1篇石砚
  • 1篇食品
  • 1篇世态
  • 1篇书评

机构

  • 12篇西北第二民族...
  • 2篇北方民族大学

作者

  • 14篇吴建伟
  • 4篇李小凤
  • 1篇冯雪红
  • 1篇马建民

传媒

  • 7篇回族研究
  • 2篇宁夏大学学报...
  • 2篇西北第二民族...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唐宋回族先民汉文诗歌创作的伊斯兰倾向
1997年
文章以李王旬、蒲宀成等回族诗人汉文诗歌创作为例,论述了唐宋时期回汉文化交流及其相互影响,并通过回族诗人的创作实践,使其诗作既保持着中国传统诗文的特征。
吴建伟
关键词:审美意识《古兰经》唐宋时期汉文
元代回回高克恭存逸画目推索被引量:4
2001年
高克恭一生的绘画作品到底有多少呢 ?流传至今的又究竟是哪些画呢 ?这里将尽可能多的历史文字材料和亲见的传世画作加以综合排比 ,对高克恭的画分存、逸两类 ,大致勾勒出了一个轮廓。
冯雪红吴建伟
关键词:高克恭
《回族人物志·清代》举正
1996年
《回族人物志·清代》举正吴建伟一由于不详典章制度致误的卷四十四《沙琛传》:“历署怀宁(今潜山)。”(见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169页。为节省篇幅,以下只括注页码)括号内注文不确。元明清怀宁、潜山各自为县。该两县汉晋时曾为一县,汉时称皖县,晋...
吴建伟
关键词:标点中国穆斯林《尚书》圣人《周官》
论李晟再造唐室的宦途被引量:1
2001年
在对两《唐书·李晟传》进行了比较系统疏证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零星材料的综合分析,着重从李晟生长的家庭环境、李晟与神策军的关系、李晟与宰相张延赏的关系、李晟居高畏颠的处世态度等方面,论证了中唐名将李晟的成长过程和历史功绩。
吴建伟
关键词:唐朝神策军历史研究历史功绩处世态度
论中唐前期李晟、张延赏营妓之争与将相交恶被引量:1
2003年
李晟与张延赏同为唐德宗时期的重臣,二人因营妓之争终生交恶,虽经多方努力,但始终未出现"将相和"的团结局面,致使唐王室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均蒙受了巨大损失。通过确凿的史料分析,明晰将相交恶的始末,客观评价历史人物,以鉴今人。
吴建伟李小凤
关键词:历史人物
再论“满俊事件”被引量:2
2007年
成化年间发生的“满俊事件”对明中后期政局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文章从明代文献对土达的记载入手,就满俊事件的原因、结果及明廷对土达的安抚及由此而引起的对固原边备的政策调整等事宜进行了考论。
马建民吴建伟
关键词:明代
古《竹枝词》中的回回风土人情
2004年
《竹枝词》 ,本巴渝一带的民歌。唐贞元中 ,诗人刘禹锡“以里歌鄙陋 ,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新词九章” ,根据原民歌体制改作新词 ,歌咏三峡风光和男女爱情。在刘禹锡和白居易等人的积极影响下 ,后人仿效其体写《竹枝词》的很多 ,且多咏土俗琐事。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成为其鲜明的形式特征。在保存下来的古《竹枝词》中 ,有大量有关回回先民风土人情的作品 ,并因其民歌风格而使许多丰富的回回生活历史素材得以鲜活再现 ,这为我们探究古代回回生存状态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吴建伟李小凤
关键词:竹枝词回回风土人情
《清真指南》海内赠言诗考略
1996年
《清真指南》海内赠言诗考略吴建伟一清代云南伊斯兰教学者马注的巨著《清真指南》早在清初就已被尊为经典,广泛流传,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今天,人们更视它为中国穆斯林汉文经典宝库中的珍品,是古代伊斯兰教学者留给后世的丰厚遗产。根据马承荫的《指南序》所记,这...
吴建伟
关键词:清真赠言《古诗十九首》王岱舆
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创建清真寺碑记》笺证
1998年
中国清真寺是一庞大的文化系统工程,西安化觉巷清真寺是典型之一。其《创建清真寺碑记》历经风雨沧桑,因部分文字漫漶,导致重刻时书写误增误漏,有人便目之为“伪碑”。通过笺证,沿波讨源,即可以确定:《碑记》乃唐代古碑重刻,重刻时间大约在明中期,由于古碑文字残泐,重刻时出现误读误增及遗漏等失误。最初为篆书碑额,重刻时已佚失。
吴建伟
关键词:碑记清真寺文化
《回回古文观止》前言
2000年
吴建伟
关键词:书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