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庆宇 作品数:13 被引量:30 H指数:3 供职机构: 苏州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教委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von Willebrand因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6 1989年 von Willebrand因子(vWF)是1个大分子血浆糖蛋白,在调节血小板粘附于受损血管壁的过程中起关键的作用。同时,vWF还是血浆因子Ⅷ的载体,具有稳定因子Ⅷ活性的功能。本文主要讨论vWF的分子结构、生物合成、生理功能及其病理状态——血管性假血友病(vWD)的基因缺陷。 vWF的分子结构 vWF的互补DNA(cDNA)基因于1985年分别在4个不同的实验室克隆成功,这一进展大大地推动了vWF分子及其基因结构的研究。现已知道,vWF基因位于第12位染色体短臂(12 p12 12pter),全长150-200个千碱基对(kb),其中至少包括36个外显子,转录的vWF m RNA长约9.0kb,翻译1条2813个氨基酸的多肽链。 吴庆宇 阮长耿关键词:VWF 分子生物学 聚合酶链反应条件控制与优化 被引量:1 1991年 聚合酶链反应作为一种强有效的DNA 体外扩增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一些遗传性疾病的临床基因诊断。然而,它对反应条件的变化颇为敏感.本文观察了不同反应物成分及时间/温度参量对聚合酶链反应产量和特异性的影响.通过探讨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扩增结果,以及它们之间在扩增过程中如何相互作用等问题,加深了对影响条件优化的相互关联的各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参量的理解,为优化扩增条件提供依据。 王晓冬 顾建明 潘峻亮 吴庆宇 李佩霞 阮长耿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探针在大肠杆菌中的扩增及其提纯 1990年 本文报道了基因探针在大肠杆菌中的扩增与提纯方法。含基因探针的质粒用氯化钙方法转染大肠杆菌,被转染的细菌与质粒在培养液中同步扩增,然后用碱裂解法抽提扩增后的质粒。结果表明:(1)质粒的转化效率与其浓度有关;(2)经转染、扩增与抽提后,获得了大量的纯化质粒DNA;(3)纯化后的基因探针能满意地用于DNA 标记及分子杂交。 顾建明 潘峻亮 吴庆宇 阮长耿关键词:基因探针 质粒 大肠杆菌 从绒毛细胞中抽提DNA的体会 1990年 近年来应用孕早期的绒毛组织作DNA分析,对某些遗传性疾病进行产前诊断,具有早期,快速、准确的优点。DNA 分析的第一步就是要从绒毛细胞中抽提NDA。 李红 孙希琰 吴庆宇 阮长耿关键词:绒毛细胞 DNA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1990年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对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提供了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本文研究了影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的几个因素。实验提示:存活细胞数随脐带离体时间而减少,脐带离体24h 尚有50%的存活细胞;培养液中血清的最适浓度为10~16%;胶原和纤维结合蛋白等细胞外基质成分均有利于内皮细胞粘附和生长;肝素。 程满根 李佩霞 胡向阳 吴庆宇 阮长耿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培养 应用凝血因子Ⅷ基因多态性产前诊断血友病甲 1990年 以凝血因子Ⅷ重组基因克隆 FⅧ_(E18—st14)为探针,用限制性内切酶 Taq I 酶解后所产生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连锁分析,成功地对1例血友病甲高危胎儿进行了产前基因诊断,排除了血友病甲的可能,使妊娠得以继续进行。另外,对该家系的血友病发病机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李红 孙希琰 吴庆宇 阮长耿关键词:血友病甲 凝血因子 产前诊断 应用凝血因子Ⅷ基因内XbaⅠ/FⅧ_(E22)RFLP对甲型血友病携带者的诊断 1990年 用FⅧ基因内第22外显子FⅧ_(E22)为探针,分析苏州地区正常人XbaI/FⅧ_(E22)RFLP,显示出9.6/4.8Kb 的多态性,频率为0.36/0.64.PIC 值为0.46。并以此为基础对1例甲型血友病携带者进行检测。 潘峻亮 顾建明 李红 程大卫 吴庆宇 阮长耿关键词:凝血因子 携带者 DNA抽提与基因探针标记的几种方法比较 被引量:1 1990年 比较了苯酚—氯仿、NP—40和盐酸胍3种不同的 DNA 抽提方法,并对基因探针标记同位素掺入法(缺口平移法和随机引物法)和非同位素掺入法在单拷贝基因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潘峻亮 顾建明 李红 吴庆宇 阮长耿关键词:DNA抽提 盐酸胍 一种快速分离真核细胞RNA的方法 被引量:3 1992年 以改良的异硫氰酸胍-苯酚-氯仿法从真核细胞中制备RNA,经琼脂糖微电泳检查,可清楚见到三条真核细胞核糖体RNA带(28S,18S,和5S);经Norther blot检测可见未降解的1.9Kb肌动蛋白mRNA杂交区带。该法具有快速、简便、产率和纯度均较高等优点。 顾建明 吴庆宇 王晓冬 李佩霞 阮长耿关键词:细胞 RNA 一种新的凝血因子Ⅷ基因旁RFLP研究与甲型血友病携带者检测 1990年 作者应用探针FⅧE_(18)-St14,首次发现St_(14)上存在一组HindⅢRFLP。该RFLP由4.6kb、5.15kb和6.2kb组成,其出现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425、0.375和0.2,其理论杂合子检出率为64%。应用HindⅢ/FⅧE18-Sfl4RFLP,我们对2例甲型血友病家系进行了分析。 潘峻亮 吴庆宇 顾建明 程大卫 李佩霞 阮长耿关键词:血友病 RFLP 甲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