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肄
- 作品数:7 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宫颈质地对地诺前列酮栓及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在足月妊娠引产时,根据不同的宫颈质地采用相应的促宫颈成熟方式引产,比较并探讨其妊娠结局的改变,旨在为足月妊娠的计划分娩提供安全而高效的方法。方法选取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引产专科病房住院的胎膜未破裂的足月单胎孕妇,使用欣普贝生(地诺前列酮栓)或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研究组根据不同的宫颈质地决定促宫颈成熟方法,宫颈质地软者使用欣普贝生,宫颈质地中/硬者使用球囊(2014年1—12月共790例)。对照组孕妇随机采取促宫颈成熟方式(2013年1—12月共764例),比较两组孕妇的引产效率和母儿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总产程为(7.94±3.78)h,短于对照组的(8.3±4.0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67,P<0.05)。研究组的人工破膜率(72.0%)及催产素引产率(68.7%)均低于对照组(77.5%、8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2,P<0.05;χ~2=26.313,P<0.001)。研究组的宫腔感染率(3.3%)和新生儿感染率(2.8%)显著低于对照组(6.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44,P<0.05;χ~2=4.012,P<0.05)。结论将宫颈质地作为足月单胎孕妇选用药物法抑或机械法促宫颈成熟引产的决定要素,可以提高引产效率,降低母儿感染率,提高产房医疗资源利用。
- 吴小肄王春芳叶旭萍徐焕
- 关键词:引产双球囊导管地诺前列酮促宫颈成熟
- 卵巢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卵巢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96例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病年龄较轻(55岁及以下者占80.2%),早期患者占大多数(71.9%)。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I期者5年生存率为71.9%,II期者为50.0%,III期者为23.8%,IV期者为0.0%。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者高达50.0%。5年生存率与患者年龄、肿瘤病理学类型、化疗方案无关,而与肿瘤分期FIGO分期、术前糖链抗原125(CA125)值是否高于150 U/mL、肿瘤细胞减灭术满意程度、化疗方案的疗程是否足够有关。结论:早期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多见,易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总体生存率低。早期发现疾病并进行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足够疗程的化疗可望改善预后。
- 吴小肄徐洁徐丛剑卢颖
- 关键词:卵巢肿瘤透明细胞癌生存率预后
- 286例Ⅰa1期年轻宫颈癌不同治疗方案对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分析宫颈癌Ⅰa1期年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不同治疗方案的预后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其个体化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5至2014年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286例年龄≤40岁的Ⅰa1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合手术前后病理结果,比较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预后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宫颈锥切或部分宫颈切除15例(5.2%),全子宫切除189例(66.1%),次广泛或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82例(26.7%)。随访时间(3.76±0.44)年,复发1例,无患者死亡。各手术组的预后无显著差异。切缘阳性、切缘病变类型、LVSI阳性与残余病灶呈显著相关(P<0.05)。所有LEEP术后切缘阳性患者均行二次手术,其中6例保留子宫(3.9%),80例(52.6%)行全子宫切除术,66例(43.4%)行广泛/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LVSI阳性共8例,其中1例保留子宫者,随访4年未复发。行广泛/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者无宫旁转移和淋巴结转移发生。与子宫切除术相比,广泛/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表现为下肢水肿、皮肤麻木、大小便困难、性生活障碍(P<0.01)。全子宫切除术后生活质量与保留生育功能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无生育要求的宫颈癌Ⅰa1期年轻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安全有效并且有助于保护生活质量;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行宫颈锥切,但需严密随访。
- 吴小肄王维贵郑颖馨朱静
- 关键词:保守手术生活质量
- 被动吸烟与浸润性宫颈癌发病的研究——2010年复旦妇产科医院宫颈癌发病相关风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16
- 2012年
- 目的:了解与浸润性宫颈癌发病相关的风险因素,探讨被动吸烟与宫颈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2010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新诊断的125例宫颈癌患者及对照组进行一对一地问卷调查,运用χ2检验、t检验,前进法似然比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筛选出的与宫颈癌发病相关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近10年内是否被动吸烟、被动吸烟的持续时间、接触强度是浸润性宫颈癌发病的高危因素(OR 2.592,95%CI 1.172~5.732),10年前被动吸烟与宫颈癌的发生无明显联系。另外,分娩次数也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家庭收入和年龄是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近10年内是否被动吸烟及接触时间、强度是浸润性宫颈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吸烟有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
- 朱静朱瑾武振宇吴小肄毛路一陈瑞芳
- 关键词:被动吸烟宫颈癌LOGISTIC回归分析
- 155例残角子宫合并单角子宫临床病例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总结残角子宫合并单角子宫各型的临床特征、分析诊断及处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55例残角子宫合并单角子宫(U4型女性先天性生殖道畸形)的临床资料。结果:(1)U4a型与U4b型患者的就诊年龄、重度痛经、有自然流产史或不孕史、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患者术前二维超声、三维超声、核磁共振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7%、97.2%和97.4%。(3)32例为妊娠晚期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其余为妇科手术。U4a型中,2例行通液术或卵巢囊肿剥除术,其余均行腹腔镜或经腹残角子宫和/或输卵管切除。U4b型患者均未切除残角及输卵管。(4)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日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术后随访60例妊娠,包括宫内妊娠55例,自然流产5例,无异位妊娠发生。结论:核磁共振检查及三维超声有助于提高残角子宫的诊断率。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型别不同,其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方案亦有差异。
- 吴小肄姜伟
- 关键词:残角子宫单角子宫超声核磁共振手术治疗
- 286例ⅠA1期年轻宫颈癌不同治疗方案对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吴小肄王维贵郑颖馨朱静
- 异体骨髓干细胞输入对17β-雌二醇诱发小鼠子宫内膜癌影响的初步研究
- 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道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子宫内膜癌分两型,其中大多数患者为Ⅰ型即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文献报道可以用雌激素持续刺激子宫内膜细胞来诱发Ⅰ型子宫内膜癌。
近年来随着干细...
- 吴小肄
- 关键词:骨髓移植干细胞子宫内膜癌免疫重建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