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恽怡
-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科技厅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助孕汤对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卵泡发育及子宫血流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助孕汤对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卵泡发育及子宫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克罗米芬治疗,治疗组给予助孕汤进行治疗,均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卵泡发育情况、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促排卵疗效及妊娠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4%,妊娠率为21.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5%,妊娠率为17.6%,两组疗效和妊娠率比较,差异不显著,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正常排卵和无排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正常排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对比,差异显著,治疗组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孕汤与临床首选药克罗米芬在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和妊娠成功率方面的作用是相似的,但助孕汤可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可促进子宫和微循环血流增加,组织器官血流灌注量充盈,进而促进卵泡生长发育,从而达到助孕作用,疗效优于克罗米芬。
- 周抒吕恽怡杨志海于丽刘勇
- 关键词:排卵障碍性不孕助孕汤卵泡发育子宫血流动力学
- 8例宫颈淋巴上皮瘤样癌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宫颈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的临床特征、诊治情况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例宫颈LELC的临床资料。结果:宫颈LELC占同期宫颈癌病例总数的3.8%。中位发病年龄54.5岁,根据FIGO 2021分期,Ⅰa1期、Ⅰa2期各1例,Ⅰb1期、Ⅰb2期、Ⅰb3期各2例。TCT阳性者4例,HPV阳性者5例。镜检:未分化的肿瘤细胞呈合胞体样生长,巢状或条索状分布,周围见丰富的淋巴细胞浸润。随访38~50个月,无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宫颈LELC是宫颈鳞癌的一种特殊病理亚型,主要依赖术后病理诊断,其淋巴转移率较低,总体预后较好。
- 郭传家王睿聪冯璐孔繁斗吕恽怡修晓新高娜
- 关键词:EB病毒人乳头瘤病毒淋巴上皮瘤样癌宫颈癌
- 高频电刀治疗慢性宫颈炎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子宫颈高频电刀环切术(Leep)用于治疗物理治疗效果差的慢性宫颈炎,观察宫颈的愈合时间,术后出血量,并发症等。方法:2000年9月~2003年5月该院妇产科门诊采用Leep治疗63例慢性宫颈炎(宫颈Ⅱ度糜烂和宫颈肥大)患者,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3例中,一次性治愈61例。一次性治愈率96.82%,总治愈率为98.41%。患者目前无妊娠要求.故未有妊娠的报道。结论:Leep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方法,尤其是物理治疗效果差的慢性宫颈炎。规范的手术治疗方法可以克服宫颈狭窄等并发症。
- 吕恽怡郝岩
-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
- 妇科门诊患者生殖道分泌物病原学与耐药性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医院妇科门诊患者生殖道分泌物的病原学与耐药性,为临床上治疗生殖道感染选用合理的抗菌药物、缩短治疗时间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患者260例,统计所有患者生殖道分泌物常规检查结果,分析病原菌分布并进行药敏试验;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60例感染患者中Ⅰ度清洁10例占3.85%,Ⅱ度清洁51例占9.62%,Ⅲ度清洁132例占50.77%,Ⅳ度清洁67例占25.77%;共检出病原体309株,其中原核108株,真核生物201株,革兰阴性菌55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78株,以无乳链球菌为主,真菌68株,以假丝酵母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头孢替坦敏感率>90.00%,对舒巴坦、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敏感性较差均<40.00%;无乳链球菌对替加环素、舒巴坦、青霉素、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敏感率100.00%,对四环素敏感性较差为4.76%;原核病原体以支原体属和衣原体属为主,其中支原体属对交沙霉素、多西环素敏感率>95.00%,衣原体属对交沙霉素、阿奇霉素、四环素敏感率>97.00%。结论医院妇科门诊患者感染以真核生物为主,原核生物次之,以支原体属、衣原体属、假丝酵母菌属、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检出率最高;临床上应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降低耐药株的产生,缩短治疗过程。
- 周抒吕恽怡杨志海于丽徐雪东
- 关键词:妇科门诊分泌物病原学耐药性
- Turner综合征合并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一例
- 2020年
- 本文讨论1例Turner综合征合并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其治疗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患者因阴道流血量多入院,月经不规律,间断口服复方短效避孕药。诊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予口服高效孕激素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期间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45,X,诊断为Turner综合征。复查2次子宫内膜活检结果均为阴性,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未复发。建议应长期随访,以避免子宫内膜癌变,争取达到生育的目的。
- 徐丽丽吕恽怡
- 关键词:TURNER综合征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子宫内膜活检阴道流血量诊刮术
- Dyrk1b蛋白在不同程度子宫颈病变组织及子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双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1b(Dyrk1b)蛋白在不同程度子宫颈病变组织及子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1)组织标本检测: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检查证实的子宫颈鳞癌75例(其中I期60例,Ⅱ期15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2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40例患者的石蜡组织标本;另取同期经病理检查确诊的28例慢性子宫颈炎患者的子宫颈组织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不同程度子宫颈病变组织中Dyrk1b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子宫颈癌组织中Dyrk1b蛋白的表达与其不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2)细胞实验:采用子宫颈癌细胞系HeLa和SiHa细胞,实验分为两组,实验组细胞中加入Dyrk1b抑制剂——AZ191,对照组细胞中不加AZ191。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5、10μmol/L)的AZ191作用后两组细胞中Dyrk1b蛋白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2.5、5、10、25、50、100μmol/L)的AZ191作用后两组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5、10μmol/L)的AZ191作用后两组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1)免疫组化sP法检测显示,慢性子宫颈炎、LSIL、HSIL和子宫颈鳞癌组织中Dyrk1b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3/28)、1/12、42%(17/40)、71%(53/75),子宫颈鳞癌明显高于慢性子宫颈炎、LSIL、HSIL(P〈0.01);HSIL明显高于慢性子宫颈炎、LSIL(P〈0.05);而LSIL号熳性子宫颈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颈鳞癌组织中Dyrk1b蛋白的表达与子宫颈肌层浸润深度显著相关(P〈0.01),而与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以及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2)蛋白印迹法检测显示,不同浓度(5、10μmo
- 林姣张朋新庞露陈婧盈孙雯祁文静吕恽怡关宏伟高景春
- 关键词:蛋白酪氨酸激酶类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